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光生专利>正文

一种矿用漏电保护器的触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8397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6 0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漏电保护器的触点结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底部固定有静触点,所述安装板顶部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上固定有插销,第一连杆的顶部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自由端与脱扣器的触发端连接;安装板的底面铰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与安装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体,第三连杆的自由端固定有与静触点选择性接触的动触点,安装板侧面设置有定位凹槽,第三连杆侧面通过第二弹簧体连接有挂钩,挂钩的顶面设置有斜面部;动触点包括触点基片,触点基片的两侧连接有金属弹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漏电保护器的动作准确度,避免了触点开合过程可能出现的电弧。

A contact structure of a mine leakage prote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tact structure of a mine leakage protector, which comprises an installation plate, a static contact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mounting plate, a first connecting rod articulated on the top of the installation plate, a pin fixed on the first link, second connecting rods at the top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free end of the second bar connected with the trigger end of the tripping device. The bottom of the mounting plate is articulated with third connecting rods, the third connecting rod and the mounting plat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pring body, the free end of the third connecting rod is fixed with the movable contact with the static contact, the side of the mounting plate is set with a positioning groove, the side of the third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by the second spring body, and the top surface of the hook is set. There are oblique faces; the moving contacts include the contact substrate; the two sides of the contact substrate are connected with metal shrapnel.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electric leakage protector, and avoid the arc which may occur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ntact opening and clo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漏电保护器的触点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矿用电气安全设备,尤其是一种矿用漏电保护器的触点结构。
技术介绍
在煤矿的作业区域内,需要安装各种电器设备,为了防止这些电器设备出现漏电事故,需要在电路上安装漏电保护器。中国技术专利CN204118015U公开了一种脱扣机构及漏电保护器,代表了现阶段较为优秀的漏电保护技术。但是,由于煤矿中的特殊环境,对于漏电保护器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矿用漏电保护器的触点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漏电保护器的动作准确度,避免了触点开合过程可能出现的电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矿用漏电保护器的触点结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底部固定有静触点,所述安装板顶部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上固定有插销,第一连杆的顶部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自由端与脱扣器的触发端连接;安装板的底面铰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与安装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体,第三连杆的自由端固定有与静触点选择性接触的动触点,安装板侧面设置有定位凹槽,第三连杆侧面通过第二弹簧体连接有挂钩,挂钩的顶面设置有斜面部,当脱扣器触发时,脱扣器推动第二连杆,使插销与斜面部相接触,将挂钩推出定位凹槽;动触点包括触点基片,触点基片的两侧连接有金属弹片。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凹槽底面固定有橡胶凸缘,挂钩底面设置有与橡胶凸缘相配合的凹槽。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弹片上设置有狭缝,狭缝中安装有金属丝网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首先将脱扣器与触点机构进行分离,采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的结构进行脱扣动作的传递,插销与挂钩在正常情况下相互分离,避免了由于震动或者电压电流的异常干扰造成脱扣器的误动作而产生漏电保护器误动作。本技术只有在脱扣器被触发后并且触发端一直运动到插销与挂钩相互接触的位置后,漏电保护器才可以实现动触点和静触点的分离断开。动触点上的金属弹片可以有效抑制电弧的产生。橡胶凸缘可以提高挂钩在定位凹槽内固定的稳定性,避免挂钩受到振动而出现脱钩的问题。金属弹片上的狭缝可以对可能出现的电弧进行二次灭弧,保证漏电保护器动作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挂钩与定位凹槽挂接状态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动触点的结构图。图中:1、安装板;2、静触点;3、第一连杆;4、插销;5、第二连杆;6、脱扣器;7、第三连杆;8、第一弹簧体;9、动触点;10、定位凹槽;11、第二弹簧体;12、挂钩;13、斜面部;14、触点基片;15、金属弹片;16、橡胶凸缘;17、凹槽;18、狭缝;19、金属丝网层;20、第一通孔;21、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参照图1-3,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底部固定有静触点2,所述安装板1顶部铰接有第一连杆3,第一连杆3上固定有插销4,第一连杆3的顶部铰接有第二连杆5,第二连杆5的自由端与脱扣器6的触发端连接;安装板1的底面铰接有第三连杆7,第三连杆7与安装板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体8,第三连杆7的自由端固定有与静触点2选择性接触的动触点9,安装板1侧面设置有定位凹槽10,第三连杆7侧面通过第二弹簧体11连接有挂钩12,挂钩12的顶面设置有斜面部13,当脱扣器6触发时,脱扣器6推动第二连杆5,使插销4与斜面部13相接触,将挂钩12推出定位凹槽10;动触点9包括触点基片14,触点基片14的两侧连接有金属弹片15。本技术首先将脱扣器6与触点机构进行分离,采用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5铰接的结构进行脱扣动作的传递,插销4与挂钩12在正常情况下相互分离,避免了由于震动或者电压电流的异常干扰造成脱扣器6的误动作而产生漏电保护器误动作。本技术只有在脱扣器6被触发后并且触发端一直运动到插销4与挂钩12相互接触的位置后,漏电保护器才可以实现动触点9和静触点2的分离断开。动触点9上的金属弹片15可以有效抑制电弧的产生。定位凹槽10底面固定有橡胶凸缘16,挂钩12底面设置有与橡胶凸缘16相配合的凹槽17,橡胶凸缘16可以提高挂钩12在定位凹槽10内固定的稳定性,避免挂钩12受到振动而出现脱钩的问题。金属弹片15上设置有狭缝18,狭缝18中安装有金属丝网层19,金属弹片15上的狭缝18可以对可能出现的电弧进行二次灭弧,保证漏电保护器动作的安全性。另外,在触点基片14内部设置有平行于静触点2的第一通孔20,第一通孔20的两端位于金属弹片15与触点基片14连接点的上方,触点基片14的顶部还设置有与第一通孔20贯通的第二通孔21,第二通孔21与第一通孔20相互垂直。通过增设第一通孔20和第二通孔21,增加了动触点上气隙结构体积和覆盖区域,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动触点的灭弧效果。其中,脱扣器6的具体结构以及漏电保护器的其它附属结构在
技术介绍
引用的专利文献中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公开,属于现有技术,而且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选用其它类型的市售脱扣器,在此不再详述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矿用漏电保护器的触点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用漏电保护器的触点结构,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底部固定有静触点(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顶部铰接有第一连杆(3),第一连杆(3)上固定有插销(4),第一连杆(3)的顶部铰接有第二连杆(5),第二连杆(5)的自由端与脱扣器(6)的触发端连接;安装板(1)的底面铰接有第三连杆(7),第三连杆(7)与安装板(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体(8),第三连杆(7)的自由端固定有与静触点(2)选择性接触的动触点(9),安装板(1)侧面设置有定位凹槽(10),第三连杆(7)侧面通过第二弹簧体(11)连接有挂钩(12),挂钩(12)的顶面设置有斜面部(13),当脱扣器(6)触发时,脱扣器(6)推动第二连杆(5),使插销(4)与斜面部(13)相接触,将挂钩(12)推出定位凹槽(10);动触点(9)包括触点基片(14),触点基片(14)的两侧连接有金属弹片(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漏电保护器的触点结构,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底部固定有静触点(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顶部铰接有第一连杆(3),第一连杆(3)上固定有插销(4),第一连杆(3)的顶部铰接有第二连杆(5),第二连杆(5)的自由端与脱扣器(6)的触发端连接;安装板(1)的底面铰接有第三连杆(7),第三连杆(7)与安装板(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体(8),第三连杆(7)的自由端固定有与静触点(2)选择性接触的动触点(9),安装板(1)侧面设置有定位凹槽(10),第三连杆(7)侧面通过第二弹簧体(11)连接有挂钩(12),挂钩(1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生王川苏海涛薛瑞张修辉刘祥勇
申请(专利权)人:王光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