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591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研发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成:枇杷10‑50份、黄连5‑30份、甘草5‑40份、芡实3‑30份、茯苓5‑30份、吴茱萸3‑40份、白术5‑35份、忍冬藤5‑30份和延胡索5‑4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配制简单,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安全性好,具有治疗咳嗽的作用,尤其是治疗干性咳嗽效果显著。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for the treatment of coughing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in particular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coughing.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cough, by weight made the follow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aw materials: 10 loquat 50 copies, 30 copies, 5 Coptis licorice 5 40 copies, 30 copies, 3 foxnut Fuling 5 30, Wu Zhuyu 3 40 copies, 35 copies, 5 Atractylodes honeysuckle 5 30 and 5 40 corydali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preparation, remarkable curative effect, little side effect and good safety, and has the effect of treating cough, especially the treatment of dry cou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研发
,具体的是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通过咳嗽反射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进入气道的异物。但咳嗽也有不利的一面,剧烈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如长期,频繁,剧烈咳嗽影响工作,休息,甚至引起喉痛,音哑和呼吸肌痛,则属病理现象。通常人们一般都是采用服用化学药品进行治疗,但是,用现有化学药品治疗咳嗽却不尽如人意,且服用化学药品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中国的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药以其安全、副作用少,对胃肠道无损伤和对肝肾刺激小的优点,深受广大患者的青睐。因此,研究中药产品用来治疗各种疾病一直都是药物研究开发领域的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即对预防和治疗咳嗽有优异效果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解决治疗咳嗽长期服用化学药物的现状,减少患者的安全风险和副作用的产生。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组成:枇杷10-50份、黄连5-30份、甘草5-40份、芡实3-30份、茯苓5-30份、吴茱萸3-40份、白术5-35份、忍冬藤5-30份和延胡索5-40份。作为优选,所述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组成:枇杷20-40份、黄连10-20份、甘草10-20份、芡实3-20份、茯苓5-20份、吴茱萸5-20份、白术5-25份、忍冬藤10-20份和延胡索10-20份。作为优选,所述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组成:枇杷30份、黄连15份、甘草10份、芡实10份、茯苓10份、吴茱萸10份、白术10份、忍冬藤10份和延胡索10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药物,其中包括上述中药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作为优选,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为淀粉、蔗糖、糊精、乳糖微粉、硅胶、阿斯巴甜、甘露醇、苯甲酸钠、蔗糖和蜂蜜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优选,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汤剂、散剂、颗粒剂或片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各中药原料间搭配合理,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具有治疗咳嗽的作用,尤其是治疗干性咳嗽效果显著。(2)本专利技术组合物采用中草原料制成,毒副作用小,安全性好,且致病菌不易产生耐药性。(3)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加工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易于大规模推广和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中草药按药典规定药用部位。实施例1:中药汤剂的制备及临床效果将下列组分按重量配比份计:枇杷1000g、黄连500g、甘草500g、芡实300g、茯苓500g、吴茱萸300g、白术500g、忍冬藤500g和延胡索500g。该中药组合物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上述几种中药原料,干燥后加8倍量水,以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2.5h,过滤弃去药渣,即得中药汤剂。于咳嗽多发季节,将本实施例所得汤剂用于临床,共计统计200例。其中100例提前服用该汤剂,每日服用3次,每次100mL,服用1天,对照100例为未服用任何药物,结果表明,服用汤剂的100例中只有3例患咳嗽,而另外100例没有服用该汤剂中有85例患咳嗽。可见,咳嗽流行季节,提前服用该汤剂可以有效预防咳嗽发生。实施例2:中药散剂的制备及临床效果将下列组分按重量配比份计:枇杷5000g、黄连3000g、甘草4000g、芡实3000g、茯苓3000g、吴茱萸4000g、白术3500g、忍冬藤3000g和延胡索4000g。该中药组合物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上述几种中药原料,在常温下阴干;(2)加药材量10倍量的水,β-环糊精50g,加热提取3次,每次提取1.5h,然后过滤,得滤液;(3)滤液经减压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干燥,粉碎,得细粉;(4)将上述细粉,混合均匀,即得该中药散剂。在临床试验中,将本实施例所得中药散剂用于患者治疗咳嗽,每天服用3次,每次20g,服用2天,共统计100例,其中85例患者咳嗽基本痊愈。实施例3:中药颗粒剂的制备及临床效果将下列组分按重量配比份计:枇杷3000g、黄连2000g、甘草2000g、芡实2500g、茯苓2000g、吴茱萸3000g、白术2500g、忍冬藤2000g和延胡索2500g。该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取上述几种中药原料,在常温下阴干;(2)加药材量11倍量的水,加热提取2次,每次1.5小时,然后过滤,得滤液;(3)滤液经减压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10-1.25的稠膏,干燥,粉碎,得细粉;(4)按重量份称取混合细粉1份,蔗糖4份,糊精3份,混匀,制粒,60-70℃干燥,过筛,即得该中药颗粒剂。在临床试验中,将本实施例所得中药颗粒剂用于患者治疗咳嗽,每天服用3次,每次30g,服用3天,共统计100例,其中89例患者咳嗽基本痊愈。实施例4:中药片剂的制备及临床效果将下列组分按重量配比份计:枇杷3000g、黄连2000g、甘草1500g、芡实2000g、茯苓2000g、吴茱萸2500g、白术2500g、忍冬藤1500g和延胡索3000g。该中药组合物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取上述几种中药原料,在常温下阴干;(2)加药材量10倍量的水,加热提取3次,每次2小时,然后过滤,得滤液;(3)滤液经减压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10-1.25的稠膏,干燥,粉碎,得细粉;(4)按重量份称取混合细粉1份,乳糖微粉2份,苯甲酸钠1份,混匀,压片,60-70℃干燥,过筛,即得该中药片剂。在临床试验中,将本实施例所得中药颗粒剂用于患者治疗咳嗽,每天服用3次,每次10g,服用3天,共统计100例,其中96例患者咳嗽基本痊愈。前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组成:枇杷10‑50份、黄连5‑30份、甘草5‑40份、芡实3‑30份、茯苓5‑30份、吴茱萸3‑40份、白术5‑35份、忍冬藤5‑30份和延胡索5‑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组成:枇杷10-50份、黄连5-30份、甘草5-40份、芡实3-30份、茯苓5-30份、吴茱萸3-40份、白术5-35份、忍冬藤5-30份和延胡索5-4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组成:枇杷20-40份、黄连10-20份、甘草10-20份、芡实3-20份、茯苓5-20份、吴茱萸5-20份、白术5-25份、忍冬藤10-20份和延胡索10-2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扶胜兰刘红云程琴李淑梅董丽平信龙飞金明慧刘书含张艳玲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农林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