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祖耀专利>正文

一种以寒温并存为依据的复方冻疮散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906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寒温并存为依据的复方冻疮散,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桂枝40‑60份、制附子12‑18份、荆芥10‑20份、路路通12‑18份、当归10‑18份、川芎8‑15份、制吴萸8‑15份和玄明粉60‑8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依据“寒温并存”的冻疮发病机理,配方中,寒温并用,突破以往冻疮外用药单用辛温通络之品的局限,相反相成,临床试验证明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冻疮制剂。

Compound frozen chili powder based on coexistence of cold and temperature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use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pound chilblain powder which is based on the coexistence of cold and temperature,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weight components: 40 cinnamon branches, 60 copies of Radix aconitas, 18 parts of the aconitas, 20 copies of, 18 of road Tong 12, 18 of Chinese angelica, 15 of Chuanxiong 8. The invention is based on the mechanism of cold temperature coexistence, in formula, cold temperature and use, to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the previous frostbite drug used in the cold and dredge collaterals. The clinical trial proves that the effect is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frostbite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寒温并存为依据的复方冻疮散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尤其涉及一种以寒温并存为依据的复方冻疮散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冻疮常见于冬季,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病程缓慢,气候转暖后自愈,易复发。寒冷是冻疮发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原因是冻疮患者的皮肤在遇到寒冷(气温10℃以下)、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久之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病。此外,患者自身的皮肤湿度、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等因素也可能参与发病。缺乏运动、手足多汗潮湿、鞋袜过紧及长期户外低温下工作等因素均可致使冻疮的发生。冻疮好发于初冬、早春季节,以儿童、妇女和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多见,这些患者常伴有肢体末端冰凉、皮肤发绀、手足多汗等表现。皮损好发于手指、手背、面部、耳郭、足趾、足缘、足跟等处,常两侧分布。常见损害为局限性淤血性暗紫红色隆起的疼痛性红斑,境界不清,边缘呈鲜红色,表面紧张有光泽,质柔软,局部有压疼痛,遇热后痒感明显,胀痛加剧。严重者可起水疱、溃烂,疼痛加重,可继发感染。愈后存留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1、口服烟酰胺、硝苯地平等血管扩张剂。或将丹参(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和溶血栓等作用。2、可用氦-氖激光和红外线照射,或作激光穴位照射(足三里、复溜等)后,对冻疮局部行散焦普遍照射。未破溃者可外用复方肝素软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维生素E软膏等。可用桂附煎药液浸泡患处,每日3次,每次20~30分钟,边浸边用药渣揉搓患处。(方药组成为:桂枝、红花、附子、紫苏叶、荆芥各20g,加水3000ml,煎沸,稍冷后用。已破溃者外用5%硼酸软膏、1%红霉素软膏等)。也有采用中药方法治疗的方法,但是以上治疗方均法存在治疗效果不佳、容易复发的缺点,故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寒温并存为依据的复方冻疮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以寒温并存为依据的复方冻疮散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以寒温并存为依据的复方冻疮散,包括以下成分:桂枝、制附子、荆芥、路路通、当归、川芎、制吴萸和玄明粉。一种以寒温并存为依据的复方冻疮散,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桂枝40-60份、制附子12-18份、荆芥10-20份、路路通12-18份、当归10-18份、川芎8-15份、制吴萸8-15份和玄明粉60-85份。一种以寒温并存为依据的复方冻疮散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先将桂枝、制附子、荆芥、路路通、当归、川芎和制吴萸分别干燥,使其干燥度达≥95%;分别用铁船或中药粉碎机粉碎成粗末,过30目筛;B、然后将各种药末与玄明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得到复方中药散剂;C、将复方中药散剂装入塑料袋或瓷瓶密封贮藏;保存环境要求:温度≤20℃,湿度≤75%。所述的桂枝、制附子、荆芥、路路通和制吴萸采用烘干或炒制的方式干燥。优选的,所述的步骤A中,当归、川芎含有挥发油,不宜烘干或炒制,用包药纸包好放置石灰缸内一周,取出就可达到干燥效果,粉碎即可。优选的,所述的步骤C中,复方中药散剂可以放石灰缸或冰箱低温干燥保存。优选的,临用时将40g散剂分别装入塑料小封袋中备用。一种以寒温并存为依据的复方冻疮散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患者用时将40g复方冻疮散倒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加开水1000ml冲泡取药液,先在热气上熏蒸,待水温降到40-45℃时,即可浸泡双手,轻柔活动按摩双手,每次熏洗15-25min,擦干;每天熏洗2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根据专利技术人多年的临床经验:冻疮形成原因,主要由于患者元气虚弱,心气布达气血功能减退,四肢末梢失于温煦,平时往往手足不温或冰冷,加于寒湿侵袭,血脉收缩,气血受阻运行不畅,甚至闭塞不通(微循环障碍或微血栓形成),血脉及末梢组织失养受损而发生冻疮(红肿、疼痛、起泡、溃烂)。同时,冻疮肿胀之处尚存在蕴热,所谓“披坚之处必有伏阳”,冻疮遇热会出现瘙痒难受、肿胀与病情加重,即是明证。既往皆认为冻疮为寒邪引起,所以均单用辣椒水及辛温通络的中药外用治疗冻疮,实际临床疗效欠佳。经专利技术人改进,在辛温的中药中加入咸寒的玄明粉,采用寒温并用后,临床疗效得到明显提高,充分显示冻疮的形成与发展确实是寒温并存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方冻疮散,主要由桂枝、制附子、荆芥、路路通、制吴萸、当归、川芎、玄明粉等药物组成,桂枝辛、温,擅长温经散寒通络;附子辛、甘、大热,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吴茱萸辛、苦、热,温阳散寒止痛;荆芥、路路通辛、微温,具有祛风散寒通络;当归、川芎辛、甘苦、温,具有养血活血散寒通络;玄明粉咸、苦,寒,具有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的作用。此方在辛温通络的中药中导入咸寒软坚的玄明粉,寒、温并用,相反相成,使活血散瘀、通络消肿的作用明显增强。诸药合用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软坚散结、清热消肿的功效。它突破以往冻疮外用药单用辛温通络之品的局限,更有利于药物吸收,增强散寒、活血药物的作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依据“寒温并存”的冻疮发病机理,配方中,寒温并用,突破以往冻疮外用药单用辛温通络之品的局限,相反相成,临床试验证明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冻疮制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以寒温并存为依据的复方冻疮散,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桂枝50份、制附子15份、荆芥15份、路路通15份、当归15份、川芎10份、制吴萸10份和玄明粉70份。一种以寒温并存为依据的复方冻疮散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先将桂枝、制附子、荆芥、路路通、当归、川芎和制吴萸分别干燥,使其干燥度达≥95%;分别用铁船或中药粉碎机粉碎成粗末,过30目筛;B、然后将各种药末与玄明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得到复方中药散剂;C、将复方中药散剂装入塑料袋或瓷瓶密封贮藏;保存环境要求:温度≤20℃,湿度≤75%。所述的桂枝、制附子、荆芥、路路通和制吴萸采用烘干或炒制的方式干燥。所述的步骤A中,当归、川芎含有挥发油,不宜烘干或炒制,用包药纸包好放置石灰缸内一周,取出就可达到干燥效果,粉碎即可。所述的步骤C中,复方中药散剂可以放石灰缸低温干燥保存。临用时将40g散剂分别装入塑料小封袋中备用。一种以寒温并存为依据的复方冻疮散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患者用时将40g复方冻疮散倒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加开水1000ml冲泡取药液,先在热气上熏蒸,待水温降到42℃时,即可浸泡双手,轻柔活动按摩双手,每次熏洗20min,擦干;每天熏洗2次。实施例2:一种以寒温并存为依据的复方冻疮散,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桂枝40份、制附子18份、荆芥10份、路路通18份、当归10份、川芎15份、制吴萸8份和玄明粉85份。一种以寒温并存为依据的复方冻疮散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先将桂枝、制附子、荆芥、路路通、当归、川芎和制吴萸分别干燥,使其干燥度达≥95%;分别用铁船或中药粉碎机粉碎成粗末,过30目筛;B、然后将各种药末与玄明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得到复方中药散剂;C、将复方中药散剂装入塑料袋或瓷瓶密封贮藏;保存环境要求:温度≤20℃,湿度≤75%。所述的桂枝、制附子、荆芥、路路通和制吴萸采用烘干或炒制的方式干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寒温并存为依据的复方冻疮散,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桂枝、制附子、荆芥、路路通、当归、川芎、制吴萸和玄明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寒温并存为依据的复方冻疮散,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桂枝、制附子、荆芥、路路通、当归、川芎、制吴萸和玄明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寒温并存为依据的复方冻疮散,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桂枝40-60份、制附子12-18份、荆芥10-20份、路路通12-18份、当归10-18份、川芎8-15份、制吴萸8-15份和玄明粉60-85份。3.一种以寒温并存为依据的复方冻疮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先将桂枝、制附子、荆芥、路路通、当归、川芎和制吴萸分别干燥,使其干燥度达≥95%;分别用铁船或中药粉碎机粉碎成粗末,过30目筛;B、然后将各种药末与玄明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得到复方中药散剂;C、将复方中药散剂装入塑料袋或瓷瓶密封贮藏;保存环境要求:温度≤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祖耀程钊
申请(专利权)人:程祖耀程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