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防脱内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56242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防脱内衣,包括胸罩,所述胸罩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吊带,所述吊带的内壁左右两侧分别缝合有左边带和右边带,所述左边带的内侧底端设有钩板,所述钩板的顶端设有盖板。该超薄防脱内衣,通过钩板、盖板和第二卡环的配合,将钩板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分别钩挂在第一卡环、第二卡环或第三卡环上,压合盖板使其右侧通过活动件向下活动于翼板上,向下压合盖板时其底端左侧的连杆首先贯穿通孔Ⅱ,底端的硬塑球插入槽座内部的球形孔内,盖板压合钩板,加强钩板使用时的固定效果,防止钩板脱落第一卡环、第二卡环或第三卡环上,进而加强了胸罩穿戴时的防脱落效果,使用效果更加理想。

A super thin anti - stripping underwe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per thin and anti - stripping underwear, including a bra, and a sling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op of the bra.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are sutur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sling, and the inner bottom end of the left belt is provided with a hook plate, and the top of the hook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over plate. The ultra thin anti stripping underwear, through the match of the hook plate, the cover plate and the second clasp, hook the hook plate to the first ring, the second ring or the third ring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use demand, and press the cover plate to move the right side through the movable part on the wing plate, and the connecting ro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bottom of the bottom of the bottom is first penetrated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Second, the hard plastic ball in the bottom end is inserted into the spherical hole inside the slot seat, the cover plate presses the hook plate, strengthens the fixed effect when the hook plate is used, and prevents the hook plate from falling off the first ring, the second ring or the third clasp ring, and then strengthens the effect of preventing the shedding of the bra when wearing it, and the effect is more ide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防脱内衣
本技术涉及内衣领域,具体为一种超薄防脱内衣。
技术介绍
胸罩是女性使用的内衣之一,又称乳罩、奶罩或文胸,有时也以泛称“内衣”来代替,或美称“内在美”,其功能是用以遮蔽及支撑乳房,胸罩源自法国,以前的欧洲贵族流行穿一种非常紧身的束衣,但后来因为这种束衣太麻烦,所以改用两条手帕改制胸衣,成为了现代胸罩的雏型,在现有的胸罩内衣中,例如申请号为201220498630.2的技术专利,它由右罩杯、胸罩带、左罩杯、网兜、搭扣组成,其特征在于胸罩内衣的中间位置留有右罩杯和左罩杯,左罩杯的下面留有网兜,右罩杯和左罩杯上分别留有胸罩带,胸罩内衣的两边还留有搭扣,该专利公开的内衣虽然防偷防盗,但在实际使用时,挂钩的固定效果差,导致胸罩极易脱落,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防脱内衣,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薄防脱内衣,包括胸罩,所述胸罩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吊带,所述吊带的内壁左右两侧分别缝合有左边带和右边带,所述左边带的内侧底端设有钩板,所述钩板的左侧设有通孔Ⅱ,所述钩板的顶端设有盖板,所述左边带的内侧顶端设有翼板,所述盖板通过活动件与翼板相连,所述盖板的底端内侧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贯穿通孔Ⅱ,所述连杆的底端设有硬塑球,所述右边带的外壁贴合有软胶板,所述软胶板的外壁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卡环、第二卡环和第三卡环,所述钩板分别与第一卡环、第二卡环和第三卡环相配合,所述第一卡环、第二卡环和第三卡环的左侧均设有槽座,所述槽座与软胶板热熔连接,所述槽座的内侧设有球形孔,所述硬塑球与球形孔相配合,所述球形孔的内壁贴合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胸罩的内壁圆周贴合有复合透气布,所述复合透气布包括亚麻布,所述亚麻布与胸罩相缝合,所述亚麻布的内壁贴合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的内部设有通孔Ⅲ,所述硅胶垫的内壁贴合有棉布,所述棉布的内壁贴合有蚕丝布。优选的,所述胸罩的底端设有护边,所述护边的正面底端设有通孔Ⅰ。优选的,所述左边带和右边带的内壁均贴合有第二绒布。优选的,所述吊带的内壁顶端贴合有第一绒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超薄防脱内衣,通过钩板、盖板和第二卡环的配合,将钩板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分别钩挂在第一卡环、第二卡环或第三卡环上,压合盖板使其右侧通过活动件向下活动于翼板上,向下压合盖板时其底端左侧的连杆首先贯穿通孔Ⅱ,底端的硬塑球插入槽座内部的球形孔内,盖板压合钩板,加强钩板使用时的固定效果,防止钩板脱落第一卡环、第二卡环或第三卡环上,进而加强了胸罩穿戴时的防脱落效果,使用效果更加理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边带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胸罩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复合透气布结构示意图。图中:1、左边带,2、右边带,3、第一绒布,4、吊带,5、胸罩,6、护边,7、通孔Ⅰ,8、槽座,9、球形孔,10、第一卡环,11、橡胶垫,12、第二卡环,13、通孔Ⅱ,14、硬塑球,15、连杆,16、盖板,17、活动件,18、翼板,19、第三卡环,20、钩板,21、软胶板,22、第二绒布,23、复合透气布,231、亚麻布,232、硅胶垫,233、通孔Ⅲ,234、棉布,235、蚕丝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薄防脱内衣,包括胸罩5,胸罩5的内壁圆周贴合有复合透气布23,复合透气布23包括亚麻布231,亚麻布231与胸罩5相缝合,亚麻布231的厚度为2mm,亚麻布231的内壁贴合有硅胶垫232,硅胶垫232的厚度为3mm,硅胶垫232的内部设有通孔Ⅲ233,通孔Ⅲ的直径为2mm,硅胶垫232的内壁贴合有棉布234,棉布234的厚度为2mm,棉布234的内壁贴合有蚕丝布235,蚕丝布235的厚度为1mm,在穿戴胸罩5后,复合透气布23贴合在胸罩5与胸部的接触边缘处,亚麻布231与硅胶垫232内部的通孔Ⅲ233相配合使气体便于流通,增加透气效果,同时棉布234辅助气体流动,棉布234和蚕丝布235的双重配合增加胸罩5穿戴时与胸部接触处的舒适度,胸罩5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吊带4,吊带4的内壁顶端贴合有第一绒布3,胸罩5的底端设有护边6,护边6的正面底端设有通孔Ⅰ7,护边6用于承托胸罩5,吊带4的内壁左右两侧分别缝合有左边带1和右边带2,左边带1和右边带2的内壁均贴合有第二绒布22,左边带1的内侧底端设有钩板20,钩板20为硬塑材质,其结构为一平板和底端一钩体组合而成,钩板20的左侧设有通孔Ⅱ13,钩板20的顶端设有盖板16,左边带1的内侧顶端设有翼板18,盖板16通过活动件17与翼板18相连,手动压合盖板16使其右侧通过活动件17上下活动于翼板18上,盖板16的底端内侧安装有连杆15,连杆15贯穿通孔Ⅱ13,连杆15的底端设有硬塑球14,右边带2的外壁贴合有软胶板21,软胶板21为橡胶板,其厚度为0.2mm,软胶板21的外壁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卡环10、第二卡环12和第三卡环19,第一卡环10、第二卡环12和第三卡环19均为不锈钢材质,缝合于软胶板21上,钩板20分别与第一卡环10、第二卡环12和第三卡环19相配合,钩板20可选择性钩挂于第一卡环10、第二卡环12和第三卡环19上,调节胸罩5使用时的松紧度,第一卡环10、第二卡环12和第三卡环19的左侧均设有槽座8,槽座8的材质为硬塑材质,槽座8与软胶板21热熔连接,槽座8的内侧设有球形孔9,硬塑球14与球形孔9相配合,球形孔9的内壁贴合有橡胶垫11,向下压合盖板16使其底端左侧的连杆15贯穿通孔Ⅱ13后,底端的硬塑球14插入槽座8内部的球形孔9内,此时硬塑球14卡接在球形孔9内,并且通过橡胶垫11的膨胀力束紧硬塑球14,盖板16压合钩板20,加强钩板20使用时的固定效果,防止钩板20脱落。使用者将胸罩5穿戴后,手持左边带1贴合在右边带2上,将钩板20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分别钩挂在第一卡环10、第二卡环12或第三卡环19上,对左边带1和右边带2进行钩挂固定,对胸罩5穿戴后进行位置固定,手动压合盖板16使其右侧通过活动件17向下活动于翼板18上,向下压合盖板16时其底端左侧的连杆15首先贯穿通孔Ⅱ13,底端的硬塑球14插入槽座8内部的球形孔9内,此时硬塑球14卡接在球形孔9内,并且通过橡胶垫11的膨胀力束紧硬塑球14,盖板16压合钩板20,加强钩板20使用时的固定效果,防止钩板20脱落第一卡环10、第二卡环12或第三卡环19上,进而加强了胸罩穿戴时的防脱落效果,使用效果更加理想。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超薄防脱内衣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防脱内衣,包括胸罩(5),所述胸罩(5)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吊带(4),所述吊带(4)的内壁左右两侧分别缝合有左边带(1)和右边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边带(1)的内侧底端设有钩板(20),所述钩板(20)的左侧设有通孔Ⅱ(13),所述钩板(20)的顶端设有盖板(16),所述左边带(1)的内侧顶端设有翼板(18),所述盖板(16)通过活动件(17)与翼板(18)相连,所述盖板(16)的底端内侧安装有连杆(15),所述连杆(15)贯穿通孔Ⅱ(13),所述连杆(15)的底端设有硬塑球(14),所述右边带(2)的外壁贴合有软胶板(21),所述软胶板(21)的外壁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卡环(10)、第二卡环(12)和第三卡环(19),所述钩板(20)分别与第一卡环(10)、第二卡环(12)和第三卡环(19)相配合,所述第一卡环(10)、第二卡环(12)和第三卡环(19)的左侧均设有槽座(8),所述槽座(8)与软胶板(21)热熔连接,所述槽座(8)的内侧设有球形孔(9),所述硬塑球(14)与球形孔(9)相配合,所述球形孔(9)的内壁贴合有橡胶垫(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防脱内衣,包括胸罩(5),所述胸罩(5)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吊带(4),所述吊带(4)的内壁左右两侧分别缝合有左边带(1)和右边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边带(1)的内侧底端设有钩板(20),所述钩板(20)的左侧设有通孔Ⅱ(13),所述钩板(20)的顶端设有盖板(16),所述左边带(1)的内侧顶端设有翼板(18),所述盖板(16)通过活动件(17)与翼板(18)相连,所述盖板(16)的底端内侧安装有连杆(15),所述连杆(15)贯穿通孔Ⅱ(13),所述连杆(15)的底端设有硬塑球(14),所述右边带(2)的外壁贴合有软胶板(21),所述软胶板(21)的外壁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卡环(10)、第二卡环(12)和第三卡环(19),所述钩板(20)分别与第一卡环(10)、第二卡环(12)和第三卡环(19)相配合,所述第一卡环(10)、第二卡环(12)和第三卡环(19)的左侧均设有槽座(8),所述槽座(8)与软胶板(21)热熔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绪平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腾飞内衣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