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Co改性的NiAl-Cr(Mo)双相共晶金属间化合物。
技术介绍
目前,在动力、石化、运输、特别是航空及航天等工业领域,应用在600。C以上 的金属结构材料通常为镍基、铁基和钴基高温合金。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密度(一般 在8.0g/c7^以上),所制成的构件和设备重量大,为了减轻结构重量,提高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必须开发低密度、高比强的新型高温合金以适应相关工业领域未来发 展的需要。更为迫切的是目前以Ni基、Co基为代表的高温合金由于受到熔点的限制,已接近其使用的极限温度。即使是加入了大量贵金属的三代高温合金单晶,其使用温 度也不超过uocrc。为满足新一代燃气涡轮发动机的需求,急需开发承温能力为 115(TC的高温结构材料。B2结构长程有序NiAl的熔点高达1638°C,比镍基高温合金高300~350°C, 使用温度可望达到125CTC;其密度5.86g/c^仅为镍基高温合金的2/3,合金化 后的密度为6.0g/c7^左右,从而可有效地提高比强度,降低工件重量;NiAl的导热 率大,为一般镍基高温合金的4 8倍,可使得热端部件的温度梯度减小,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Co改性的NiAl-Cr(Mo)双相共晶金属间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间化合物由纯度99.999%的镍(Ni)、纯度99.999%的铝(Al)、纯度99.999%的铬(Cr)、纯度99.999%的钼(Mo)以及纯度99.999%的钴(Co)组成,成分范围为33at%的Ni,30at%的Cr,4at%的Mo,1~16at%的Co和余量的Al。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惠彬,孙跃军,李世超,汤林志,张志刚,刘先斌,宫声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