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熠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00112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婴儿车,包括车架和睡篮,车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二框架位于第一框架内且通过转轴枢接;睡篮包括睡篮框架和软质睡袋;睡篮框架与第二框架枢接且位于第二框架内,第一框架内侧面的中上部分别设有用于支撑睡篮框架的支座;第一框架中远离睡篮的底部设有可折叠前车轮;第二框架中远离睡篮的底部设有可折叠后车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车架及睡篮框架均采用可伸缩结构,车轮为可折叠设计,收缩折叠后,睡篮整体套于车架框之内,婴儿车宽度仅包含车架厚度与车轮厚度,长度也被压缩至最小,车辆体积仅相当于现有婴儿车折叠后体积的一半;结构简单、更轻、更小、更便捷。

A folding baby ca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olding baby car, including a frame and a sleeping basket. The frame consists of a first frame and a second frame; the second frame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frame and pivot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the sleeping basket includes a sleeping basket frame and a soft sleeping bag; the basket frame is pivot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frame and is located in the second frame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first frame. The upper middle part is provided with the support for the frame of the sleeping basket, and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frame is equipped with a folding wheel at the bottom of the sleeping basket, and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frame is equipped with a folding rear wheel.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frame and the frame of the sleeps are all telescopic structure, and the wheel is folding design. After the contraction and folding, the sleeping basket is covered in the frame frame. The width of the baby car contains only the thickness of the frame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wheel, the length is also compressed to the minimum. The volume of the vehicle is only equivalent to the folding of the existing baby car. Half the volume; simpler, lighter, smaller and more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婴儿车
本技术属于婴儿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婴儿车。
技术介绍
婴儿车是一种为婴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是宝宝最喜爱的散步交通工具,更是父母带宝宝外出时的必须品。父母携带宝宝外出逛街或散步时,通常会选择带有轮子的婴儿车替代手抱,以减轻大人的负担,满足宝宝的舒适体验。另外,婴儿车会给孩子的智力发育带来一定的好处,增加孩子的头脑发育。因此,婴儿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家庭收入的增加,父母在为宝宝选择婴儿车时更加注重功能的多样性、乘坐的舒适性、出行的安全性和使用的便捷性。为了便于婴儿车的携带和仿制,一般的婴儿车都包括可折叠结构,折叠后,婴儿车的长度为把手加上整个前支架的长度,宽度为把手加上前、后支架的厚度之和,使得折叠后的婴儿车体积较大。当前,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公共场所人员过于密集,特别是乘坐公交、地铁时,人流密度极大,现有婴儿车折叠后依然会占据3人以上的空间,既影响了携带的方便性,也影响了出行的舒适性。在放入车辆后备箱时,因空间受限,现有婴儿车放入比较困难,倘若放入婴儿车,则几乎没有放其它物品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婴儿车。本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折叠婴儿车,包括车架和睡篮,所述车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内,且所述第二框架的一组对边的中心和所述第一框架中相同位置的那一组对边的中心分别通过转轴枢接;所述睡篮包括睡篮框架和与所述睡篮框架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睡篮框架下方的软质睡袋;所述睡篮框架中任意一边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框架中与所述第一框架枢接的那组对边顶端的内侧面分别枢接,在所述睡篮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的枢接角度为0°时,所述睡篮框架位于所述第二框架内;所述第一框架中与所述第二框架枢接的那组对边内侧面的中上部分别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睡篮框架的支座;所述第一框架中远离所述睡篮的底部设有可折叠前车轮;所述第二框架中远离所述睡篮的底部设有可折叠后车轮。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包括第一U型管件、第二U型管件和将所述第一U型管件和所述第二U型管件端部分别连接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与所述第一U型管件的端部和所述第二U型管件的端部均为伸缩连接;所述第一U型管件两端部的外侧面上设有关于所述第一U型管件中心轴对称的第一卡销;所述第二U型管件两端部的外侧面上设有关于第二U型管件中心轴对称的第二卡销;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心为所述第一框架中与所述第二框架枢接的那组对边的中心。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第一外卡槽、第一内卡槽、第二外卡槽和第二内卡槽;所述第一外卡槽与所述第二外卡槽关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心对称;所述第一内卡槽与所述第二内卡槽关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心对称;在所述第一框架展开时,所述第一卡销与所述第一外卡槽适配,所述第二卡销与所述第二外卡槽适配;在所述第一框架折叠时,所述第一卡销与所述第一内卡槽适配,所述第二卡销与所述第二内卡槽适配。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在远离所述前车轮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外卡槽之间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连接杆在临近所述前车轮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外卡槽之间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关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心对称。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外卡槽、所述第一卡销、所述第一内卡槽、所述转轴、所述第二内卡槽、所述第二卡销、所述第二外卡槽及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优选的,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的结构相同。优选的,所述睡篮框架包括睡篮第一U型管、睡篮第二U型管和将所述睡篮第一U型管和所述睡篮第二U型管端部分别连接的睡篮连接杆;所述睡篮连接杆的两端与所述睡篮第一U型管的端部和所述睡篮第二U型管的端部均为伸缩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U型管件枢接有扶手。优选的,所述睡篮框架上连接有遮阳蓬。优选的,所述睡篮连接杆上设有提篮把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简单、牢靠;车架及睡篮框架均采用可伸缩结构,车轮为可折叠设计,收缩折叠后,睡篮整体套于车架框之内,婴儿车宽度仅包含车架厚度与车轮厚度,长度也被压缩至最小,车辆体积仅相当于现有婴儿车折叠后体积的一半;整体效果为更轻、更小、更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折叠婴儿车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折叠婴儿车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睡篮框架支座的剖面图;图4为睡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遮阳蓬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车架;2、睡篮;20、睡篮框架;201、睡篮第一U型管;202、睡篮第二U型管;203、睡篮连接杆;21、软质睡袋;3、第一框架;30、支座;31、第一U型管件;32、第二U型管件;33、第一连接杆;34、第一卡销;35、第二卡销;36、第一内卡槽;37、第一外卡槽;38、第二内卡槽;39、第二外卡槽;4、第二框架;40、第一限位块;41、第二限位块;5、前车轮;6、后车轮;7、转轴;8、扶手;9、遮阳蓬;10、提篮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图1为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折叠婴儿车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折叠婴儿车,包括车架1和睡篮2。车架1采用航空铝合金材料,时尚、防刮花、不生锈,强度更高质量更轻,提拿更省力。车架1包括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4。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4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长方形、腰圆形、椭圆形等,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4优选采用长方形结构。第二框架4位于第一框架3内,且第二框架4的一组对边的中心和第一框架3中相同位置的那一组对边的中心分别通过转轴7枢接;睡篮2包括睡篮框架20和与睡篮框架20固定连接且位于睡篮框架20下方的软质睡袋21。其中,睡篮框架20原材料选择上包括但不限于抗冲击30KG的塑料件PA66和航空铝合金。鉴于加工制造的优良与成熟,抗冲击性和高强度的要求,以及制造成本的控制考虑,本实施例中,睡篮框架20原材料优选PA66,同时进一步降低了婴儿车的整体质量。软质睡袋21采用包括但不限于宽皮筋提拉网、高强度尼龙透气网眼布等。考虑到承重能力和透气性的要求,本实施例中,软质睡袋21优选可承重10KG的高强度尼龙透气网眼布,透气凉爽,并具备良好的滤震效果。同时,软质睡袋21为适应多年龄段的宝宝使用,其长宽尺寸为84cm×35cm。新生儿处在骨骼发育关键期,骨骼柔软且易受外界影响。长期躺在变形衬板上,会导致严重的脊柱畸形。本实施例的睡篮衬板有必要采用不会变形的木质衬板,具备优秀的承托性,给予新生儿脊椎挺拔支持。本产品选用坐躺一体可调节的加厚海绵靠背,具有3种姿态,坐躺随性,适合不同年龄段宝宝出行需求。1、坐姿模式:适合于宝宝活动状态,承托性和包裹性出色,保护宝宝的背部和腰椎;2、半躺模式:适合于宝宝休息状态,宝宝外出累了又不愿平躺时可使用半躺的角度休息;3、平躺模式:适合于宝宝睡眠状态。如果平躺角度为180°,宝宝在喝水或喝奶后躺在上面容易呛奶,一旦父母不注意将会产生危险。安规要求:出生宝宝的适合平躺角度至少大于150°,进一步优选的,宝宝困倦时本产品可调节成175°,使得宝宝平躺更舒适、安全。为保证宝宝的安全性,特别是当宝宝处于坐姿模式时,防止宝宝滑落产生危险,进一步优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折叠婴儿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婴儿车,包括车架(1)和睡篮(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包括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4);所述第二框架(4)位于所述第一框架(3)内,且所述第二框架(4)的一组对边的中心和所述第一框架(3)中相同位置的那一组对边的中心分别通过转轴(7)枢接;所述睡篮(2)包括睡篮框架(20)和与所述睡篮框架(20)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睡篮框架(20)下方的软质睡袋(21);所述睡篮框架(20)中任意一边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框架(4)中与所述第一框架(3)枢接的那组对边顶端的内侧面分别枢接,在所述睡篮框架(20)与所述第二框架(4)的枢接角度为0°时,所述睡篮框架(20)位于所述第二框架(4)内;所述第一框架(3)中与所述第二框架(4)枢接的那组对边内侧面的中上部分别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睡篮框架(20)的支座(30);所述第一框架(3)中远离所述睡篮(2)的底部设有可折叠前车轮(5);所述第二框架(4)中远离所述睡篮(2)的底部设有可折叠后车轮(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婴儿车,包括车架(1)和睡篮(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包括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4);所述第二框架(4)位于所述第一框架(3)内,且所述第二框架(4)的一组对边的中心和所述第一框架(3)中相同位置的那一组对边的中心分别通过转轴(7)枢接;所述睡篮(2)包括睡篮框架(20)和与所述睡篮框架(20)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睡篮框架(20)下方的软质睡袋(21);所述睡篮框架(20)中任意一边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框架(4)中与所述第一框架(3)枢接的那组对边顶端的内侧面分别枢接,在所述睡篮框架(20)与所述第二框架(4)的枢接角度为0°时,所述睡篮框架(20)位于所述第二框架(4)内;所述第一框架(3)中与所述第二框架(4)枢接的那组对边内侧面的中上部分别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睡篮框架(20)的支座(30);所述第一框架(3)中远离所述睡篮(2)的底部设有可折叠前车轮(5);所述第二框架(4)中远离所述睡篮(2)的底部设有可折叠后车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3)包括第一U型管件(31)、第二U型管件(32)和将所述第一U型管件(31)和所述第二U型管件(32)端部分别连接的第一连接杆(33);所述第一连接杆(33)的两端与所述第一U型管件(31)的端部和所述第二U型管件(32)的端部均为伸缩连接;所述第一U型管件(31)两端部的外侧面上设有关于所述第一U型管件(31)中心轴对称的第一卡销(34);所述第二U型管件(32)两端部的外侧面上设有关于所述第二U型管件(32)中心轴对称的第二卡销(35);所述第一连接杆(33)的中心为所述第一框架(3)中与所述第二框架(4)枢接的那组对边的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3)上设有第一外卡槽(37)、第一内卡槽(36)、第二外卡槽(39)和第二内卡槽(38);所述第一外卡槽(37)与所述第二外卡槽(39)关于所述第一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熠
申请(专利权)人:崔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