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8572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6 0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开关电路、第一唤醒电路、交流转换电路、变压器和直流转换电路;所述电池与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唤醒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唤醒电路接收到唤醒信号后控制所述开关电路导通,所述交流转换电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所述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相连,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与所述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给用电器供直流电。由于第一唤醒电路在接收到唤醒信号后唤醒电源模块,即电源模块在未被唤醒时不工作,这样有效减小了电驱动系统的静态功耗。

A power supply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wer supply module, which comprises a battery, a switch circuit, a first wake-up circuit, an AC conversion circuit, a transformer and a DC conversion circuit. The battery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switch circuit, the output end of the switch circu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AC conversion circuit, and the switch electricity is connected. The control end of the road is connected to the output end of the first wake-up circuit. The first wake-up circuit receives the wake-up signal to control the switch circuit, and the AC conversion circuit converts the DC to alternating current; the output end of the AC conversion circu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imary coil of the transformer, and the transformer is connected. The secondary coil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DC conversion circuit,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DC conversion circuit supplies direct current to the electrical appliance. Because the first wake-up circuit wakes up the power module after receiving the wake-up signal, that is, the power module does not work when it is not awakened, which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static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electric driv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模块
本技术涉及开关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模块。
技术介绍
在低碳经济成为时代主流的背景下,电动汽车成为当前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向前发展,大功率的电机和控制器相继问世,电驱动系统的静态功耗过大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源模块,解决现有的电驱动系统的静态功耗过大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开关电路、第一唤醒电路、交流转换电路、变压器和直流转换电路;所述电池与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唤醒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唤醒电路接收到唤醒信号后控制所述开关电路导通,以使所述电池给所述交流转换电路供电,所述交流转换电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所述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相连,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与所述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变压器对交流电进行变压后输出给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所述直流转换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通过所述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给用电器供直流电。优选的,所述第一唤醒电路包括:第一唤醒信号输入端、第一光耦开关、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光耦开关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接电源,负极接第一唤醒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光耦开关的光敏管的输入端与电池的正极相连,输出端经分压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相连,并经分压电阻与电池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池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光耦开关接收到低压唤醒信号后开启,控制所述第一三极管开启,唤醒电源模块。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二唤醒电路;所述第二唤醒电路包括:第二唤醒信号输入端、反向截止二极管、第二光耦开关、数字信号处理唤醒端;所述第二唤醒信号输入端经所述反向截止二极管与所述第一光耦开关的光敏管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反向截止二极管的正极经分压电阻与所述第二光耦开关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光耦开关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电池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二光耦开关的光敏管的输入端接电源,输出端与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唤醒端相连;所述第二唤醒信号输入端发出高压唤醒信号时,所述第二光耦开关开启,向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唤醒端发出唤醒信号,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接收到高压唤醒信号后向所述第一唤醒信号输入端发出低压唤醒信号。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电池与所述交流转换电路之间的滤波电路。优选的,所述交流转换电路包括:PWM控制模块和第一场效应晶体管,所述PWM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输入端与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输入端接地;所述PWM控制模块用于输出PWM波以控制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开闭,使得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中形成交流电。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电压反馈电路;所述电压反馈电路包括:变压器次级线圈电压反馈电路、变压器初级线圈采样电路;所述变压器初级线圈采样电路的采样电压发送给PWM控制模块以供电,所述变压器次级线圈电压反馈电路的反馈电压发送给PWM控制模块以进行比对。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电流反馈电路,所述电流反馈电路的反馈电流发送给PWM控制模块以进行比对。优选的,所述第一光耦开关、所述第二光耦开关的型号为TLP2301。优选的,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型号为:MMBT5551。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源模块,电池、开关电路、第一唤醒电路、交流转换电路、变压器和直流转换电路;所述电池与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唤醒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唤醒电路接收到唤醒信号后控制所述开关电路导通,以使所述电池给所述交流转换电路供电,所述交流转换电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所述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相连,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与所述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给用电器供直流电。由于第一唤醒电路在接收到唤醒信号后唤醒电源模块,即电源模块在未被唤醒时不工作,这样就有效减小了电驱动系统的静态功耗。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电源模块,所述第一唤醒电路包括:第一唤醒信号输入端、第一光耦开关、第一三极管。由于所述第一光耦开关的光敏管的输入端与电池的正极相连,输出端经分压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相连,并经分压电阻与电池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池的负极相连这样,当第一光耦开关接收到唤醒信号开启后,第一三极管满足开启条件,控制所述开关电路闭合,使得电源开始工作。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二唤醒电路;所述第二唤醒电路包括:第二唤醒信号输入端、反向截止二极管、第二光耦开关、数字信号处理唤醒端。由于所述第二光耦开关的光敏管的输入端接电源,输出端与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唤醒端相连,所述第二唤醒信号输入端发出高压唤醒信号时,所述第二光耦开关开启,向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唤醒端发出唤醒信号,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接收到高压唤醒信号后向所述第一唤醒信号输入端发出低压唤醒信号。这样使得本技术即使整车的唤醒信号丢失,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会发出低压唤醒信号至第一唤醒信号输入端,唤醒电源模块,以持续给用电器供电。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电源模块,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电池与所述交流转换电路之间的滤波电路。这样可以提升电源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电源模块,还包括:电压反馈电路和/或电流反馈电路。其中,该电流反馈电路只要给定限制参考电流,就可以准确地限制流过开关管和变压器中的最大电流,从而在输出过载或短路时保护开关管和变压器,也可以有效克服因输入电压浪涌产生的尖峰电流而损害功率开关管。该电压反馈电路反馈的电压与基准电压偏差超过一定值时,PWM控制模块的锁存器复位,开关管截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模块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唤醒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次级线圈电压反馈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流反馈电路图。附图标记在图1-图4中:BA1电池U106第二光耦开关T100变压器U103PWM控制模块U100第一光耦开关HX2第二唤醒信号输入端Q102第一三极管D112反向截止二极管HX1第一唤醒信号输入端HX3数字信号处理唤醒端R109分压电阻R110分压电阻R117分压电阻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为了减少电驱动系统的静态功耗,电源模块在未唤醒状态下不应该工作,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小静态功耗。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模块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模块包括:电池BA1、开关电路、第一唤醒电路、交流转换电路、变压器T100和直流转换电路;所述电池BA1与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源模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BA1)、开关电路、第一唤醒电路、交流转换电路、变压器(T100)和直流转换电路;所述电池(BA1)与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唤醒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唤醒电路接收到唤醒信号后控制所述开关电路导通,以使所述电池(BA1)给所述交流转换电路供电,所述交流转换电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所述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变压器(T100)的初级线圈相连,所述变压器(T100)的次级线圈与所述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变压器(T100)对交流电进行变压后输出给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所述直流转换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通过所述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给用电器供直流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BA1)、开关电路、第一唤醒电路、交流转换电路、变压器(T100)和直流转换电路;所述电池(BA1)与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唤醒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唤醒电路接收到唤醒信号后控制所述开关电路导通,以使所述电池(BA1)给所述交流转换电路供电,所述交流转换电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所述交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变压器(T100)的初级线圈相连,所述变压器(T100)的次级线圈与所述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变压器(T100)对交流电进行变压后输出给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所述直流转换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通过所述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给用电器供直流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唤醒电路包括:第一唤醒信号输入端(HX1)、第一光耦开关(U100)、第一三极管(Q102);所述第一光耦开关(U100)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接电源,负极接第一唤醒信号输入端(HX1),所述第一光耦开关(U100)的光敏管的输入端与电池(BA1)的正极相连,输出端经分压电阻(R109)与第一三极管(Q102)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Q102)的集电极与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相连,并经分压电阻(R110)与电池(BA1)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Q102)的发射极与电池(BA1)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光耦开关(U100)接收到低压唤醒信号后开启,控制所述第一三极管(Q102)开启,唤醒电源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二唤醒电路;所述第二唤醒电路包括:第二唤醒信号输入端(HX2)、反向截止二极管(D112)、第二光耦开关(U106)、数字信号处理唤醒端(HX3);所述第二唤醒信号输入端(HX2)经所述反向截止二极管(D112)与所述第一光耦开关(U100)的光敏管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反向截止二极管(D112)的正极经分压电阻(R117)与所述第二光耦开关(U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超张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