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钢圈聚拢文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8827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钢圈聚拢文胸,所述罩杯的前幅边上部与罩杯夹弯位上部构成倒V字形钝角结构;罩杯前幅边上下端之间的连线与罩杯夹弯位上下端之间的连线等长;所述罩杯的内表面一体模压设有两相邻的托胸隆起垫片,两相邻的托胸隆起垫片之间构成沟槽结构,沟槽结构底部沟槽线的下端起始于临近下扒上圆弧边中点位置的罩杯下缘处,沟槽结构底部沟槽线的上端终止于罩杯的BP点附近,且沟槽结构底部沟槽线的上端延长线过BP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持半件杯文胸具有聚拢效果,也易于搭配低胸装的优点的同时,减少了文胸穿着时的闷热感,无钢圈下扒不会对胸部产生压迫感及压痕,罩杯对文胸鸡心位无压迫,穿着时即使俯身罩杯也贴合身体无走光之虞。

A kind of brassiere without steel 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n steel ring brassiere, which consists of an inverted V shaped obtuse angle structure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hood cup and the top of the cup clip,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cup front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cup clip position,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cup is provided with two adjacent chest uplift gaskets. The lower end of the bottom groove line at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 structure begins at the lower edge of the cup at the middle point of the arc edge near the bottom,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bottom groove line of the groove structure is terminated near the BP point of the cup,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groove groove line at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 structure is over BP points, and the utility model is practical. The new type of bra has the advantages of holding a half cup brassiere, and is easy to match the advantages of low breasts. It reduces the feeling of tightness in the bra, and no steel ring is not oppressed and indentation on the chest. The cup has no oppression on the heart of the bras, and even when the cup is worn, the cup also fits the body without the risk of wal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钢圈聚拢文胸
本技术涉及内衣,尤其涉及一种无钢圈聚拢文胸。
技术介绍
随着成衣搭配热潮的出现,内衣市场产品结构日益丰富,无钢圈聚拢半件杯搭配概念在近几年的市场中尤为突出;目前市场上的无钢圈聚拢杯分为三类:第一类,无钢圈杯聚拢半件杯文胸,此类产品聚拢效果明显,可脱带设计易搭配,满足无压迫的健康穿着理念;但该类产品为了满足穿着稳定,通过且为达到脱带后罩杯不移位滑落问题,以改善罩杯下围尺寸及加宽下扒结构的模压技术手法处理来实现;这样的技术手法,容易造成罩杯下扒穿着过紧;而且这类产品普遍存在产品杯体面积大,侧比高,穿着紧绷,穿着此类产品整体闷热感明显,且穿着此类产品俯身时罩杯前幅边不贴身易走光。第二类,有钢圈聚拢半件杯文胸,此类产品聚拢效果明显,可脱带设计易搭配,为了产品的稳定性,又避免外观杯体面积过大,采用了在罩杯下扒位车缝钢圈的技术手法;而有钢圈正是该类产品的缺陷,这会给穿着者胸部带来压迫力,穿着此类产品俯身时罩杯前幅边也存在不贴身易走光。第三类,常规的有钢圈可脱带蝶形结构模杯围文胸,其传统结构是市场半件杯的原型,穿着自然圆润,此类产品缺少聚拢功能,有钢圈穿着会造成对鸡心位的压迫,穿着后还会造成身体乳房边缘位产生压痕带来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钢圈聚拢文胸,其在保持半件杯文胸具有聚拢效果,也易于搭配低胸装的优点的同时,减少了文胸穿着时的闷热感,无钢圈下扒不会对胸部产生压迫感,罩杯对文胸鸡心位无压迫,穿着时即使俯身罩杯也贴合身体无走光之虞。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无钢圈聚拢文胸,它包括罩杯、下扒、侧比、后比以及肩带;所述罩杯的前幅边上部与罩杯夹湾位上部构成倒V字形钝角结构,该钝角结构处设有耳仔,肩带的一端连接于耳仔处;罩杯前幅边上下端之间的连线与罩杯夹湾位上下端之间的连线等长,倒V字形钝角结构、前幅边、夹湾位三者的连线构成等边三角形结构,以三角固力正面受力为原理;其等边三角定点的耳仔位置结合肩带助力,正面提拉,受力点延伸至下扒及碗侧,通过提拉产生侧推动力达到侧乳内收的效果;其配合助力的肩带由于是正三角定点耳仔的原理,固定效果极佳,穿着时不易外滑;所述罩杯的内表面一体模压设有两相邻的托胸隆起垫片,两相邻的托胸隆起垫片之间构成沟槽结构,两相邻的托胸隆起垫片为中间高边缘低的山丘状立体隆起结构,对胸下部做上推,起托胸效果,结合凹槽结构,其凹槽的下陷空间,为乳房提供了容积空间,两托胸隆起垫片下端分别起始于罩杯与下扒的衔接部,两托胸隆起垫片上端分别终止于罩杯的中部,每个托胸隆起垫片的俯视形状近似于半椭圆形,沟槽结构底部沟槽线的下端起始于临近下扒上圆弧边中点位置的罩杯下缘处,沟槽结构底部沟槽线的上端终止于罩杯的BP点(乳点)附近,且沟槽结构底部沟槽线的上端延长线过BP点,两相邻的托胸隆起垫片上缘在胸部形成半弧形的碗圈线,加之沟槽结构在胸部对应位置形成的一字型的山脊形状,再结合罩杯前幅边与夹湾位的等边三角形结构实现的提拉侧推力功能,实现托胸不压胸的胸部聚拢的效果;且本技术的罩杯贴合乳房隆起,同时达到不易空杯,即使穿着时附身,也不会走光。所述罩杯的前幅边上部与罩杯夹湾位上部构成的倒V字形钝角结构的夹角α是130-150°。所述每个托胸隆起垫片最大厚度是20-25mm。所述罩杯下部连接的下扒内表面向上突起,构成近似L形的突起面,该突起面由罩杯外表面至罩杯内表面的厚度是3-3.5mm,其作用是以面状下扒替代现有技术的线型钢圈,对胸部底盘起支撑作用减少对胸部压痕,同时增加穿着摩擦阻力,防止托胸后的脂肪移位,且穿着后,不因身体活动时的动作幅度增大而走位。所述下扒衔接侧比位置、下扒的下边缘以及下扒靠近鸡西位置处均设有压边,下扒衔接侧比位置的压边用于缝纫工艺时,实现侧比固力,还可置入8MM胶骨;下扒的下边缘的压边配合下扒近似L形的突起面,构成台阶结构,进一步增加穿着摩擦阻力,防止托胸后的脂肪移位,且穿着后,不因身体活动时的动作幅度增大而走位;下扒靠近鸡西位置处的压边其作用是对鸡心位起到一定的硬度支撑,减少罩杯对鸡心位的压迫;所述下扒衔接侧比位置的压边宽度是6-10mm,下扒下边缘的压边宽度是6-10mm,下扒靠近鸡西位置处的压边宽度是5-11mm。所述罩杯的前幅边下端靠近鸡心位置处设有内凹的弧形缺失部,两个罩杯相邻的内凹的弧形缺失部构成水滴形结构,它通过在前幅边此处的镂空改善连体杯鸡心的闷热不适感,在两罩杯车缝拼合后可达到对胸部的聚拢且不压迫鸡心的作用。所述每根肩带前端设有倒V字形连接带,其分别连接于罩杯的耳仔和罩杯的夹弯位。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保持半件杯文胸具有聚拢效果,也易于搭配低胸装的优点的同时,减少了文胸穿着时的闷热感,无钢圈下扒不会对胸部产生压迫感及压痕,罩杯对文胸鸡心位无压迫,穿着时即使俯身罩杯也贴合身体无走光之虞。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出本技术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技术的半件杯文胸内表面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无钢圈聚拢文胸,它包括罩杯1、下扒2、侧比3、后比4以及肩带5;所述罩杯1的前幅边11上部与罩杯1夹湾位12上部构成倒V字形钝角结构,该钝角结构处设有耳仔6,肩带5的前端连接于耳仔6处;罩杯1前幅边11上下端之间的连线与罩杯1夹湾位12上下端之间的连线等长;所述罩杯1的内表面一体模压设有两相邻的托胸隆起垫片13,两相邻的托胸隆起垫片13之间构成沟槽结构,两托胸隆起垫片13下端分别起始于罩杯1与下扒2的衔接部,两托胸隆起垫片13上端分别终止于罩杯1的中部,每个托胸隆起垫片13的俯视形状近似于半椭圆形,沟槽结构底部沟槽线14的下端起始于临近下扒2上圆弧边21中点位置的罩杯1下缘处,沟槽结构底部沟槽线14的上端终止于罩杯1的BP点附近,且沟槽结构底部沟槽线14的上端延长线过BP点。所述罩杯1的前幅边11上部与罩杯1夹湾位12上部构成的倒V字形钝角结构的夹角α是140°。所述每个托胸隆起垫片13最大厚度是22mm。所述罩杯1下部连接的下扒2内表面向上突起,构成近似L形的突起面22,该突起面22由罩杯1外表面至罩杯1内表面的厚度是3.2mm。所述下扒2衔接侧比3位置、下扒2的下边缘以及下扒2靠近鸡西位置处均设有压边23;所述下扒1衔接侧比2位置的压边23宽度是8mm,下扒2下边缘的压边23宽度是8mm,下扒2靠近鸡西24位置处的压边23宽度是8mm。所述罩杯1的前幅边11下端靠近鸡心24位置处设有内凹的弧形缺失部111,两个罩杯1相邻的内凹的弧形缺失部111构成水滴形结构。所述每根肩带5前端设有倒V字形连接带51,其分别连接于罩杯1的耳仔6和罩杯1的夹弯位12。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钢圈聚拢文胸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钢圈聚拢文胸,它包括罩杯(1)、下扒(2)、侧比(3)、后比(4)以及肩带(5);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1)的前幅边(11)上部与罩杯(1)夹弯位(12)上部构成倒V字形钝角结构,该钝角结构处设有耳仔(6),肩带(5)的前端连接于耳仔(6)处;罩杯(1)前幅边(11)上下端之间的连线与罩杯(1)夹弯位(12)上下端之间的连线等长;所述罩杯(1)的内表面一体模压设有两相邻的托胸隆起垫片(13),两相邻的托胸隆起垫片(13)之间构成沟槽结构,两托胸隆起垫片(13)下端分别起始于罩杯(1)与下扒(2)的衔接部,两托胸隆起垫片(13)上端分别终止于罩杯(1)的中部,每个托胸隆起垫片(13)的俯视形状近似于半椭圆形,沟槽结构底部沟槽线(14)的下端起始于临近下扒(2)上圆弧边(21)中点位置的罩杯(1)下缘处,沟槽结构底部沟槽线(14)的上端终止于罩杯(1)的BP点附近,且沟槽结构底部沟槽线(14)的上端延长线过BP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钢圈聚拢文胸,它包括罩杯(1)、下扒(2)、侧比(3)、后比(4)以及肩带(5);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1)的前幅边(11)上部与罩杯(1)夹弯位(12)上部构成倒V字形钝角结构,该钝角结构处设有耳仔(6),肩带(5)的前端连接于耳仔(6)处;罩杯(1)前幅边(11)上下端之间的连线与罩杯(1)夹弯位(12)上下端之间的连线等长;所述罩杯(1)的内表面一体模压设有两相邻的托胸隆起垫片(13),两相邻的托胸隆起垫片(13)之间构成沟槽结构,两托胸隆起垫片(13)下端分别起始于罩杯(1)与下扒(2)的衔接部,两托胸隆起垫片(13)上端分别终止于罩杯(1)的中部,每个托胸隆起垫片(13)的俯视形状近似于半椭圆形,沟槽结构底部沟槽线(14)的下端起始于临近下扒(2)上圆弧边(21)中点位置的罩杯(1)下缘处,沟槽结构底部沟槽线(14)的上端终止于罩杯(1)的BP点附近,且沟槽结构底部沟槽线(14)的上端延长线过BP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钢圈聚拢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1)的前幅边(11)上部与罩杯(1)夹弯位(12)上部构成的倒V字形钝角结构的夹角α是130°-150°。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南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曼品质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