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混合拉索施工钢混组合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0394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混合拉索施工钢混组合梁的方法:首先预制钢梁单元,并在钢梁上翼缘设置偶数个临时吊片,同时在架桥机上对应设置拉索装置,施工将第一孔钢梁架设就位,将架桥机上拉索底部的吊扣与钢梁上翼缘的吊片相连接,跨中区域为竖直状态,最端部的为斜拉状态;然后将拉索索力张拉至设定值后锁定;安装预制混凝土桥面板;浇注桥面板湿接缝混凝土;待桥面板湿接缝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解除拉索与吊片的连接;然后架设第二孔钢梁架,完成二孔钢梁施工;依次类推,完成整联桥梁的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提高传统无支架施工钢混组合梁的材料利用效率,同时能提高组合梁负弯矩区混凝土抗裂性能,具有施工便捷等一系列优点,在大中跨径组合梁架设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混合拉索施工钢混组合梁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混组合梁的施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混合拉索施工钢混组合梁的方法。
技术介绍
钢混组合梁具有结构轻巧、跨越能力大、施工速度快等一系列优点,能最大程度满足城市高架桥、跨江跨海长桥的建设要求,在现代桥梁结构中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钢混组合梁的施工工序和施工方式不同,其受力状态也各异。根据组合梁施工受力状态,可分为两类结构:1)活载组合梁,即采用无支架施工,施工过程中钢梁和混凝土的自重全部钢梁承担,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混凝土才作为组合梁的一部分参与受力;2)恒载组合梁,即采用支架施工,待钢梁与混凝土完全结合后再拆除支架,荷载由组合结构承担。从材料利用率上来看,采用有支架的施工方法最为理想,即在顺桥向将钢梁分成数段制作,然后将钢梁运到现场,搭设在分段处的临时支架上;相邻节段钢梁连接好后,在其上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临时支架,完成体系转换;最后施工桥面铺装和护栏等;组合梁承受自重、二期恒载及活载,施工结束。但是如果受施工条件限制,桥位处无法或不适合搭设支架时,常采用无支架施工方法进行施工,传统的无支架施工的钢混组合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采用混合拉索施工钢混组合梁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混合拉索施工钢混组合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第一步,按设计要求,预制每孔钢梁单元,并在钢梁单元上翼缘间隔设置多个临时吊片;第二步,按照每孔钢梁单元的跨度,在架桥机上对应间隔设计多组拉索装置,每个拉索装置的拉索底部设置有与所述临时吊片相对应的吊扣;第三步,将桥梁基础、桥墩施工完毕;架桥机行走至主桥第一孔,第一孔钢梁单元通过在已施工梁体上运输至架桥机位置,采用临时提升设备将第一孔钢梁架设就位,此时钢梁单元上翼缘设置的吊片与所述架桥机上的拉索位置一一对应;第四步,将架桥机上每个拉索底部的吊扣与钢梁单元上翼缘上的吊片分别连接,其中跨中区域的拉索呈竖直状态,靠近每孔钢梁单元端部的尾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混合拉索施工钢混组合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第一步,按设计要求,预制每孔钢梁单元,并在钢梁单元上翼缘间隔设置多个临时吊片;第二步,按照每孔钢梁单元的跨度,在架桥机上对应间隔设计多组拉索装置,每个拉索装置的拉索底部设置有与所述临时吊片相对应的吊扣;第三步,将桥梁基础、桥墩施工完毕;架桥机行走至主桥第一孔,第一孔钢梁单元通过在已施工梁体上运输至架桥机位置,采用临时提升设备将第一孔钢梁架设就位,此时钢梁单元上翼缘设置的吊片与所述架桥机上的拉索位置一一对应;第四步,将架桥机上每个拉索底部的吊扣与钢梁单元上翼缘上的吊片分别连接,其中跨中区域的拉索呈竖直状态,靠近每孔钢梁单元端部的尾索呈斜拉状态;然后将各拉索的索力张拉至设定值后锁定;安装预制混凝土桥面板;浇注桥面板湿接缝混凝土;第五步,待桥面板湿接缝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解除拉索与吊片的连接;第六步,架桥机行走至主桥第二孔,预制的第二孔钢梁单元通过在已施工梁体上运输至架机桥位置;第七步,第二孔钢梁架设就位后,将第一、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斐然张士红刘闯李修华刘伟邢雪辉付大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常兴文李斐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