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直肠充气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90585 阅读:1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肠充气棒,包括棒体、可充气膜、手柄、气管、气阀和限位环;棒体具有可塑性,其内设空腔;棒体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手柄设于棒体开口端;气管一端连接棒体的开口端,另一端穿过手柄延伸至手柄外端头;手柄上设有控制气管开和闭的气阀;棒体上设有若干与其内空腔连通的充气孔,棒体外包覆可充气膜,可充气膜的两端和棒体的两端密封连接;限位环套于可充气膜外。在子宫颈癌患者的放射治疗中,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放入直肠,通过充气使直肠充盈,可减少直肠的受照体积,从而减少对患者正常直肠的伤害。

A kind of rectum inflatable ro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ctum inflatable rod, which includes a rod, an inflatable film, a handle, a trachea, a gas valve and a limiting ring. The rod has a plasticity and a cavity in it; one end of the rod is closed and the other is open; the handle is placed on the opening end of the rod body; one end of the pipe is connected to the opening end of the rod body and the other end extends through the handle to extend to the open end. The outer end of the handle is provided with a valve to control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trachea; the rod is equipped with a number of hole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cavity, and the rod is coated with an inflatable membrane. The two ends of the inflatable membrane are sealed with the ends of the rod and the limit ring is set outside the inflatable membrane. In the radio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the utility model is placed in the rectum, filling the rectum through inflating, reducing the volume of the rectum, and reducing the injury to the normal rect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肠充气棒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直肠充气棒。
技术介绍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是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的常见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世界上每年都会增加50万左右的子宫颈癌新发病例,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5%,其中80%的子宫颈癌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全世界每年死于子宫颈癌的患者约20万人。手术治疗及放射治疗在子宫颈癌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约80%的子宫颈癌患者需要进行放射治疗。目前子宫颈癌术后治疗失败的原因主要有阴道残端复发,术后的放射治疗非常重要,它可以明显降低复发率,提高局部控制率。子宫颈癌的放射治疗包括盆腔外照射及后装治疗,其中盆腔外照射是建立在影像学的基础上,根据定位CT的影像勾画出阴道残端位置,从而确定照射范围。但是单纯从影像学上,术后的阴道残端有时难以确定,原因有多方面。如果做定位CT时,加用一种辅助的阴道残端显示标记,将大大的提高阴道残端的显示率,从而提高阴道残端靶区勾画的准确性。由于直肠前壁与阴道后壁相临的生理结构特点,对于肿瘤侵犯阴道后壁的子宫颈癌患者,临床靶区勾画时,通常将一部份正常直肠包括在靶区内,加之患者放疗时直肠每次的充盈度不一致,导致直肠的受照体积远大于靶区内的直肠体积。这也是导致子宫颈癌临床放射治疗时常伴有放射性直肠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肠充气棒,在子宫颈癌患者的放射治疗中用于使直肠充盈,以减少直肠的受照体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肠充气棒,包括棒体、可充气膜、手柄、气管、气阀和限位环;棒体具有可塑性,其内设空腔;棒体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手柄设于棒体开口端;气管一端连接棒体的开口端,另一端穿过手柄延伸至手柄外端头;手柄上设有控制气管开和闭的气阀;棒体上设有若干与其内空腔连通的充气孔,棒体外包覆可充气膜,可充气膜的两端和棒体的两端密封连接;限位环套于可充气膜外。进一步的,棒体的材质为医疗橡胶。进一步的,可充气膜的材质为医疗橡胶。进一步的,限位环的材质为医疗塑料。进一步的,限位环为环型卡扣。作为优选,充气孔数量为4~12。作为优选,充气孔均匀分布于棒体两侧,且所有充气孔距离棒体封闭端距离不超过l,其中,l=a*L,L表示棒体长度,a在1/3~1/2范围取值。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在子宫颈癌患者的放射治疗中,将本技术放入直肠,通过充气使直肠充盈,可减少直肠的受照体积,从而减少对患者正常直肠的伤害。(2)通过充入定量气体,可确保每次放射治疗时子宫颈癌患者的直肠充盈度一致,从而确保放疗剂分布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充气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充气状态下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充气示意图。图中,1-棒体,2-可充气膜,3-手柄,4-气管,5-气阀,6-限位环,7-空腔,8-充气孔,9-金属标记点,10-充气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图1~5为本技术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直肠充气棒包括棒体1、可充气膜2、手柄3、气管4、气阀5和限位环6。棒体1具有可塑性,其内设空腔7。棒体1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手柄3设于棒体1开口端。为便于描述,将棒体1的封闭端记为第一端,将棒体1的开口端记为第二端。气管4一端连接棒体1的开口端,另一端穿过手柄3延伸至手柄3外端头,手柄3上设有控制气管4的气阀5。棒体1上设有若干与其内空腔7连通的充气孔8,棒体1外包覆可充气膜2,可充气膜2的两端和棒体1的两端密封连接,限位环6套于可充气膜2外。作为优选,棒体1外壁设有若干金属标记点9,以实现定位作用。本技术中,棒体1和可充气膜2的材质均为医疗橡胶,限位环6的材质为医疗塑料。手柄3设有外螺纹,起防滑作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可充气膜2厚度为0.1mm~0.3mm,棒体1长200mm,其中手柄3长50mm。棒体1上设有6个充气孔8,该6个充气孔8均匀分布于棒体1两侧,且所有充气孔8距离棒体1第一端距离不超过60mm。棒体1上设有15个金属标记点9,第一个金属标记点9设于棒体1第一端的顶部,其他金属标记点9顺着棒体1纵向方向依次等间隔分布,所有相邻的金属标记点9沿棒体1纵向方向的间隔均为10mm。本技术中,限位环6用于调整充气长度。限位环6可采用环型卡扣,当需要调整充气长度时,松开限位环6,并移动限位环6,限位环6向第一端移动,充气长度缩短;限位环6向第二端移动,充气长度调长。使用时,打开限位环6,将限位环6移动到合适位置,扣紧限位环6。将本技术充气棒插入直肠合适位置,棒体1具有可塑性,可根据直肠生理弯曲进行塑性。打开气阀5,采用充气装置10通过气管4进行充气,充气装置10可以为小型气筒、小型气泵或者气囊。所充入气体经过气管4进入棒体1内设空腔7,并从充气孔8进入可充气膜2和棒体1之间,使可充气膜2充气。当可充气膜2充气到所需状态时,停止充气,关紧气阀5。通过扩张充气棒直径,使直肠充盈,从而可减少放射治疗中对子宫颈癌患者正常直肠的伤害。由于本技术充气棒上标记有金属标记点,也可将本技术用于直肠和阴道残端的定位。使用时,无需对本技术充气棒充气,直接将充气棒放入直肠直至底端或放入阴道直至阴道残端,通过CT图像获取金属标记点数,从而实现直肠或阴道残端的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直肠充气棒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肠充气棒,其特征是:包括棒体、可充气膜、手柄、气管、气阀和限位环;棒体具有可塑性,其内设空腔;棒体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手柄设于棒体开口端;气管一端连接棒体的开口端,另一端穿过手柄延伸至手柄外端头;手柄上设有控制气管开和闭的气阀;棒体上设有若干与其内空腔连通的充气孔,棒体外包覆可充气膜,可充气膜的两端和棒体的两端密封连接;限位环套于可充气膜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肠充气棒,其特征是:包括棒体、可充气膜、手柄、气管、气阀和限位环;棒体具有可塑性,其内设空腔;棒体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手柄设于棒体开口端;气管一端连接棒体的开口端,另一端穿过手柄延伸至手柄外端头;手柄上设有控制气管开和闭的气阀;棒体上设有若干与其内空腔连通的充气孔,棒体外包覆可充气膜,可充气膜的两端和棒体的两端密封连接;限位环套于可充气膜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肠充气棒,其特征是:所述的棒体的材质为医疗橡胶。3.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周云峰谢丛华刘晖张弓赵洪利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