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整形栽培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8715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4:26
一种果树整形栽培架,它涉及一种栽培架。现有果树栽培架式较高,在果树的栽培行内拉设的铁丝只能固定果树的主干,而果树的侧枝整形完全靠人工完成,无法对果树整体进行统一有效的整形,人工整形部分的生产管理成本较高,操作难度大且费时费工。本产品中上梁、中梁和下梁从上至下依次水平设置在立柱上,两个上梁间设有上定位调节网,两个中梁之间设有中定位调节网,两个下梁间设有下定位调节网;中间固定丝线水平设置在两根边缘固定丝线间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丰字形”支撑件相连,每根边缘固定丝线与中间固定丝线之间对应设置有N根滑动丝线,每根滑动丝线的两端分别与边缘固定丝线和中间固定丝线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果树整形。

A fruit tree shaping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ruit tree plastic cultivation rack, which relates to a cultivation rack. The existing fruit tree cultivation frame is high, the iron wire in the fruit tree cultivation line can only fix the trunk of the fruit tree, and the side branch plastic of the fruit tree is completely completed by artificial. It is impossible to unify and effectively plastic the whole fruit tree. The production management cost of artificial plastic part is high, the operation is difficult and time consuming and labor. The upper beam, middle beam and lower beam in this product are set on the vertical column from top to bottom. The two upper beams are equipped with upper positioning and adjusting nets, two middle beams have a medium positioning adjustment network, and the two lower beams have a lower positioning adjustment network; the middle fixed wire is set horizontally between the two edges fixed and the two ends are respectively two. The \plentiful\ support is connected, and each edge is fixed with a N thread line between the silk thread and the intermediate wire. Each end of the thread is slid together with the edge fixed wire and the intermediate wire.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for the shaping of fruit tre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树整形栽培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栽培架,属于林业种植
中。
技术介绍
当前最先进的果树栽培架是采用钢管焊接而成的立柱形,该项技术可以结合果树的生长习性实现密植栽培,这种栽培方式是当前国内以及国际上栽培果树最常的栽培架式,该项技术栽培架的搭建方法为:在果树的栽培行内每隔六米左右直接竖立一根长四米左右的钢管,从地面基部向上约一米处开始拉设第一根铁丝,向上每隔50厘米左右依次拉设几根铁丝,整个栽培架形呈立面墙形状;其枝条整形方式为:随着果树枝条的不断生长,采用人工拉线、人工吊压重物、果树整形器支撑等方式进行整形,而且整个树体较高,大概3.5米至4米之间,整形过程比较复杂,需要有丰富生产经验的技术人员才能完成整形修剪工作,这样生长的果实成熟度一致,品质较好。但使用这种栽培架的缺点是由于此种果树栽培架式整体较高,在果树的栽培行内拉设的铁丝只能固定果树的主干,而果树的侧枝整形完全靠人工采用拉、压、吊、支等措施来完成,生产管理成本较高,而且此种栽培架式的树形高,技术人员在进行田间整形修剪时需要借助高层梯子等工具才能完成工作,操作难度大,费时费工。栽培架存在上述缺陷的导致原因是果树的树形较高,树体架面内枝条生长量大,需要人工经常修剪整形来调节侧枝的生长状态,而对于树体上部的枝条需要借助高层梯子等工具才能完成整形修剪工作,有时还需要多位工人来辅助技术人员进行田间作业,管理难度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果树栽培架式较高且整形不便的问题,由于在果树的栽培行内拉设的铁丝只能固定果树的主干,而果树的侧枝整形完全靠人工完成,无法依靠架形的其他构件对果树整体进行统一有效的整形,人工整形部分的生产管理成本较高,操作难度大且费时费工,进而提供一种果树整形栽培架。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果树整形栽培架,包括横梁和两个“丰字形”支撑件,所述两个“丰字形”支撑件竖直并列设置在果树之间,横梁水平设置在两个“丰字形”支撑件之间,每个“丰字形”支撑件包括上梁、中梁、下梁和立柱,所述立柱竖直设置,所述上梁、中梁和下梁从上至下依次水平设置在立柱上,两个“丰字形”支撑件中的两个上梁之间设置有上定位调节网,两个“丰字形”支撑件中的两个中梁之间设置有中定位调节网,两个“丰字形”支撑件中的两个下梁之间设置有下定位调节网;上定位调节网包括中间固定丝线、两根边缘固定丝线和2N根滑动丝线,两根边缘固定丝线水平并列设置,每根边缘固定丝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个所述“丰字形”支撑件中的上梁上,每根边缘固定丝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另一个所述“丰字形”支撑件中的上梁上,中间固定丝线水平设置在两根边缘固定丝线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丰字形”支撑件相连接,每根边缘固定丝线与中间固定丝线之间对应设置有N根滑动丝线,每根滑动丝线的两端分别与边缘固定丝线和中间固定丝线滑动配合,所述上定位调节网、中定位调节网和下定位调节网的结构相同。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1、本产品能够有效利用果树周围的生长空间,实现果树整体整形修剪的简便化管理过程,无需借助高层梯子等工具进行田间作业,本产品能够配合光源、空气或其他自然条件对果树进行更加合理的栽培和整形,通过本产品整形后的果树能够有效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2、本产品能够实现果树整形的最小人工化,本产品无需过多人工和其他辅助工具进行整形,只需要定时调节上定位调节网、中定位调节网和下定位调节网中的相邻的滑动丝线之间的间距便可实现轻松整形,省时省工,易于操作应用。3、本产品为横梁、上定位调节网、中定位调节网、下定位调节网和两个“丰字形”支撑件之间相互配合实现多层式定位的架体,实现了果树多层简便整形,架形层次分明,通风透光性明显增强,果实品质好、病虫害发生率低。4、本产品有效降低了架体的整体高度,根据样品试验可知,“丰字形”支撑件的高度最低能够降低至2M,这样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在田间进行作业时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即可进行。5、本产品富有灵活性,相邻的滑动丝线之间的间距根据实际需要和果树生长情况进行实时调节。“丰字形”支撑件的高度根据操作人员的身高进行设置的,更加便于技术人员的田间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6、本产品改变了枝条的整形方式,操作简便,易学易懂,能够实现省力化、简便化栽培。此外本产品实现了栽培架式的一体化架设,能够更好的抵抗大风等不良气候的影响,更加牢固,经久耐用,适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产品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产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丰字形”支撑件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中间固定丝线3-1、边缘固定丝线3-2和滑动丝线3-3之间连接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横梁1和两个“丰字形”支撑件2,所述两个“丰字形”支撑件2竖直并列设置在果树9之间,横梁1水平设置在两个“丰字形”支撑件2之间,每个“丰字形”支撑件2包括上梁2-1、中梁2-2、下梁2-3和立柱2-4,所述立柱2-4竖直设置,所述上梁2-1、中梁2-2和下梁2-3从上至下依次水平设置在立柱2-4上,两个“丰字形”支撑件2中的两个上梁2-1之间设置有上定位调节网3,两个“丰字形”支撑件2中的两个中梁2-2之间设置有中定位调节网4,两个“丰字形”支撑件2中的两个下梁2-3之间设置有下定位调节网5;上定位调节网3包括中间固定丝线3-1、两根边缘固定丝线3-2和2N根滑动丝线3-3,两根边缘固定丝线3-2水平并列设置,每根边缘固定丝线3-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个所述“丰字形”支撑件2中的上梁2-1上,每根边缘固定丝线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另一个所述“丰字形”支撑件2中的上梁2-1上,中间固定丝线3-1水平设置在两根边缘固定丝线3-2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丰字形”支撑件2相连接,每根边缘固定丝线3-2与中间固定丝线3-1之间对应设置有N根滑动丝线3-3,每根滑动丝线3-3的两端分别与边缘固定丝线3-2和中间固定丝线3-1滑动配合,所述上定位调节网3、中定位调节网4和下定位调节网5的结构相同。本实施方式中上定位调节网3、中定位调节网4和下定位调节网5的结构相同,但三者设置的滑动丝线3-3的具体根数不同,滑动丝线3-3的根数从上至下依次递减。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2N根滑动丝线3-3中的N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等于3。其他未提及的内容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2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每根滑动丝线3-3的一端加工有第一挂置定位钩6,每根滑动丝线3-3的另一端加工有第二挂置定位钩7,每根滑动丝线3-3通过第一挂置定位钩6与其对应的边缘固定丝线3-2相连接,每根滑动丝线3-3通过第二挂置定位钩7与中间固定丝线3-1相连接,每根滑动丝线3-3沿边缘固定丝线3-2的长度方向在其对应的边缘固定丝线3-2和中间固定丝线3-1之间往复滑动。其他未提及的内容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三的进一步设置,中间固定丝线3-1和边缘固定丝线3-2均为铁丝。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四的进一步设置,上梁2-1的长度、中梁2-2的长度和下梁2-3的长度之间的比值为3∶4∶5。工作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果树整形栽培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果树整形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和两个“丰字形”支撑件(2),所述两个“丰字形”支撑件(2)竖直并列设置在果树(9)之间,横梁(1)水平设置在两个“丰字形”支撑件(2)之间,每个“丰字形”支撑件(2)包括上梁(2‑1)、中梁(2‑2)、下梁(2‑3)和立柱(2‑4),所述立柱(2‑4)竖直设置,所述上梁(2‑1)、中梁(2‑2)和下梁(2‑3)从上至下依次水平设置在立柱(2‑4)上,两个“丰字形”支撑件(2)中的两个上梁(2‑1)之间设置有上定位调节网(3),两个“丰字形”支撑件(2)中的两个中梁(2‑2)之间设置有中定位调节网(4),两个“丰字形”支撑件(2)中的两个下梁(2‑3)之间设置有下定位调节网(5);上定位调节网(3)包括中间固定丝线(3‑1)、两根边缘固定丝线(3‑2)和2N根滑动丝线(3‑3),两根边缘固定丝线(3‑2)水平并列设置,每根边缘固定丝线(3‑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个所述“丰字形”支撑件(2)中的上梁(2‑1)上,每根边缘固定丝线(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另一个所述“丰字形”支撑件(2)中的上梁(2‑1)上,中间固定丝线(3‑1)水平设置在两根边缘固定丝线(3‑2)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丰字形”支撑件(2)相连接,每根边缘固定丝线(3‑2)与中间固定丝线(3‑1)之间对应设置有N根滑动丝线(3‑3),每根滑动丝线(3‑3)的两端分别与边缘固定丝线(3‑2)和中间固定丝线(3‑1)滑动配合,所述上定位调节网(3)、中定位调节网(4)和下定位调节网(5)的结构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树整形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和两个“丰字形”支撑件(2),所述两个“丰字形”支撑件(2)竖直并列设置在果树(9)之间,横梁(1)水平设置在两个“丰字形”支撑件(2)之间,每个“丰字形”支撑件(2)包括上梁(2-1)、中梁(2-2)、下梁(2-3)和立柱(2-4),所述立柱(2-4)竖直设置,所述上梁(2-1)、中梁(2-2)和下梁(2-3)从上至下依次水平设置在立柱(2-4)上,两个“丰字形”支撑件(2)中的两个上梁(2-1)之间设置有上定位调节网(3),两个“丰字形”支撑件(2)中的两个中梁(2-2)之间设置有中定位调节网(4),两个“丰字形”支撑件(2)中的两个下梁(2-3)之间设置有下定位调节网(5);上定位调节网(3)包括中间固定丝线(3-1)、两根边缘固定丝线(3-2)和2N根滑动丝线(3-3),两根边缘固定丝线(3-2)水平并列设置,每根边缘固定丝线(3-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个所述“丰字形”支撑件(2)中的上梁(2-1)上,每根边缘固定丝线(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另一个所述“丰字形”支撑件(2)中的上梁(2-1)上,中间固定丝线(3-1)水平设置在两根边缘固定丝线(3-2)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丰字形”支撑件(2)相连接,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朝王伟军郝建宇许建铭王玉祥吕丽霞王秀荣景刚员威黄伟寇宏立韩久菲黄韦荣刘满俊贾志国刘玉霞邓永田师占君楚燕杰郜君晖康福庆王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