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格栅吊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0726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安装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格栅吊顶结构,其可提供一定的调整空间以适应主龙骨以及副龙骨的尺寸误差,该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框架、设置在框架上的主龙骨以及设置在主龙骨下方的副龙骨,主龙骨以及副龙骨的端部均与框架留有间距,主龙骨的端部设有卡件,框架上设有供卡件插入的套件,卡件在套件内沿主龙骨的长度方向活动,套件上设有抵紧卡件以锁紧卡件的锁紧组件,副龙骨上设有贯穿主龙骨以连接的连接组件,主龙骨上设有供连接组件活动的滑动部。主龙骨与副龙骨尺寸偏大时,仍可放入框架内,主龙骨尺寸偏小时,通过锁紧组件稳定的锁紧卡件,使主龙骨与框架稳定连接,副龙骨尺寸偏小时,通过连接组件稳定的连接在主龙骨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格栅吊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吊顶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格栅吊顶结构。
技术介绍
铝格栅是近几年来生产的吊顶材料之一,其具有视野开阔,通风,透气,线条明快整齐,层次分明等优点,体现了简约明了的现代风格,逐渐成为近几年风靡装饰市场的吊顶产品。目前,申请号为CN201620276815.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格栅吊顶,它包括副龙骨、上层组条、下层组条、主龙骨、第一定位孔、连杆、弹簧吊扣、固定孔、散热器、第二定位孔、底板,副龙骨、主龙骨都与底板固定并形成一个腔体,上层组条与下层组条垂直固定且都位于该腔体内,第一定位孔位于主龙骨上,第二定位孔位于副龙骨上,固定孔位于底板上,连杆的一端与主龙骨固定,弹簧吊扣位于连杆上。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拆装,可重复利用,降低成本。这种格栅吊顶虽然结构简单,但其通过将上层组条与下层组条固定在腔体内,由于上层组条与下层组条有多个,在实际生产中难免出现尺寸误差,而腔体由主龙骨、副龙骨以及底部固定组成,使得腔体为刚性结构,使得实际安装中,上层组条与下层组条可能出现因尺寸偏大而难以放入腔体内,导致需要对上层组条或下层组条进行打磨,或者上层组条与下层组条因尺寸偏小而与副龙骨或主龙骨的侧壁上留有间隙,可能导致连接稳定性下降,导致需要加入填充物,安装过程还有较多不便,还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格栅吊顶结构,具有安装方便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格栅吊顶结构,包括框架、设置在框架上的主龙骨以及设置在主龙骨下方的副龙骨,所述主龙骨以及副龙骨的端部均与框架留有间距,所述主龙骨的端部设有卡件,所述框架上设有供卡件插入的套件,所述卡件在套件内沿主龙骨的长度方向活动,所述套件上设有抵紧卡件以锁紧卡件的锁紧组件,所述副龙骨上设有贯穿主龙骨以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主龙骨上设有供连接组件活动的滑动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主龙骨的端部与框架留有间距,使得主龙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尺寸偏大的误差时,仍可放入框架内,避免对主龙骨的打磨,由于卡件插入套件内且在套接内沿主龙骨的长度方向活动,同时通过锁紧组件抵紧卡件以锁紧卡件,使得主龙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尺寸偏小的误差时,虽然与框架的间距变大,但仍然能通过锁紧组件稳定的锁紧卡件,进而使主龙骨与框架稳定连接,由于副龙骨的端部与框架留有间距,使得副龙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尺寸偏大的误差时,仍可放入框架内,避免对主龙骨的打磨,由于副龙骨通过连接组件与主龙骨连接,使得副龙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尺寸偏小的误差时,虽然与框架的间距变大,但其支撑力来源于主龙骨,以使副龙骨仍然能通过连接组件稳定的连接在主龙骨上,同时通过滑动部使得连接组件在主龙骨上的位置可调,避免因连接位置固定导致有尺寸误差的连接组件难以与主龙骨对应,避免了安装过程中对主龙骨以及副龙骨进行修整,整体安装操作方便,结构稳定。优选的,所述卡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主龙骨两端且与主龙骨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卡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板的板面提高与锁紧组件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锁紧作用的作用面积,同时由于卡板与主龙骨垂直,使得锁紧组件抵紧卡板时的抵紧力方向与主龙骨长度方向一致,使得主龙骨受到的作用力均在一条直线上,受力稳定均匀,提高锁紧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套件包括固定在框架上朝框架内部伸出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端部设有与卡板远离框架的板面相对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框架之间的距离大于卡板的厚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固定板与框架直接的距离大于卡板的厚度,使得卡板可在固定板与框架直接活动,为主龙骨的尺寸变化通过一定的调整空间。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供主龙骨插入的固定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槽进一步对主龙骨进行限位,提高主龙骨在框架上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贯穿固定板且抵紧卡板的螺纹紧固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螺纹紧固件的螺纹提供较大的且稳定的作用力,以使螺纹紧固件稳定的抵紧卡板,使得锁紧组件对卡板的锁紧效果更稳定。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副龙骨上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副龙骨的端部贯穿主龙骨,所述连接柱螺纹连接有至少两个在竖直方向上夹持主龙骨的螺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螺母的螺纹提供较大的且稳定的作用力,以使两个螺母稳定的夹持主龙骨,进而使得连接组件稳定的连接主龙骨与副龙骨。优选的,所述滑动部包括设置在主龙骨上沿竖直方向贯穿且沿主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型的滑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滑孔为长条型孔且沿主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使得连接柱可在主龙骨的长度方向上调整位置,使得副龙骨与主龙骨的相对位置可调。优选的,所述副龙骨上设有供主龙骨插入的卡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主龙骨插入卡槽内以进一步提高副龙骨与主龙骨的连接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主龙骨以及副龙骨的端部与框架留有间距,使得主龙骨以及副龙骨发生尺寸偏大时仍可放入至框架内,通过锁紧组件锁紧卡件以使主龙骨的尺寸偏小时仍可稳定连接框架内,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主龙骨与副龙骨以使副龙骨的尺寸偏小时仍可稳定连接在主龙骨上,避免安装时对主龙骨以及副龙骨进行修整,使得整体安装方便快捷,稳定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新型格栅吊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新型格栅吊顶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框架;11、第一安装板;111、第一加强筋;12、第二安装板;121、第二加强筋;13、套件;131、延伸板;132、固定板;133、支撑板;134、固定槽;14、锁紧组件;141、螺纹紧固件;2、主龙骨;21、翼缘板;22、腹板;23、滑动部;231、滑孔;24、卡件;241、卡板;3、副龙骨;31、连接组件;311、连接柱;32、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新型格栅吊顶,参照图1,包括框架1,框架1内设有主龙骨2,主龙骨2的下方设有与主龙骨2垂直的副龙骨3。框架1为矩形框架1,包括位于框架1的长度方向上两端的第一安装板11,以及与第一安装板11垂直的第二安装板12,第二安装板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安装板11连接,第二安装板12共两个且位于框架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第一安装板11与第二安装板12的宽度方向均为竖直方向。参照图2以及图3,第一安装板11上设有套件13,套件13有多个且沿第一安装板1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套件13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板11上朝向框架1内部的板面上的延伸板131,延伸板131共两个,延伸板131垂直于第一安装板11且沿水平方向朝框架1内部延伸,延伸板131远离第一安装板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2,固定板132与第一安装板11平行,固定板132上设有固定槽134,固定槽134沿竖直方向设置,固定槽134位于固定板132第一安装板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中线上,固定板132的下方还固定连接有同时连接固定板132与延伸板131的支撑板133,支撑板133同时与固定板132、延伸板131以及第一安装板11垂直。主龙骨2为T型钢结构,主龙骨2包括位于上方的翼缘板21,以及位于翼缘板21下方的与翼缘板21垂直的腹板22,主龙骨2的长度小于第二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格栅吊顶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格栅吊顶结构,包括框架(1)、设置在框架(1)上的主龙骨(2)以及设置在主龙骨(2)下方的副龙骨(3),其特征是:所述主龙骨(2)以及副龙骨(3)的端部均与框架(1)留有间距,所述主龙骨(2)的端部设有卡件(24),所述框架(1)上设有供卡件(24)插入的套件(13),所述卡件(24)在套件(13)内沿主龙骨(2)的长度方向活动,所述套件(13)上设有抵紧卡件(24)以锁紧卡件(24)的锁紧组件(14),所述副龙骨(3)上设有贯穿主龙骨(2)以连接的连接组件(31),所述主龙骨(2)上设有供连接组件(31)活动的滑动部(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格栅吊顶结构,包括框架(1)、设置在框架(1)上的主龙骨(2)以及设置在主龙骨(2)下方的副龙骨(3),其特征是:所述主龙骨(2)以及副龙骨(3)的端部均与框架(1)留有间距,所述主龙骨(2)的端部设有卡件(24),所述框架(1)上设有供卡件(24)插入的套件(13),所述卡件(24)在套件(13)内沿主龙骨(2)的长度方向活动,所述套件(13)上设有抵紧卡件(24)以锁紧卡件(24)的锁紧组件(14),所述副龙骨(3)上设有贯穿主龙骨(2)以连接的连接组件(31),所述主龙骨(2)上设有供连接组件(31)活动的滑动部(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格栅吊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卡件(24)包括固定连接在主龙骨(2)两端且与主龙骨(2)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卡板(2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格栅吊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套件(13)包括固定在框架(1)上朝框架(1)内部伸出的延伸板(131),所述延伸板(131)的端部设有与卡板(241)远离框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翔大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