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盐碱地改良渗透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8639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盐碱地改良渗透管,包括第一三通接头,第一三通接头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总水管,第一三通接头的后端设有第一手动阀门,第一手动阀门的上表面设有把手,第一手动阀门的后侧设有置药瓶,置药瓶的侧表面底部设有出水管和进水管,出水管和进水管前后对应设置,第一手动阀门通过进水管与置药瓶连通,置药瓶的侧表面设有第二手动阀门,置药瓶的内部上侧设有挡药板,挡药板的中部设有进药孔,本用于盐碱地改良渗透管,可以方便安装,结构多,结构牢固耐用,给外出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不需要人工撒药,省时省力,提高治理效果和减少治理时间,能够成片安装,便于大面积治理。

A modified osmosis tube for salt and alkali lan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odified osmosis pipe for saline alkali land, including the first three connection joints,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first three connection joints are fixed with the total water pipe, the back end of the first three join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manual valv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rst manual valve is provided with a handle, and the back side of the first manual valve is provided with a medicine bottle on the back side of the first manual valve, and the rear side of the first manual valve is provided with a medicine bottle to set the back of the first manual valve. The bottom of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medicine bottle is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pipe and a water inlet pipe, the outlet pipe and the inlet pipe are arranged before and after. The first manual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edicine bottle through the inlet pipe,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medicine bottl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hand dynamic valve, the upper side of the medicine bottle is provided with a drug blocking plate,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block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drug intake hole. This is used in saline alkali land modification. The good permeable pipe is convenient to install, structure many, structure firm and durable, bring convenience to go out, and do not need to sprinkle medicine manually, save time and labor, improve treatment effect and reduce treatment time, can be installed in large area for large area manag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盐碱地改良渗透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渗透管
,具体为一种用于盐碱地改良渗透管。
技术介绍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盐碱地在利用过程当中,简单说,可以分为轻盐碱地、中度盐碱地和重盐碱地。轻盐碱地是指它的出苗率在70%—80%,它含盐量在千分之三以下;重盐碱地是指它的含盐量超过千分之六,出苗率低于50%;中间这块就是中度盐碱地(用pH值表示为:轻度盐碱地pH值为:7.1—8.5,中度盐碱地pH值为:8.5—9.5,重度盐碱地pH值为:9.5以上)。盐碱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水分状况不良,所以在改良初期,重点应放在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上面。一般分几步进行:首先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再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培肥土壤;最后种植作物,在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的过程中,需要渗透管,常见的渗透管结构单一,治理效果差,治理效果时间长,需要人工去撒药物,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盐碱地改良渗透管,可以方便安装,结构多,结构牢固耐用,给外出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不需要人工撒药,省时省力,提高治理效果和减少治理时间,能够成片安装,便于大面积治理,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盐碱地改良渗透管,包括第一三通接头,所述第一三通接头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总水管,第一三通接头的后端设有第一手动阀门,第一手动阀门的上表面设有把手,第一手动阀门的后侧设有置药瓶,置药瓶的侧表面底部设有出水管和进水管,出水管和进水管前后对应设置,第一手动阀门通过进水管与置药瓶连通,置药瓶的侧表面设有第二手动阀门,置药瓶的内部上侧设有挡药板,挡药板的中部设有进药孔,进药孔的上表面设有旋盖,置药瓶的内部下侧设有底板,底板的中部设有出药孔,出药孔的中部设有活动板,活动板与第二手动阀门固定连接,出水管的侧表面后部设有紧固环,出水管的后侧设有第二三通接头,出水管通过紧固环与第二三通接头固定连接,第二三通接头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渗透管,渗透管的侧表面设有活动环,渗透管通过活动环与第二三通接头固定连接,活动环的侧表面设有缺口,缺口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通过螺柱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渗透管的孔洞内部设有海绵块,海绵块与渗透管固定连接。减少水流的流速,防止混合泥土的水倒灌,堵塞渗透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环的内侧表面分别设有橡胶垫片,橡胶垫片与活动环活动连接。增加密封性,防止密封不牢固而漏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紧固环的侧表面分别设有拨片,两个拨片与紧固环固定连接。便于扭紧紧固环,省时省力。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置药瓶的上表面设有掀盖,掀盖通过转轴与置药瓶转动连接,掀盖的侧表面设有固定片。防止置药瓶进入杂物,保护置药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用于盐碱地改良渗透管,设有拨片和螺柱,可以方便安装,由螺柱固定,结构牢固耐用,给外出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不需要人工撒药,省时省力,提高治理效果和减少治理时间,能够成片安装,便于大面积治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置药瓶剖面示意图。图中:1总水管、2第一三通接头、3第一手动阀门、4出水管、5紧固环、6拨片、7渗透管、8活动环、9第二三通接头、10螺柱、11掀盖、12置药瓶、13第二手动阀门、14进水管、15旋盖、16挡药板、17活动板、18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盐碱地改良渗透管,包括第一三通接头2,第一三通接头2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总水管1,第一三通接头2的后端设有第一手动阀门3,第一手动阀门3的上表面设有把手,第一手动阀门3的后侧设有置药瓶12,置药瓶12的侧表面底部设有出水管4和进水管14,出水管4和进水管14前后对应设置,第一手动阀门3通过进水管14与置药瓶12连通,置药瓶12的侧表面设有第二手动阀门13,置药瓶12的上表面设有掀盖11,掀盖11通过转轴与置药瓶12转动连接,掀盖11的侧表面设有固定片,能够保护置药瓶12的内部,防止置药瓶12晒坏,置药瓶12的内部上侧设有挡药板16,挡药板16的中部设有进药孔,进药孔的上表面设有旋盖15,能够减少挥发,不会将药物洒出。置药瓶12的内部下侧设有底板18,底板18的中部设有出药孔,出药孔的中部设有活动板17,活动板17与第二手动阀门13固定连接,出水管4的侧表面后部设有紧固环5,紧固环5的侧表面分别设有拨片6,两个拨片6与紧固环5固定连接,便于安装,使安装更加省力,出水管4的后侧设有第二三通接头9,出水管4通过紧固环5与第二三通接头9固定连接,第二三通接头9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渗透管7,渗透管7的侧表面设有大小不均的孔洞,孔洞内部固定连接有海绵块,渗透效果好,减少流出量,均匀流出,渗透管7的侧表面设有活动环8,活动环8的内侧表面分别设有橡胶垫片,橡胶垫片与活动环8活动连接,能够保护渗透管7,使渗透管7安装牢固,渗透管7通过活动环8与第二三通接头9固定连接,活动环8的侧表面设有缺口,缺口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通过螺柱10固定连接。在使用时:通过将药物放入置药瓶12的内部,安装上旋盖15,保护药物不洒出,将掀盖11盖住,打开第一手动阀门3,使水流通过置药瓶12流入渗透管7中,打开第二手动阀门13,使药物均匀流出,通过和水流的混合,带有药物的水从渗透管7中流出,达到治理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可以方便安装,结构多,结构牢固耐用,给外出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设有置药瓶12,不需要人工撒药,省时省力,能够节省成本,渗透管7的表面设有孔洞,提高治理效果和减少治理时间,通过第一三通接头2和第二三通接头9安装,能够成片安装,便于大面积治理。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盐碱地改良渗透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盐碱地改良渗透管,包括第一三通接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接头(2)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总水管(1),第一三通接头(2)的后端设有第一手动阀门(3),第一手动阀门(3)的上表面设有把手,第一手动阀门(3)的后侧设有置药瓶(12),置药瓶(12)的侧表面底部设有出水管(4)和进水管(14),出水管(4)和进水管(14)前后对应设置,第一手动阀门(3)通过进水管(14)与置药瓶(12)连通,置药瓶(12)的侧表面设有第二手动阀门(13),置药瓶(12)的内部上侧设有挡药板(16),挡药板(16)的中部设有进药孔,进药孔的上表面设有旋盖(15),置药瓶(12)的内部下侧设有底板(18),底板(18)的中部设有出药孔,出药孔的中部设有活动板(17),活动板(17)与第二手动阀门(13)固定连接,出水管(4)的侧表面后部设有紧固环(5),出水管(4)的后侧设有第二三通接头(9),出水管(4)通过紧固环(5)与第二三通接头(9)固定连接,第二三通接头(9)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渗透管(7),渗透管(7)的侧表面设有大小不均的孔洞,渗透管(7)的侧表面设有活动环(8),渗透管(7)通过活动环(8)与第二三通接头(9)固定连接,活动环(8)的侧表面设有缺口,缺口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通过螺柱(10)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盐碱地改良渗透管,包括第一三通接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接头(2)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总水管(1),第一三通接头(2)的后端设有第一手动阀门(3),第一手动阀门(3)的上表面设有把手,第一手动阀门(3)的后侧设有置药瓶(12),置药瓶(12)的侧表面底部设有出水管(4)和进水管(14),出水管(4)和进水管(14)前后对应设置,第一手动阀门(3)通过进水管(14)与置药瓶(12)连通,置药瓶(12)的侧表面设有第二手动阀门(13),置药瓶(12)的内部上侧设有挡药板(16),挡药板(16)的中部设有进药孔,进药孔的上表面设有旋盖(15),置药瓶(12)的内部下侧设有底板(18),底板(18)的中部设有出药孔,出药孔的中部设有活动板(17),活动板(17)与第二手动阀门(13)固定连接,出水管(4)的侧表面后部设有紧固环(5),出水管(4)的后侧设有第二三通接头(9),出水管(4)通过紧固环(5)与第二三通接头(9)固定连接,第二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敏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