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模上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9571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合模上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合模上料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适用多种型号的吹盘,可应对多料件吹盘自动化供料的机构,通过上料机构、下料机构与取料机构配合使用,可实现空料盘的自动收集,增加换料周期,减小换料导致的时间浪费,可大大缩减吹盘上料的时间,提高工作速度,提升产能,增加换料周期上料模组分上料盘和下料盘,大大降低换料盘对产能的影响,分工位操作,来实现产能的提高。

Clamp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ould clamping and charging, in particular to a clamping and feed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can be used for various types of blows, which can be used for the automatic feeding mechanism of the multi material blower. Through the use of the feeding mechanism, the feeding mechanism and the feeding mechanism, it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collection of the blanking disc, increase the feeding cycle and reduce the time waste caused by the changing of the material, and can greatly reduce the time of the material on the blower, and improve the working time. Speed, increase production capacity, increase the feeding module on the feeding module on the feed plate and the lower feed plate, greatly reducing the effect of the feed plate on the capacity,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station to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合模上料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合模上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合模上料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模具上料分为两种:直接注塑成型:上下模合模后,用注塑枪向模具中注入熔融的液体,待注满后,取出注射枪,冷却后打开模具,取出产品,采用直接注塑成型局限性太大,对由不同材质组成的产品无法使用;人工装料:因模具产品对精度要求比较高,一般对其半成品上料都采用人工的方式,因人的灵活性,可进行高精度组装,纯手工上料,人工成本高,良率低,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度高、人工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的合模上料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合模上料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上下料单元、移料单元、合模单元以及出料单元,所述上下料单元、合模单元依次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移料单元设置在所述上下料单元上方,所述出料单元设置在所述合模单元上;所述上下料单元包括上料机构、下料机构以及取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设置在所述下料机构一侧,且与下料机构结构相同,所述取料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上方,所述取料机构带动装有吹盘的料盘从上料机构运载至下料机构;所述移料单元包括第一移料组件、第二移料组件以及设置有吹盘治具的载料台,所述第一移料组件设置在两轴模组上,所述第二移料组件设置在三轴模组上,所述载料台设置在第一移料组件与第二移料组件之间;所述合模单元包括旋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带压合工件的载具,所述转盘一侧设有压合架,所述压合架上设置有合模机构,所述合模机构摄制组在所述载具的上方,所述转盘底部设有顶升架,所述顶升架与所述载具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与将所述顶升架顶起的固定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料台包括定位台上,所述定位台设有定位治具,所述定位台上还设有多个定位组件,多个定位组件设置在同一圆周上,所述定位治具设置在所述圆周的圆心上,所述定位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带动定位组件沿所述圆周径向运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载料部件,所述载料部件上堆叠有多个装有吹盘的料盘;第一动力部件,所述第一动力部件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动力部件与所述载料部件连接,所述第一动力部件带动载料部件在固定板上做升降运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移料组件包括取料板,所述取料板上设有滑台气缸,所述滑台气缸的工作台固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取料抓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移料组件包括移料架,所述移料架上设有旋转头,所述旋转头与转台连接,所述转台与移料抓手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升架包括顶升板以及多个顶杆,所述顶杆一端与所述顶升板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载具底部的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转盘上的与所述顶杆相匹配的导套上,所述顶杆穿设在所述导套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架包括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一顶升部,所述顶升部与所述顶升架配合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升部包括一略高于所述固定板的平面,所述平面两端通过弧面与所述固定板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料机构包括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与运载架连接,所述运载架与第二动力部件连接,所述第二动力部件带动运载架在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之间做往复运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部件包括两夹爪,所述夹爪对称设置在运载架上;第三动力部件,所述第三动力部件带动两夹爪在运载架上做相对运动。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料单元可适用多种型号的吹盘,可应对多料件吹盘自动化供料的机构,通过上料机构、下料机构与取料机构配合使用,可实现空料盘的自动收集,增加换料周期,减小换料导致的时间浪费,可大大缩减吹盘上料的时间,提高工作速度,提升产能,增加换料周期上料模组分上料盘和下料盘,大大降低换料盘对产能的影响;移料单元上的实现第一移料机构和第二移料机构同步移动,可以提高移料速度,提高工作效率,成本低,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定位组件,可根据工件的大小调节活动定位组件活动内径,适用于各种型号的工件,稳固性更强,同时减少人力资源和电力的浪费,更加安全环保;同时使得产品定位准确,实现精密定位,减少定位所存在的误差,加工工件的精度;转盘运转进行作业,减少了每个制品的作业时间,同时可在压合过程中可以持续供料预备,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而后合模机构进行合模操作,使得载具图转盘完全脱离转盘进行合模操作,旋转同时实现载具转盘分离,可完全避免转盘因受力变形导致的设备异常,提高了合模的稳定性,使用寿命延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合模上料机结构示意图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合模上料机结构示意图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料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取料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移料单元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移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取料抓手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移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合模单元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合模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顶升架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架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载料台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载料台爆炸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的定位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的导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机架、20-上下料单元、21-料盘、22-上料机构、221-上料挡片、222-导向部件、223-第二导杆、224-料口架、225-载料部件、226-第一固定板、23-下料机构、24-取料机构、241-夹爪、242-运载架、243-夹盒板、244-夹持气缸、245-第一取料气缸、246-行程开关、30-移料单元、311-第一CCD相机、32-两轴模组、33-三轴模组、331-第二CCD相机、34-第二移料机构、341-移料架、342-旋转头、343-转台、344-移料抓手、345-第三导杆、35-第一移料机构、351-滑台气缸、352-取料板、353-支撑板、354-取料支架、355-第二取料气缸、356-卡爪支架、357-取料卡爪、358-取料滑轨、359-取料滑块、40-合模单元、42-转盘、421-载具、422-合模杆、43-顶升板、431-第一顶杆、432-升降板、433-导套、434-顶升块、44-合模板、441-合模气缸、442-夹爪气缸、443-合模支架、444-安装板、445-取料夹爪、446-横移气缸、45-第二固定板、451-顶升动力部件、452-平面、453-弧面、454-第四导杆、46-压合架、461-槽型定位开关462-合模挡片、50-出料单元、60-载料台、61-定位台、611-第二顶杆、62-定位治具、63-定位组件、631-滑块、632-安装架、633-卡爪、635-第一导杆、636-限位块、64-双轴电机、641-电机座、642-挡片、65-导轮、651-弧形导槽、652-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参阅图1,图2,一种合模上料机,包括机架10,所述机架10上设有上下料单元20、移料单元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合模上料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模上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上下料单元、移料单元、合模单元以及出料单元,所述上下料单元、合模单元依次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移料单元设置在所述上下料单元上方,所述出料单元设置在所述合模单元上;所述上下料单元包括上料机构、下料机构以及取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设置在所述下料机构一侧,且与下料机构结构相同,所述取料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上方,所述取料机构带动装有吹盘的料盘从上料机构运载至下料机构;所述移料单元包括第一移料组件、第二移料组件以及设置有吹盘治具的载料台,所述第一移料组件设置在两轴模组上,所述第二移料组件设置在三轴模组上,所述载料台设置在第一移料组件与第二移料组件之间;所述合模单元包括旋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带压合工件的载具,所述转盘一侧设有压合架,所述压合架上设置有合模机构,所述合模机构摄制组在所述载具的上方,所述转盘底部设有顶升架,所述顶升架与所述载具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与将所述顶升架顶起的固定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模上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上下料单元、移料单元、合模单元以及出料单元,所述上下料单元、合模单元依次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移料单元设置在所述上下料单元上方,所述出料单元设置在所述合模单元上;所述上下料单元包括上料机构、下料机构以及取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设置在所述下料机构一侧,且与下料机构结构相同,所述取料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上方,所述取料机构带动装有吹盘的料盘从上料机构运载至下料机构;所述移料单元包括第一移料组件、第二移料组件以及设置有吹盘治具的载料台,所述第一移料组件设置在两轴模组上,所述第二移料组件设置在三轴模组上,所述载料台设置在第一移料组件与第二移料组件之间;所述合模单元包括旋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带压合工件的载具,所述转盘一侧设有压合架,所述压合架上设置有合模机构,所述合模机构摄制组在所述载具的上方,所述转盘底部设有顶升架,所述顶升架与所述载具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与将所述顶升架顶起的固定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模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台包括定位台上,所述定位台设有定位治具,所述定位台上还设有多个定位组件,多个定位组件设置在同一圆周上,所述定位治具设置在所述圆周的圆心上,所述定位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带动定位组件沿所述圆周径向运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模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载料部件,所述载料部件上堆叠有多个装有吹盘的料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二龙宋承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杰锐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