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隔离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040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隔离带,包括中央隔离带、第一行车道和第二行车道,所述中央隔离带位于第一行车道和第二行车道之间,所述第一行车道和第二行车道包括路面和路基,所述中央隔离带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底座能够和轨道配合连接,所述轨道能够带动中央隔离带向第一行车道和/或第二行车道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可移动的隔离带,当遇到拥堵路段的时候,可移动的绿化带移动至对面出行的方向的行驶车道中,让出原有的隔离绿化带的宽度供汽车行驶,增加一条车道,对缓解拥堵能起很大的作用,大大提高了道路的疏通能力,减轻了同方向车流量巨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的隔离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解决高速公路上的道路拥堵问题
,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的隔离带。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步伐正在大步向前,近年来,我国的道路特别是高速公路等高级公路的里程不断增加,大大提升了人们使用小汽车出行的便利性。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私人的小汽车也由原来的奢侈品变成了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普通交通工具,而且,由于我国的许多城市之间的公共交通发展本身就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首先选择使用私人小汽车出行。这进一步加速了交通拥堵等城市交通问题的凸显。高速公路作为现代陆地运输的主要方式,以其快捷、简便和高质量的服务等优势,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发展,高速公路遭遇节假日、黄金周客流高峰拥堵的情况已经变得常态化,导致高速公路在节假日期间不能提供所谓的有效的“高速服务”所以,如何缓解交通压力,成为重要课题。众所周知,高速公路的中间和两旁都设置有供绿化的条形隔离带,高速公路的绿化带不仅仅是作为分隔带、行车道的遮蔽带进行设计,而且要满足沿途及高速公路整体的景观需要,具有美化城市、消除司机视觉疲劳、净化环境、减少交通事故、能滞尘,减弱噪声,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等作用,高速公路中间的隔离带一般在2米-5米之间,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高速公路上的道路拥堵问题,设计了一种可移动的隔离绿化带,隔离绿化带的宽度和单向车道的宽度一致,高速公路堵塞的时候通常是单向车道的行驶车辆堵塞,对面车道没车甚至少车,当遇到拥堵路段的时候,可移动的绿化带移动至对面出行的方向的行驶车道中,让出原有的隔离绿化带的宽度供汽车行驶,增加一条车道,对缓解拥堵能起很大的作用,大大提高了道路的疏通能力,减轻了同方向车流量巨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可移动的隔离带,当遇到拥堵路段的时候,可移动的绿化带移动至对面出行的方向的行驶车道中,让出原有的隔离绿化带的宽度供汽车行驶,增加一条车道,对缓解拥堵能起很大的作用,大大提高了道路的疏通能力,减轻了同方向车流量巨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移动的隔离带,包括中央隔离带、左行车道和右行车道,所述中央隔离带位于左行车道和右行车道之间,所述左行车道和右行车道包括路面和路基,所述中央隔离带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底座能够和轨道配合连接,所述轨道带动中央隔离带向左行车道和/或右行车道移动,所述中央隔离带设置有遮蔽装置,所述遮蔽装置为遮蔽贴纸,所述中央隔离带移动至左行车道和/或右行车道时,所述遮蔽装置起道路标识作用。进一步的,所述中央隔离带高于路面和/或与路面平齐,所述中央隔离带的宽度大于3.75米。进一步的,所述左行车道和右行车道分别位于中央隔离带的左右两侧,分流车道,所述路面位于左行车道和/或右行车道的下方,所述路基连接路面。进一步的,所述轨道包括钢轨、轨枕和道床,所述道床上铺设有轨枕,所述轨枕和钢轨纵横连接,所述钢轨和底座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滚轮,所述滚轮能够在钢轨上滑动或平移。进一步的,所述路面所用的材料包括沥青或水泥或碎石或粘土或砂或石灰及工业废弃料。进一步的,所述滚轮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进一步的,所述中央隔离带呈条状带形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增加临时通道,增加车道数量,对缓解拥堵能起很大的作用;2.提高了道路的疏通能力,减轻了同方向车流量巨大的问题;3.为高速公路减负,分流部分车流量的压力,保证车辆行驶的轨迹与安全,安全隔离。4.充分利用道路资源。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可移动的隔离带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可移动的隔离带纵向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可移动的隔离带轨道7局部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可移动的隔离中央隔离带1移动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中央隔离带1,左行车道2,右行车道3,路面4,路基5,底座6,轨道7,钢轨8、轨枕9,道床10,遮蔽装置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可移动的隔离带,包括中央隔离带1、左行车道2和右行车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隔离带1位于左行车道2和右行车道3之间,所述左行车道2和右行车道3包括路面4和路基5,所述中央隔离带1安装在底座6上,所述的底座6能够和轨道7配合连接,所述轨道7带动中央隔离带1向左行车道2和/或右行车道3移动,所述中央隔离带1设置有遮蔽装置11,所述遮蔽装置11为遮蔽贴纸,所述中央隔离带1移动至左行车道2和/或右行车道3时,所述遮蔽装置11起道路标识作用。进一步的,所述中央隔离带1高于路面4和/或与路面4平齐,所述中央隔离带1的宽度大于3.75米。进一步的,所述左行车道2和右行车道3分别位于中央隔离带1的左右两侧,分流车道,所述路面4位于左行车道2和/或右行车道3的下方,所述路基5连接路面4。进一步的,所述轨道7包括钢轨8、轨枕9和道床10,所述道床10上铺设有轨枕9,所述轨枕9和钢轨8纵横连接,所述钢轨8和底座6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底座6包括滚轮,所述滚轮能够在钢轨8上滑动或平移。进一步的,所述中央隔离带1还设置有翻折压板,所述翻折压板能够承受高强度和重承载能力。进一步的,所述底座6连接中央隔离带1。进一步的,所述路面4所用的材料包括沥青或水泥或碎石或粘土或砂或石灰及工业废弃料。具体实施例:用户使用本专利技术一种可移动的隔离带,当遇到车辆拥堵的时候,可移动的隔离带移动至左行车道2和/或右行车道3中,增加一条车道,让出原有的隔离带的宽度供汽车行驶。本专利技术隔离带的宽度大于3.75米,当遇到车辆拥堵的时候,隔离带的下方设置有底座6,底座6包括滚轮,底座6和轨道7配合连接,底座上的滚轮能够在轨道上滑动或平移,也能够在路面4上移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可移动的隔离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的隔离带,包括中央隔离带(1)、左行车道(2)和右行车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隔离带(1)位于左行车道(2)和右行车道(3)之间,所述左行车道(2)和右行车道(3)包括路面(4)和路基(5),所述中央隔离带(1)安装在底座(6)上,所述的底座(6)能够和轨道(7)配合连接,在道路遇到拥堵的时候,所述轨道(7)带动中央隔离带(1)向左行车道(2)和/或右行车道(3)移动,所述中央隔离带(1)设置有遮蔽装置(11),所述遮蔽装置(11)为遮蔽贴纸,所述中央隔离带(1)移动至左行车道(2)和/或右行车道(3)时,所述遮蔽装置(11)起道路标识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隔离带,包括中央隔离带(1)、左行车道(2)和右行车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隔离带(1)位于左行车道(2)和右行车道(3)之间,所述左行车道(2)和右行车道(3)包括路面(4)和路基(5),所述中央隔离带(1)安装在底座(6)上,所述的底座(6)能够和轨道(7)配合连接,在道路遇到拥堵的时候,所述轨道(7)带动中央隔离带(1)向左行车道(2)和/或右行车道(3)移动,所述中央隔离带(1)设置有遮蔽装置(11),所述遮蔽装置(11)为遮蔽贴纸,所述中央隔离带(1)移动至左行车道(2)和/或右行车道(3)时,所述遮蔽装置(11)起道路标识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隔离带(1)高于路面(4)和/或与路面(4)平齐,所述中央隔离带(1)的宽度大于3.75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行车道(2)和右行车道(3)分别位于中央隔离带(1)的左右两侧,分流车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金和征茂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百搭王者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