冰箱及其风扇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0972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风扇总成,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用于容纳风扇的机壳,以及将机壳固定于待安装结构的加强件;所述机壳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加强件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减振元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间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风扇总成的冰箱。从而,风扇机壳与冰箱箱体不再是直接地硬性连接,从而大大降低风扇高速运转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冰箱及其风扇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冰箱及其风扇总成。
技术介绍
冰箱作为家庭最为常见的家电产品,承担着为用户保鲜食物的日常工作。为了解决直冷冰箱制冷不均匀的问题,现有冰箱在储藏室中增设风扇,通过风扇加强储藏室内的冷气循环,从而实现储藏室的温度更为均匀。风扇的高速运转容易产生噪音,如何更好地解决该噪音问题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关注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风扇总成,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例如风扇振动产生的噪音问题。该风扇总成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用于容纳风扇的机壳,以及将机壳固定于待安装结构的加强件;所述机壳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加强件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减振元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间接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风扇机壳与冰箱箱体不再是直接地硬性连接,而是通过减振元件实现间接的柔性连接,风扇机壳的振动能量不会直接传送到冰箱箱体而是会被减振元件吸收,从而大大降低风扇高速运转产生的噪音。可选的,所述减振元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卡接于所述减振元件上。可选的,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减振元件且超出所述减振元件的远离所述加强件的端部预定长度。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固定件及与该固定件连接的垫圈;所述减振元件套设于所述垫圈上,至少部分所述垫圈穿过所述减振元件且超出所述减振元件的远离所述加强件的端部预定长度。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固定件,至少部分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减振元件且超出所述减振元件的远离所述加强件的端部预定长度。可选的,所述加强件还包括主体板,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主体板在所述机壳的一侧。可选的,所述固定件与所述主体板的板面相交,所述固定件中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主体板。可选的,风扇总成还包括螺钉,所述螺钉打入所述通孔以实现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螺钉具有限位台阶,所述螺钉打入所述通孔后,所述限位台阶抵靠于所述通孔的孔沿上而实现限位。本技术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冰箱,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该冰箱包括具有储藏室的箱体和以上任一项所述的风扇总成,所述风扇总成位于所述储藏室中,且通过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箱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冰箱在正视方向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冰箱在右视方向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冰箱中风扇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风扇总成的爆炸示意图;图5本技术方案第二实施例中风扇总成的爆炸示意图;图6本技术方案第三实施例中风扇总成的爆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冰箱1以及设于冰箱1内的风扇总成10,其中图2是图1的冰箱1在右视方向的内部结构图。该冰箱1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储藏室2的箱体3,风扇总成10设于储藏室2内,且一般设于储藏室2远离冰箱的门的一侧,即位于储藏室2的里侧。参照图3、图4所示,风扇总成10包括安装座20,以及固定于安装座20的风扇30,风扇总成10通过安装座20固定于箱体3内。安装座20包括用于容纳风扇30的机壳21,以及将机壳21固定于待安装结构的加强件22;所述机壳21设有第一连接件211,所述加强件22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211件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件221;所述第一连接件211通过减振元件4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21间接连接。本方案的优点在于,风扇机壳与冰箱箱体不再是直接地硬性连接,而是通过减振元件实现间接的柔性连接,风扇机壳的振动能量不会直接传送到冰箱箱体而是会被减振元件吸收,从而大大降低风扇高速运转产生的噪音。风扇总成10中,风扇30的作用是加速储藏室2内的空气流动,使得储藏室2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一般而言,风扇30的出风口靠近储藏室2的一个内壁,进风口则面向较大的空间,这样有利于储藏室2内的空气朝向进风口流动,并从进风口进入风扇30,并经由风扇30混合后从出风口流出,以达到均匀空气温度的效果。由此可以知晓,当用户开门时,风扇30的出风口一侧处于比较隐蔽的位置而不容易被看到。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看到,风扇总成10位于储藏室2的里侧,且风扇30的进风口10a面向冰箱1在门的一侧,出风口10b背向冰箱1在门的一侧。这样当用户开门时,能够看到风扇30的进风口10a,但不能看到风扇30的出风口10b。如图3、图4,安装座20包括用于容纳风扇30的机壳21,以及将机壳21固定于待安装结构的加强件22。加强件22包括:主体板222,以及第二连接件221。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连接件221包括可连接一起的固定件221a和垫圈221b。在安装或拆卸安装座20的过程中,固定件221a和垫圈221b是可以相互分离的。固定件221a伸向主体板222在机壳1的一侧。固定件221a与主体板222的板面相交。主体板222的板面具有面向机壳21的第一表面,以及背向机壳21的第二表面。垫圈221b具有靠近主体板222的端部和远离主体板222的端部。尤其的是,垫圈221b的靠近主体板222的端部的径向宽度大于远离主体板222的端部。垫圈221b的靠近主体板222的端部与固定件221a连接。垫圈221b的远离主体板222的端部穿过减振元件40,也即减振元件40套设于垫圈221b的远离主板222的端部上。优选的是,该减振元件40是由硅胶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机壳21的第一连接件211卡接于减振元件40上。如此,第一连接件211通过减振元件40与第二连接件间接连接221,风扇机壳与冰箱箱体不再是直接地硬性连接,而是通过减振元件实现间接的柔性连接,风扇机壳的振动能量不会直接传送到冰箱箱体而是会被减振元件吸收,从而大大降低风扇高速运转产生的噪音。固定件221a和垫圈221b中均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并且相互连通的通孔,一螺钉50打入该通孔中以更好地实现机壳21与加强件22的固定连接。优选的是,垫圈221b的远离主体板222的端部超出减振元件40的远离主体板222的端部预定长度,例如2-3毫米。如此,当螺钉50打入垫圈221b内后,可以避免螺钉40的头部挤压减振元件40,从而保证减振元件40的隔振性能不会受到影响。优选的是,在减振元件40的远离主体板222的端部上还设置垫片51,以进一步防止螺钉50的头部过度挤压减振元件40。图5所示的是本技术方案第二实施例中风扇总成的爆炸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至少在于:加强件22的第二连接件是由固定件221a`向主体板222在机壳1的一侧延伸并穿过减振元件40而形成,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基本是由固定件221a`延长构造而成,从而省略设置垫圈221b。优选的是,固定件221a`的远离主体板222的端部超出减振元件40的远离主体板222的端部预定长度,例如2-3毫米。如此,当螺钉50打入固定件221a`内后,可以避免螺钉50的头部过度挤压减振元件40,从而保证减振元件40的隔振性能不会受到影响。图6所示的是本技术方案第三实施例中风扇总成的爆炸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冰箱及其风扇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扇总成(10),包括安装座(20);所述安装座(20)包括用于容纳风扇(30)的机壳(21),以及将机壳(21)固定于待安装结构的加强件(22);所述机壳(21)设有第一连接件(211),所述加强件(22)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11)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件(22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11)通过减振元件(4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21)间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总成(10),包括安装座(20);所述安装座(20)包括用于容纳风扇(30)的机壳(21),以及将机壳(21)固定于待安装结构的加强件(22);所述机壳(21)设有第一连接件(211),所述加强件(22)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11)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件(22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11)通过减振元件(4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21)间接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元件(40)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21)上,所述第一连接件(211)卡接于所述减振元件(40)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总成,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连接件(221)穿过所述减振元件(40)且超出所述减振元件(40)的远离所述加强件(22)的端部预定长度。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扇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21)包括固定件(221a)及与该固定件(221a)连接的垫圈(221b);所述减振元件(40)套设于所述垫圈(221b)上,至少部分所述垫圈(221b)穿过所述减振元件(40)且超出所述减振元件(40)的远离所述加强件(22)的端部预定长度。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扇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固定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时雨鲍宏福陈秀鹏汪华科陈佳
申请(专利权)人: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