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造门板的材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0516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门板的材料板,第一板为一体挤压成型,铰接孔可直接作为门的安装孔,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只需要进一步对材料板的宽度进行适应门框的裁剪或者加宽即可适应性的成型,其制造工艺简单,避免后续制造门板时复杂的组装工序;具有第一空腔,若干第一支撑加强筋部平行间隔设置将第一空腔分隔为左、右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减少了门板的使用材料,降低重量和成本,第一支撑加强筋分别支撑在第一空腔的上、下两侧,从而加强了材料板的防冲击结构,在设置空腔的同时可以保证门板正面的防冲击性能;同时由于是一体成型且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使得该门板具有了良好的隔音、隔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造门板的材料板
本专利技术属于门板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门板的材料板。
技术介绍
门,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东西,房间要设置门、汽车要设置门、火车也要设置门,对于不同用途的门其强度要求也不一样,有木门有金属门。但现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应用于汽车、火车、地铁、高铁、家居门等场合的门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门在使用过程中其强度要求,主要是为了承受来自正面的作用力,同时为了便于安装和搬运,又需要尽量的控制其重量,特别是对于汽车、高铁等需要保证速度的交通工具上,不但对门的强度有安全性的要求,而且对于门的重量也有所要求,但是这两种性能是互相冲突的;目前对于交通工具上的门板,其制造工艺上均比较老旧,主要用一个骨架,再用铝板、铁板对骨架进行覆盖,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成一个中部具有空腔的门板,以此保证重量和强度上均满足要求,但这种门板因为需要由多个结构组装焊接,其加工复杂,制造耗时长,且组装强度低,连接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门板的材料板,该材料板一体挤压成型,用于制造门板,避免了复杂的组装程序;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制造门板的材料板,包括有第一板,所述第一板为一体挤压成型,所述第一板具有贯穿第一板前、后两端的第一空腔,和位于第一空腔中且贯设第一板前、后两端的第一支撑加强筋部;所述第一支撑加强筋部连接在第一空腔的上、下两内侧壁上,若干所述第一支撑加强筋部间隔设置将第一空腔分隔成左、右间隔的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板的左侧具有贯穿第一板前、后两端的铰接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种用于制造门板的材料板,第一板为一体挤压成型,铰接孔可直接作为门的安装孔,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只需要进一步对材料板的宽度进行适应门框的裁剪或者加宽即可适应性的成型,其制造工艺简单,避免后续制造门板时复杂的组装工序;具有第一空腔,若干第一支撑加强筋部间隔设置将第一空腔分隔为左、右间隔的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减少了门板的使用材料,降低重量和成本,第一支撑加强筋分别支撑在第一空腔的上、下两侧,从而加强了材料板的防冲击结构,在降低重量同时可以保证门板正面的防冲击性能;同时由于是一体成型且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使得该门板具有了良好的隔音、隔热性能。优选的,所述第一板右侧设有具有实心结构的第一连接部。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超出500mm宽度的门板进行一体挤压成型的工艺是比较难的,宽度越大,生产成本成倍提高,宽度较大的门板对于模头、挤压机等设备的生产成本较高,所以当需要制造大型门板时,为了节约成本,在第一板的右侧设置实心的第一连接部,可用于采用搅拌摩擦焊的方式对接另一块第一板或加宽板进行加宽;优选的,还包括有一体挤压成型的加宽板;所述加宽板具有贯穿加宽板前、后两端的第二空腔和位于第二空腔中且贯设加宽板前、后两端的第二支撑加强筋部;所述第二支撑加强筋部连接在第二空腔的上、下两内侧壁上,若干所述第二支撑加强筋部平行间隔设置将第二空腔分隔成左、右间隔的若干第二通孔;所述加宽板左侧和右侧均设有具有实心结构的第二连接部。因为第一板的一侧设置有铰接孔,所以,若将第一板加宽到另一第一板上,就需要将具有铰接孔一侧的板材进行剪切不要,浪费了材料,不节约环保,因此设置加宽板,加宽板的结构与第一板相同,但在加宽板的左、右均设置有实心结构的第二连接部,可用于与第一连接部焊接加宽第一板,降低大型门板的制造成本,同时在材料上尽可能低的降低了浪费的产生。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应地靠拢可通过搅拌摩擦焊熔接连成一整体。优选的,所述铰接孔为圆形孔。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为长方形孔,四个顶角均为圆角结构;所述第一支撑加强筋部垂直于所述第一空腔的前、后侧壁。受力结构设计合理,第一支撑加强筋部的受力能力最大化,提升门板正面的防冲击能力。优选的,所述第一板的左侧面一体挤压成型为半圆形凸面。便于门板的开合。优选的,所述门板为金属材料一体挤压成型。保证门板的强度优选的,所述金属材料为铝型材。铝型材不但可以保证强度而且可以保证重量更轻。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门板,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材料板。本专利技术的材料板制成的门板非常适应于应用在交通工具上;应用在交通工具上,具有生产工序简单、生产成本低、强度高、重量轻、隔音隔热的效果;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的降低了门板的重量,保证了速度的性能;还具有隔音隔热性能,避免了外部的嘈杂声传入交通工具中,给予了乘坐者一个舒适的环境;在交通工具开空调的时候,空腔结构还进一步降低热交换的效率;整体上降低了交通工具门板的生产工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制造门板的材料板,第一板为一体挤压成型,铰接孔可直接作为门的安装孔,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只需要进一步对材料板的宽度进行适应门框的裁剪或者加宽即可适应性的成型,其制造工艺简单,避免后续制造门板时复杂的组装工序;具有第一空腔,若干第一支撑加强筋部平行间隔设置将第一空腔分隔为左、右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减少了门板的使用材料,降低重量和成本,第一支撑加强筋分别支撑在第一空腔的上、下两侧,从而加强了材料板的防冲击结构,在设置空腔的同时可以保证门板正面的防冲击性能;同时由于是一体成型且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使得该门板具有了良好的隔音、隔热性能;材料板在生产出来后可以进一步进行加工,可进行加宽、锻压弯曲、剪切等后续的工艺步骤使它成为不同形状大小的门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门板的材料板的第一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门板的材料板的第一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门板的材料板的第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门板的材料板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结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制造门板的材料板,包括有第一板1,所述第一板1为一体挤压成型,所述第一板1具有贯穿第一板1前、后两端的第一空腔,和位于第一空腔中且贯设第一板1前、后两端的第一支撑加强筋部11;所述第一支撑加强筋部11连接在第一空腔的上、下两内侧壁上,若干所述第一支撑加强筋部11平行间隔设置将第一空腔分隔成左、右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一通孔12;所述第一板1的左侧具有贯穿第一板1前、后两端的铰接孔13。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种用于制造门板的材料板,第一板1为一体挤压成型,铰接孔13可直接作为门板的安装孔,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只需要进一步对材料板的宽度进行适应门框的裁剪或者加宽即可适应性的成型,其制造工艺简单,避免后续制造门板时复杂的组装工序;具有第一空腔,若干第一支撑加强筋部11平行间隔设置将第一空腔分隔为左、右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一通孔12,第一通孔12减少了门板的使用材料,降低重量和成本,第一支撑加强筋11分别支撑在第一空腔的上、下两侧,从而加强了材料板的防冲击结构,在降低重量的同时可以保证门板正面的防冲击性能;同时由于是一体成型且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使得该门板具有了良好的隔音、隔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制造门板的材料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造门板的材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板,所述第一板为一体挤压成型,所述第一板具有贯穿第一板前、后两端的第一空腔,和位于第一空腔中且贯设第一板前、后两端的第一支撑加强筋部;所述第一支撑加强筋部连接在第一空腔的上、下两内侧壁上,若干所述第一支撑加强筋部间隔设置将第一空腔分隔成左、右间隔的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板的左侧具有贯穿第一板前、后两端的铰接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造门板的材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板,所述第一板为一体挤压成型,所述第一板具有贯穿第一板前、后两端的第一空腔,和位于第一空腔中且贯设第一板前、后两端的第一支撑加强筋部;所述第一支撑加强筋部连接在第一空腔的上、下两内侧壁上,若干所述第一支撑加强筋部间隔设置将第一空腔分隔成左、右间隔的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板的左侧具有贯穿第一板前、后两端的铰接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右侧设有具有实心结构的第一连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材料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体挤压成型的加宽板;所述加宽板具有贯穿加宽板前、后两端的第二空腔和位于第二空腔中且贯设加宽板前、后两端的第二支撑加强筋部;所述第二支撑加强筋部连接在第二空腔的上、下两内侧壁上,若干所述第二支撑加强筋部平行间隔设置将第二空腔分隔成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森柴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霏精密铝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