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保良专利>正文

一种生产低碳锰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847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低碳锰铁的方法,它是以人造Mn↓[3]O↓[4]为原料、以硅铁作还原剂,在精炼电炉内还原Mn↓[3]O↓[4]生产低硅锰硅合金,然后将此种锰硅合金兑入中频炉进一步用Mn↓[3]O↓[4]球团和石灰精炼脱硅生产低碳锰铁。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人造Mn↓[3]O↓[4]和硅铁,杂质少,硅铁的含碳量低,炼出来的低碳锰铁含碳量均小于0.3%。在中频炉中因有电磁搅拌,脱硅比较彻底,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炼低碳锰铁
,特别是用人造\111304在精炼电炉内冶 炼低碳锰硅合金,然后将此种锰硅合金兑入中频炉进一步用Mll304球团和石灰 精炼脱硅生产低碳锰铁的方法。二、
技术介绍
最近几年来低碳高强度钢、不锈钢、不锈钢焊条、低碳高强度钢焊条发展 很快,对低碳锰硅合金和低碳锰铁需求量大增。传统的锰硅合金是在矿热炉中采用电碳热法来冶炼生产的。它是利用提高合金中的Si含量来降C的,这是传 统的工艺技术,非常成熟。但由于使用矿热炉,生产电耗高,产生废气量大, 耗水量大,产品含碳量高,很难满足生产含碳量小于0.7%低碳锰铁的要求。精炼炉是冶炼中低碳锰铁或中低微碳铬铁的专用炉型,在精炼电炉内用锰 硅合金或硅铬合金采用传统的电硅热法生产中低碳锰铁或中低微碳铬铁工艺十 分成熟。近十几年来由于"波伦法"及热兑精炼技术的发展,利用精炼炉专门 熔化含锰溶渣或含铬熔渣,然后将熔渣及锰硅合金或硅铬合金进行倒包热兑或 摇包热兑生产中低碳锰铁或中低微碳铬铁的生产工艺也已经成熟。但是由于使 用的原材料的局限,很难生产出低碳锰铁和微碳铬铁。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它能克服现有工艺电耗高,废气量大,耗水量大,产品含碳量高的缺点,生产出含碳量小于0.7%低碳 锰铁。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人造Mll304在精炼电炉内冶 炼低碳锰硅合金,然后将此种锰硅合金兑入中频炉进一步用Mll304球团和石灰 精炼脱硅生产低碳锰铁。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 制备\111304按氧化锰矿液相还原剂:硫酸=1:0. l—O. 2:0. 5—0. 6 (重量比),将氧化锰 矿和有液相还原剂混合,用硫酸浸出,加碱沉淀除铁,清洗,制备得Mn304,(2) 原料准备将硅铁破碎成粒度《20 nm,将含Ca0^8596的生石灰破碎成粒度为8—50咖,将Mll304造球并干燥,(3) 冶炼低硅锰硅合金炉料配比按硅铁Mn304球团石灰=1:2. 7—3. 1:13—1. 7 (重量比),先将 Mn304球团及1/3石灰混合均匀,分批加入到精炼炉中熔化,熔清后炉渣含锰 量约Mn40—4596,碱度0. 8—1. 0,当炉料己熔清且熔渣温度在1500'C左右时, 分期分批地向熔池加入硅铁和剩余的石灰并进行搅拌,当炉料全部加完,炉渣 碱度按1.0—1.2控制,精炼10—15分钟。(4) 中频炉精炼脱硅将装了铁水的铁水包进行镇静、扒渣、然后将步骤(3)制备得的液态低硅 锰硅合金兑入中频炉并立即送电,并加入Mll304球团和石灰混合料进行精炼脱 硅。精炼时间10—15分钟,炉渣碱度1.0—1.2,取样判硅合格,将铁水和熔 渣一起倒入包中,再送浇铸场进行带渣浇铸。所述冶炼低碳锰硅合金含的炉料配比可按生产低碳锰硅合金含Mn要求进 行配制,如要冶炼含Mn》8096的低碳锰硅合金时,其配比按硅铁:1^11304球团石灰=1:3. 0—3. 5:1. 5—1. 9(重量比);要冶炼含Mn》7296的低碳锰硅合金时, 其配比按硅铁:Mn304球团石灰=1:2. 7—3. 1:1. 3_1. 7(重量比);要冶炼含 Mn^6596低碳锰硅合金时,其配比按硅铁Mn304球团石灰=1:2. 4—2. 8:1.1 —1.5(重量比)。所述硅铁为75%硅铁、65%硅铁、结晶硅其中的一种。所述液相还原剂为糖蜜、淀粉。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1、 采用人造Mn304作原料,含Mn高,杂质少;2、 用硅铁作还原剂,硅铁带入的碳量少;3、 在精炼电炉内熔化和精炼,电压高,克服了电弧对熔池的增碳问题,可 以生产出低碳锰硅合金。而采用中频炉来精炼脱硅,由于中频炉有电磁搅拌作 用,脱硅速度快,损耗少,收得率高。4、 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产出低碳锰锰铁含碳量小于0.3%的。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生产低碳锰铁的方法工艺流程图。对照图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生产低碳锰铁的方法是将Mll304球团和石灰放入精练炉中熔化,再将硅铁和石灰放入精炼炉中精炼,出铁,镇静,扒渣,热兑中频炉,再加入Mll304球团和石灰在中频炉中精炼,出铁,浇注,精整,检验合格,入库。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下述方法步骤构成1、制备Mn304。按氧化锰矿液相还原剂:硫酸=1:0. 1—0. 2:0. 5_0. 6(重量比),将氧化锰矿和液相还原剂如糖蜜或淀粉混合,用硫酸浸出,加碱沉淀除铁,清洗,制备得Mn304。其化学成分为Mn》69%, Fe《0.05%, P《0.05%, S《0.03%, Sn《0. 001%, Pb《0. 001%。2、 原料准备。将硅铁破碎成粒度《20 ran,将含Ca0^85W的生石灰破碎成 粒度为8—50咖,将人工合成Mn304造球并干燥;3、 冶炼低硅锰硅合金炉料配比按硅铁MnA球团石灰=1:2. 7—3. 1:13—1. 7(重量比),先将 Mn304球团及1/3石灰混合均匀,分批加入到精炼炉中熔化,熔清后炉渣含锰 量约Mn40—4596,碱度0. 8—1. 0,当炉料己熔清且熔渣温度在1500'C左右时,分期分批地向熔池加入硅铁和剩余的石灰并进行搅拌,当炉料全部加完,控制 炉渣碱度在1. 0—1. 2,精炼10—15分钟,待炉中的Si与MnO反应达到平衡,判硅合适,可以出铁。4、 中频炉精炼脱硅将装了铁水的铁水包进行镇静、扒渣、然后将步骤(3)制备得的液态低硅锰硅合金兑入中频炉并立即送电,并加入Mll304球团和石灰混合料进行精炼脱硅。精炼时间约10—15分钟,炉渣碱度1.0—1.2,取样判硅合格,将铁水和 熔渣一起倒入包中,再送浇铸场进行带渣浇铸。冶炼低碳锰硅合金含的炉料配比可按生产低碳锰硅合金含Mn要求进行配 制,如要冶炼含Mn》8096的低碳锰硅合金时,其配比按硅铁:]^11304球团石灰 =1:3.0—3.5:1.5—1.9(重量比);要冶炼含Mn^7296的低碳锰硅合金时,其配 比按硅铁:1^11304球团石灰=1:2.7—3. 1:1.3—1.7 (重量比);要冶炼含Mn》 65%低碳锰硅合金时,其配比按硅铁Mn304球团石灰=1:2. 4—2. 8:1. l— 1.5(重量比)。拌料、加料、精炼要求先将Mll304球团与石灰总量三分之一的石灰混合均匀,分批加入到精炼炉中熔化,熔清后炉渣含锰量约Mn40—45W,碱度0.8 一l. 0,当炉料己熔清且熔渣温度在150(TC左右时,分期分批向熔池加入硅铁和 剩余的石灰,并进行搅拌,当炉料全部加完,控制炉渣碱度在1. 0—1. 2,精炼 10—15分钟,待炉中的Si与MnO反应达到平衡,炉内渣面平静,即可出铁、 镇静、扒渣、浇注。本专利技术由于使用了人造Mll304和硅铁,杂质少,硅铁的含碳量低,炼出来 的锰硅合金含碳量仅为0. 27 0. 3,可以满足含碳量小于0. 4%的低碳锰铁的要 求。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所用的硅铁可以是75%硅铁、65%硅铁或结晶 硅其中的一种。权利要求1. ,其特征在于采用人造Mn3O4在精炼电炉内冶炼低碳锰硅合金,然后将此种锰硅合金兑入中频炉进一步用Mn3O4球团和石灰精炼脱硅生产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低碳锰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人造Mn↓[3]O↓[4]在精炼电炉内冶炼低碳锰硅合金,然后将此种锰硅合金兑入中频炉进一步用Mn↓[3]O↓[4]球团和石灰精炼脱硅生产低碳锰铁,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Mn↓[3]O↓[4]按氧化锰矿∶液相还原剂∶硫酸=1∶0.1-0.2∶0.5-0.6(重量比),将氧化锰矿和有机液相还原剂混合,用硫酸浸出,加碱沉淀除铁,清洗,制备得Mn↓[3]O↓[4],(2)原料准备将硅铁破碎成粒度≤20mm,将含CaO≥85%的生石灰破碎成粒度为8-50mm,将Mn↓[3]O↓[4]造球并干燥,(3)冶炼低硅锰硅合金炉料配比按硅铁∶Mn↓[3]O↓[4]球团∶石灰=1∶2.7-3.1∶13-1.7(重量比),先将Mn↓[3]O↓[4]球团和石灰总量三分之一的石灰混合均匀,分批加入到精炼炉中熔化,熔清后炉渣含锰量约Mn40-45%,碱度0.8-1.0,当炉料己熔清且熔渣温度在1500℃左右时,分期分批地向熔池加入硅铁和剩余的石灰并进行搅拌,当炉料全部加完,炉渣碱度按1.0-1.2控制,精炼10-15分钟。(4)中频炉精炼脱硅将装了铁水的铁水包进行镇静、扒渣、然后将液态低硅锰硅合金(3)兑入中频炉并立即送电及加入Mn↓[3]O↓[4]球团和石灰混合料进行精炼脱硅。精炼时间约10-15分钟,炉渣碱度1.0-1.2,取样判硅合格,将铁水和熔渣一起倒入包中,再送浇铸场进行带渣浇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保良奚基平陈明葵
申请(专利权)人:潘保良奚基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