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田菊夫专利>正文

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883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呼出的气体等造成佩戴者眼镜模糊的口罩。该口罩采用如下构成,即:具备本体部和挂耳部,本体部覆盖面部的一部分,沿所述面部的横向具有伸缩性,挂耳部由所述本体部的同一原料延伸而形成,钩挂于佩戴者的耳朵上;当将所述挂耳部钩挂于所述佩戴者的耳朵上,所述本体部沿所述横向被拉伸时,所述本体部的上端部朝向所述面部侧弯折。

Mas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ask which can cause the wearing glasses to be blurred by restraining the exhaled gas. The mask is composed of a body part and a hanging ear, a part of the body covering the face, a lateral stretch along the face, a hanging ear extending from the same raw material of the body, the hook hanging on the ear of the wearer, and the hook hanging on the ear of the wearer, When the body part is stretched along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 the upper end part of the body part is bent towards the face 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罩
本技术涉及一种口罩。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对于采用无纺布的口罩,为了让佩戴者具有舒适的使用感受,提出有各种建议。例如,提议有如下一种技术,即利用热压花辊对纺织成薄片状的网状物和聚丙烯制熔喷无纺布进行接合,从而防止使用过程中网状物和聚丙烯制熔喷无纺布发生剥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24225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传统的口罩在使用时,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水蒸气可能会从口罩间隙向上方漏出,导致佩戴者眼镜模糊。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呼出的气体等造成佩戴者眼镜模糊的口罩。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口罩采用如下构成,即:具备本体部和挂耳部,本体部覆盖面部的一部分,沿所述面部的横向具有伸缩性,挂耳部由所述本体部的同一原料延伸而形成,钩挂于佩戴者的耳朵上;当将所述挂耳部钩挂于所述佩戴者的耳朵上,所述本体部沿所述横向被拉伸时,所述本体部的上端部朝向所述面部侧弯折。优选的是,当所述本体部沿所述横向被拉伸时,所述本体部的下端部朝向所述面部侧弯折。优选的是,其进而具备过滤部,所述过滤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肌肤侧且至少覆盖鼻子及口部的位置处。优选的是,所述过滤部为熔喷无纺布。技术的效果本技术的口罩具有抑制呼出的气体等造成佩戴者眼镜模糊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次性制品用原料的图。图2是图1的一次性纤维制品用原料的立体图。图3是图1的一次性纤维制品用原料的放大图。图4是原料于图2、图3中的A-A线剖面图。图5是原料于图2、图3中的B-B线剖面图。图6是表示形成于第2纤维状薄片和纤维材料薄片之间的空间的概念图。图7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口罩的非肌肤侧立体图。图8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口罩的肌肤侧正视图。图9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口罩拉伸时的肌肤侧正视图。图10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口罩拉伸时的肌肤侧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原料2第1纤维状薄片3第2纤维状薄片4纤维材料薄片5弹性构件6凹凸列11口罩12右侧本体部13左侧本体部14接合部15耳用开口部16挂耳部17过滤部18鼻夹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利用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一实施方式)图1表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原料1的表面状态,图2是原料1的立体图,图3是原料1的放大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作为一次性纤维制品的口罩11(参照图7~图10)采用原料1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图1中,原料1是沿x方向连续的长尺形构件。在y方向上,通过以特定间隔设置于原料1内部的多个弹性构件5,如图2所示,原料1具有褶裥部。另外,由图1、图2可知,弹性构件5沿x方向设置,对原料1赋予x方向的弹力。另外,图1、图2的弹性构件5是线状弹性体5a,但如果使用格子形状的弹性构件作为弹性构件,也可以由1个格子形状的弹性构件形成褶裥部。此外,也可以使用伸缩性薄膜作为弹性构件。作为伸缩性薄膜,可以使用聚氨酯薄膜、有机硅薄膜、弹性体薄膜等伸缩弹性薄膜。图4表示图2、图3的A-A线剖面图,图5表示B-B线剖面图。如图4、图5所示,原料1具有:具有透气性的透气性薄片即第1纤维状薄片2,透气性薄片即第2纤维状薄片3,位于第1、第2纤维状薄片2、3之间的纤维材料薄片4。原料1由第1纤维状薄片2、第2纤维状薄片3及纤维材料薄片4层叠而成的叠层薄片30构成。第1纤维状薄片2及第2纤维状薄片3由具有透气性的纤维层构成,而纤维材料薄片4由具有液体扩散性的纤维材料(纸质材料)构成。如此,叠层薄片30由3层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口罩11采用原料1,第2纤维状薄片3是与佩戴者的脸部接触的一侧,即肌肤侧。另外,第1纤维状薄片2、第2纤维状薄片3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使用具有杀菌性的无纺布。作为这类具有杀菌性的无纺布,例如可以使用银离子无纺布、涂布有除菌剂的无纺布等。经由弹性构件5,第1纤维状薄片2和纤维材料薄片4部分接合。此外,第2纤维状薄片3和纤维材料薄片4的接合也优选为部分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形成第2纤维状薄片3和纤维材料薄片4的接合部分及不接合部分,在部分地接合、形成为一体后,对该形成为一体的第2纤维状薄片3、纤维材料薄片4接合弹性构件5和第1纤维状薄片2。关于各薄片之间的接合方法,可以采用粘合、热熔、超声波接合等方法,但从作业的容易性方面出发,优选粘合。以下,针对接合方法采用粘合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各薄片之间的接合既可以为部分接合,也可以是全部接合。这里,各薄片之间的接合方法采用粘合时,粘合剂优选采用热熔粘合剂。使用热熔粘合剂部分地接合第2纤维状薄片3和纤维材料薄片4时,如图6所示,对第2纤维状薄片3和纤维材料薄片4中的任一个的一部分涂布热熔粘合剂,然后对两者层叠、接合,形成为一体。此时,第2纤维状薄片3和纤维材料薄片4之间会形成不存在粘合层7(参照图4、图5)的非粘合部8,通过该非粘合部8,形成空间9(参照图6)。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第1纤维状薄片2和纤维材料薄片4之间存在弹性构件5,因此,在弹性构件5所在的部位接合第1纤维状薄片2和纤维材料薄片4,便能够实现第1纤维状薄片2和纤维材料薄片4的部分接合。该情况下,于不存在弹性构件5的位置处第1纤维状薄片2和纤维材料薄片4的相向面即为非粘合部,从而在该非粘合部形成空间。如上所述,利用在非粘合部形成空间这一结构,预测原料1的水分蒸散性(吸水速干性)、散热性及透湿性能够得到改善。以下,对褶裥部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图2~图4所示,利用弹性构件5,沿x方向交替、反复地形成凸部6a和凹部6b,在弹性构件5之间形成凹凸列6。沿y方向连续地形成多个凹凸列6,从而形成褶裥部。此外,为了形成由凸部6a和凹部6b构成的褶裥部,在原料1的内部配置有弹性构件5。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弹性构件5,使用的是具有伸缩性的线状弹性体5a。弹性构件5由以聚氨酯、有机硅、丁二烯或苯乙烯-丁二烯为基体的合成橡胶或天然橡胶等形成。此外,弹性构件5也可以由这些合成橡胶或天然橡胶中的任意原材料组合而成。线状弹性体5a呈线状且圆柱形,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但弹性构件5并不仅限于圆柱形,也可以是三棱柱形、四棱柱形及其他多棱柱形或椭圆柱形。并且,弹性构件5也可以是对多个线状构件捆扎、捻合而成者。如图1、图2所示,多个线状弹性体5a配置为,其延伸方向与叠层薄片30的长度方向(图1、图2的x方向)相同。并且,多个线状弹性体5a以特定间隔平行于叠层薄片30的宽度方向(图1、图2的y方向)而配置。通过这些多个线状弹性体5a,形成线状弹性体列。另外,线状弹性体5a的间隔可以是大致均等的间隔,但也可以如下设计,例如,使原料1的y方向端部附近的间隔比原料1的y方向中央部的间隔短,密集地配置线状弹性体5a。这种情况下,后述口罩11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原料1时,越靠近口罩11的上端部以及/或者下端部,能够越密集地配置线状弹性体5a,而越靠近中央部,则能越稀疏地配置线状弹性体5a。另外,如果增加单位面积的线状弹性体5a的根数,缩小线状弹性体5a彼此之间的间隔,则能够沿x方向将凸部6a和凹部6b形成为均一的形状,且能保持该形状。由此,能够防止褶裥部变形,增大原料1的柔软性、水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口罩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其具备:本体部,其覆盖面部的一部分,沿所述面部的横向具有伸缩性;以及挂耳部,其由所述本体部的同一原料延伸而形成,钩挂于佩戴者的耳朵上;当将所述挂耳部钩挂于所述佩戴者的耳朵上,所述本体部沿所述横向被拉伸时,所述本体部的上端部朝向所述面部侧弯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其具备:本体部,其覆盖面部的一部分,沿所述面部的横向具有伸缩性;以及挂耳部,其由所述本体部的同一原料延伸而形成,钩挂于佩戴者的耳朵上;当将所述挂耳部钩挂于所述佩戴者的耳朵上,所述本体部沿所述横向被拉伸时,所述本体部的上端部朝向所述面部侧弯折。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菊夫
申请(专利权)人:山田菊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