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压机余热利用的除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9157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空压机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空压机余热利用的除尘结构,包括筒体,筒体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回收管的连接头,筒体内设有筛网,筒体上位于筛网靠近连接头的一侧设有吹风管,筒体上位于筛网远离连接头的一侧侧壁上连通有除尘管;除尘管的管壁上连通有吸气装置,除尘管的活动端连接有收集装置;筒体远离连接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封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空压机余热利用的除尘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空压机余热进行利用除尘时,清理大颗粒粉尘操作繁琐、清除不彻底的技术问题。

Dedusting structure based on waste heat utilization of air compressor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ste heat recovery in air compressor, and discloses a dust remova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waste heat utilization of air compressor, including a tube body, one end of the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head for connecting a recycling pipe, a screen is provided in the barrel body, and a side of a sieve is located near the connecting head, and the barrel is located on the screen. A dust collector is connected to one side of the side wall far away from the connecting head; a suction device is connected to the wall of the dust collector, and the movable end of the dust collector is connected with a collecting device; the cylinder is detachable from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head and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ust remova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waste heat utilization of the air compressor, which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operation of the large particle dust is tedious and the cleaning is not thorough when the residual heat of the air compressor is used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空压机余热利用的除尘结构
本技术属于空压机余热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空压机余热利用的除尘结构。
技术介绍
空压机即为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在工厂的气动阀门、气流粉碎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空压机在运行的过程中,有噪声大、产生的热量多等特点。其中,对于空压机产生的大量热量,若直接排出会导致浪费,而且会升高车间的温度,造成工人的操作环境恶劣。为此,在实际生产作业中,通常都会通过气体载体的方式将空压机运行产生的热量进行利用,即外界的空气进入至空压机房内,温度升高,再通过接有负压装置的回收管将高温的气体回收、利用。然而,车间内的空气中通常都会含有粉尘,尤其是在一些粉末冶金的生产车间中,大量的粉尘直接进入至回收管内后会在管内积压,甚至堵塞管道,也会进入吸风装置中,损坏其中的一些器件。为此,技术人员通常会于回收管内设置筛网,用以过滤到粉尘。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粉尘都是微小的颗粒,为此,筛网的网孔也会设置得比较小。然而,生产车间内也会有少量的大颗粒粉尘,这些粉尘在负压作用下亦会进入至回收管内,但由于体积尺寸较大,无法通过筛网,因此这些粉尘便会挤压在筛网处,或者卡在筛孔中,时间长久后会影响空气的流通。为了解决该问题,技术人员通常将筛网设置成可拆卸式的,大颗粒粉尘积压至一定程度后,便从回收管的管口处将筛网取出,在取出的过程中,将积压的大颗粒粉尘推出至回收管外,再将卡在筛孔内的大颗粒粉尘人工抖落、取下。上述清理大颗粒粉尘的操作需要将筛网取下,再人工取下大颗粒粉尘,操作繁琐,而且利用筛网取出的过程中将粉尘推出,粉尘容易卡在筛网与回收管的管壁之间,导致筛网难以前行,而且大颗粒粉尘也容易清除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基于空压机余热利用的除尘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空压机余热进行利用除尘时,清理大颗粒粉尘操作繁琐、清除不彻底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基础方案:基于空压机余热利用的除尘结构,包括筒体,筒体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回收管的连接头,筒体内设有筛网,筒体上位于筛网靠近连接头的一侧设有吹风管,筒体上位于筛网远离连接头的一侧侧壁上连通有除尘管;除尘管的管壁上连通有吸气装置,除尘管的活动端连接有收集装置;筒体远离连接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封盖。采用本方案中的基于空压机余热利用的除尘结构,筒体是整个除尘结构的主体,其通过连接头与余热利用的回收管连接。筒体内的筛网用于对高温空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而吹风管可以在对大颗粒粉尘进行清除时,对大颗粒粉尘用力,便于使卡于筛孔内的大颗粒粉尘与筛网脱离,并随积压在筛网一侧的大颗粒粉尘一同进入至除尘管,最后进入至收集装置中收集。第一封盖用于在清除大颗粒粉尘时封堵筒体的端部,避免大颗粒粉尘通过该端部随意进入至空气中。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及技术效果在于:需要清除大颗粒粉尘时,将筒体的端部用第一封盖封堵住,通过向吹风管内鼓入气体,与吸气装置的作用相互配合,对大颗粒粉尘产生作用力,大颗粒粉尘则随着气流进入至除尘管内,进入除尘管内的大颗粒粉尘在惯性作用下会顺沿着除尘管一直向前进,最后进入至收集装置内收集。本技术在清除大颗粒粉尘时,无需将筛网拆卸取出,再人工地将卡入筛孔内的大颗粒粉尘取下,也无需通过筛网取出的过程中将积压的大颗粒粉尘推出而导致大颗粒粉尘将筛网卡住,清除不彻底。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操作简单,对大颗粒粉尘的清除彻底,清除效果好。以下是基于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优选方案一:基于基础方案,所述吹风管设于筒体的管壁上。此种设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优选方案二:基于基础方案,所述连接头的活动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封盖,所述吹风管设于第二封盖的中部。进行正常的余热回收利用时,将第二封盖拆卸,将筒体通过连接头与回收管连通;进行大颗粒粉尘清除时,将筒体拆卸,并将第二封盖密封上,通过向吹风管内鼓入气体,进行大颗粒粉尘清除。此种设置方式可使吹风管正对筛网,对筛网上的大颗粒粉尘正面用力,便于使大颗粒粉尘与筛网脱离。优选方案三:基于基础方案,所述筒体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筒体位于筛网靠近连接头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开口,开口内设有可将开口封堵的插板,插板与开口滑动配合,开口的内侧端部延伸至筒体内部、且可将筒体隔断;插板为中空,所述吹风管设于插板靠近筛网的一侧,且吹风管嵌设于插板的内部,吹风管的两端分别与筒体和插板内腔连通;插板的外侧端部设有吹风口,吹风口处设有第三封盖。需要清除大颗粒粉尘时,打开第三封盖,通过吹风口向插板内部鼓入气体,该气体通过吹风管朝向筛网吹出,对筛网上的大颗粒粉尘以及积压在筛网一侧的大颗粒粉尘形成作用力,从而实现大颗粒粉尘的清除。当需要正常回收余热时,则可将插板向外抽出,以不脱离筒体为准,使筒体两端贯通,按照正常流程进行余热回收利用。采用本方案进行大颗粒粉尘清除时,无需将筒体拆卸,操作简单,且吹风管可正对筛网,对筛网上的大颗粒粉尘正面用力,便于使大颗粒粉尘与筛网脱离。优选方案四:基于优选方案三,所述插板的内侧端部朝向连接头和筛网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块。插板向外抽出时,该限位块可对插板进行限位,避免插板全部滑出至筒体外,而导致筒体通过开口与外界连通。优选方案五:基于上述方案的任何一项,所述除尘管靠近筛网的一侧与筒体弧形过渡。便于带有大颗粒粉尘的气体进入至除尘管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基于空压机余热利用的除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基于空压机余热利用的除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基于空压机余热利用的除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收集装置1、除尘管2、吸气装置3、吹风管4、连接头5、筛网6、筒体7、第一封盖8、第二封盖9、第三封盖10、插板11、限位块12。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基于空压机余热利用的除尘结构,包括筒体7,筒体7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头5,连接头5用于筒体7与回收管的连接。筒体7内设有筛网6,筒体7上位于筛网6靠近连接头5的一侧设有吹风管4,吹风管4设于筒体7的侧壁上。筒体7上位于筛网6远离连接头5的一侧侧壁上连通有除尘管2,除尘管2靠近筛网6的一侧与筒体7弧形过渡;除尘管2的管壁上连通有吸气装置3,除尘管2的活动端连接有收集装置1;筒体7远离连接头5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封盖8。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需要进行余热回收利用时,打开第一封盖8,关闭吸气装置3,封闭吹风管4,即可按照正常的余热回收利用流程进行。当需要进行大颗粒粉尘清除时,关闭第一封盖8,开启吸气装置3,通过吹风管4向筒体7内鼓入气体,大颗粒粉尘即在气流的作用下进入至收集装置1内收集。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基于空压机余热利用的除尘结构,包括筒体7,筒体7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头5,连接头5用于筒体7与回收管的连接,连接头5的活动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封盖9,吹风管4设于第二封盖9的中部。筒体7内设有筛网6,筒体7上位于筛网6远离连接头5的一侧侧壁上连通有除尘管2,除尘管2靠近筛网6的一侧与筒体7弧形过渡;除尘管2的管壁上连通有吸气装置3,除尘管2的活动端连接有收集装置1;筒体7远离连接头5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封盖8。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基于空压机余热利用的除尘结构

【技术保护点】
基于空压机余热利用的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筒体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回收管的连接头,筒体内设有筛网,筒体上位于筛网靠近连接头的一侧设有吹风管,筒体上位于筛网远离连接头的一侧侧壁上连通有除尘管;除尘管的管壁上连通有吸气装置,除尘管的活动端连接有收集装置;筒体远离连接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封盖。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空压机余热利用的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筒体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回收管的连接头,筒体内设有筛网,筒体上位于筛网靠近连接头的一侧设有吹风管,筒体上位于筛网远离连接头的一侧侧壁上连通有除尘管;除尘管的管壁上连通有吸气装置,除尘管的活动端连接有收集装置;筒体远离连接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封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压机余热利用的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管设于筒体的管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压机余热利用的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的活动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封盖,所述吹风管设于第二封盖的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压机余热利用的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于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温博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