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性染发剂及其染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9025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酸性染发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纤维素类增稠剂0.5‑3wt%;环状酮5‑15wt%;芳香族醇5‑15wt%;酸性染料0.01‑1wt%;pH调节剂0‑1.5wt%;添加剂0‑2wt%;余量为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酸性染发剂具有能快速上色,上色性好、水洗色牢度高、对头皮无刺激等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染发剂的上色方法,该上色方法具有上色快、上色性好、水洗色牢度高、不刺激头皮的特点。

An acid hair dye and its hair dye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cid hair dy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weight percentage,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cellulose thickener 0.5 3wt%; cyclic ketone 5 15wt%; aromatic alcohol 5 15wt%; acid dye 0.01 1wt%; pH regulator 0 1.5wt%; additive 0 2wt%; residual amount of water. The acid hair dye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coloring, good coloring, high color fastness to washing, and no stimulation to scalp.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coloring method for the hair dye,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color, good color fastness, high color fastness to washing and no stimulation of scal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酸性染发剂及其染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特别涉及一种酸性染发剂及其染发方法。
技术介绍
酸性染发剂通常为单剂型产品,一般为粘度较高的膏霜状,使用时将膏体挤出,直接涂抹到头发上,涂抹均匀便可上色。作为一种半永久染发剂,与氧化型染发剂相比,没有添加过氧化氢,只沉积在头发表面,相对于氧化性染发剂毒性小很多,对头发的损伤也相对较小,作为单剂型的膏霜类的产品,其无需混合使用的特点也方便了消费者使用。但酸性染发剂具有的上色差,固色不好,水洗易掉色等缺点,需要使用多次才能使得头发维持一个较好的上色效果,这极大的制约了其应用,使得消费者在选择染发产品时仍会偏向氧化型染发剂。现有的半永久酸性染发剂,多使用黄原胶增稠并与乙醇等短链脂肪醇作为溶剂,上色性和水洗色牢度一般;一部分现有的酸性染发剂为了得到好的染发效果,其染发剂的pH值调节至3.0以下甚至更低的2.5,这样会给使用者的头皮带来刺激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的酸性染发剂,该酸性染发剂具有能快速上色,上色性好、水洗色牢度高、对头皮无刺激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酸性染发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酸性染发剂的染发方法。本
技术实现思路
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酸性染发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纤维素类增稠剂0.5-3wt%;环状酮5-15wt%;芳香族醇5-15wt%;酸性染料0.01-1wt%;pH调节剂0-1.5wt%;添加剂0-2wt%;余量为水。其中,所述的酸性染发剂pH范围为3.0-4.0;优选pH范围为3.0-3.5。其中,所述的纤维束类增稠剂选自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等物质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的环状酮选自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N-丙基-2-吡咯烷酮、N-丁基-2-吡咯烷酮、N-环己基-2-吡咯烷酮等物质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的芳香族醇选自苯甲醇、苯乙醇、苯氧基乙醇等物质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的酸性染料选自《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可用于染发剂中的酸性染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可用于染发剂中的酸性染料选自酸性黄1、酸性橙7、酸性橙10、酸性红155、酸性黄121、酸性红180、酸性红163、酸性蓝6、酸性绿9、酸性绿22、酸性红52、酸性红50、酸性黄73、酸性橙11、酸性红87、酸性蓝80、酸性蓝62、酸性紫50、酸性红95、酸性红92等物质中的至少一种。其中,pH调节剂选自盐酸、硫酸、柠檬酸、乙醇酸、苹果酸、乳酸、草石酸、甲酸、乙酰丙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单乙醇胺、三乙醇胺、氨甲基丙醇、异丙胺、1,3-丙二胺、1,2-丙二胺、三丙胺、丁胺、异丁胺、叔丁胺、己胺、辛胺、苯胺、苄胺、环己胺、吡啶等物质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的添加剂选自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稳定剂、螯合剂、香精、植物提取物等物质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酸性染发剂的染发方法:在染发过程中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温度为30℃-50℃、加热时间为10min-60min;优选加热温度为35℃-50℃、加热时间为10-30min;所述的加热方式包括加热帽加热、电吹风加热、热毛巾加热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染发剂在30-50℃上色,能快速上色,上色效果好且水洗色牢度也会有所提高。本专利技术所述酸性染发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相:纤维素类增稠剂、芳香族醇加入烧杯,并搅拌。B相:将水、酸性染料、调节pH的酸、调节pH的碱混合,溶解完全。将B加入A相中,搅拌5-10min,加入环状酮继续搅拌,10min后出料。本专利技术酸性染发剂的染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根据染发者的头发数量确定染膏的量并将染膏挤出到染发容器中搅拌均匀,然后将染膏均匀涂抹在头发上,全部涂抹完成后用薄膜盖好,接着用加热方法进行加热处理。其中加热温度为30℃-50℃、加热时间为10min-60min;优选加热温度为35℃-50℃、加热时间为10-30min;所述的加热方式包括加热帽加热、电吹风加热、热毛巾加热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酸性染发剂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酸性染发剂,使用纤维素类增稠剂并以环状酮做溶剂,具有上色性好、水洗色牢度高的特点;本专利技术对pH值范围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高了上色性和水洗色牢度,并且,pH在3.0-4.0的温和范围内,不对头皮有刺激;本专利技术还针对该染发剂的染发方法进行了改进,使本专利技术的酸性染发剂上色性和水洗色牢度好,并且温度适宜、时间短,对头皮的刺激最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以下原料为本专利技术所用原料,但是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不限于以下原料:实施例1-11和对比例1-8的酸性染发剂的制备方法:A相:增稠剂(纤维素类增稠剂或黄原胶)、芳香族醇加入烧杯,并搅拌。B相:将水、酸性染料、调节pH的酸、调节pH的碱混合,溶解完全。将B加入A相中,搅拌5-10min,加入有机溶剂(环状酮、乙醇或乙氧基二甘醇)继续搅拌,10min后出料。实施例和对比例的酸性染发剂的上色方法:取长度为10cm,重量为0.5g左右的白色发束,取5g染膏均匀涂抹在发束上,涂抹完成后设定温度并开始计时,在设定时间后洗净吹干。各性能评价方法:(1)上色性:取染色完成后的发束,与未染色的白色发束及自然黑色发束进行对比,并根据颜色深浅进行打分;1-5分,打分越高,表示上色越明显。(2)水洗色牢度:头发上色后,水冲洗1min,用无硅油洗发水水洗5min,用水冲1min,吹干,重复此方法,共洗5次,并与之前未用洗发水洗的头发进行对比,并依此打分;1-5分,打分越高,代表耐水洗程度越好。(3)刺激性评价方法:染发是在头部进行,所以评价染发产品刺激性最正确的方法是,让受试者在头皮上实际使用并进行评价;测试区域为:头皮一侧的3cm*3cm区域;测试环境为:25℃,湿度50-55%,试验前用湿毛巾去除试验部位的皮脂,适应10分钟后,再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在受试者头皮一侧选取一个3cm*3cm区域,取2g染发产品均匀涂抹在区域中,测试时间为30min。测试一侧之后,在头皮另一侧再进行一次相同的测试;让受试者根据如下表所示的基准给染发产品的刺激性评分,两次的平均得分记录为刺激程度。表1:实施例1-6酸性染发剂的配比(重量百分比)及性能测试结果上表所述染料组合物为:0.10%酸性紫43、0.25%酸性黑1和0.15%酸性橙7。表2对比例1-5酸性染发剂的配比(重量百分比)及性能测试结果上表所述染料组合物为:0.10%酸性紫43、0.25%酸性黑1和0.15%酸性橙7。表3:实施例7-11对比例6-8酸性染发剂的配比(重量百分比)及性能测试结果上表所述染料组合物为:0.10%酸性紫43、0.25%酸性黑1和0.15%酸性橙7。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使用纤维素类增稠剂,水洗色牢度要优于传统的黄原胶-乙醇体系的酸性染发剂;从实施例4、对比例3和对比例4可以看出,使用环状酮做溶剂,上色性及水洗色牢度要明显优于常用的乙醇(低级醇)或乙氧基二甘醇(多元醇)做溶剂的对比例;从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酸性染发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纤维素类增稠剂              0.5‑3wt%;环状酮                      5‑15wt%;芳香族醇                    5‑15wt%;酸性染料                    0.01‑1wt%;pH调节剂                    0‑1.5wt%;添加剂                      0‑2wt%;余量为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性染发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纤维素类增稠剂0.5-3wt%;环状酮5-15wt%;芳香族醇5-15wt%;酸性染料0.01-1wt%;pH调节剂0-1.5wt%;添加剂0-2wt%;余量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染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性染发剂pH范围为3.0-4.0;优选pH范围为3.0-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染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束类增稠剂选自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等物质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染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状酮选自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N-丙基-2-吡咯烷酮、N-丁基-2-吡咯烷酮、N-环己基-2-吡咯烷酮等物质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染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香族醇选自苯甲醇、苯乙醇、苯氧基乙醇等物质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染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性染料选自《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可用于染发剂中的酸性染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所规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廷刚张秋浩林焕杰邱孟德
申请(专利权)人:花安堂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