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怀化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钢琴演奏用谱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83217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6 0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琴演奏用谱架,设置谱架基块及设置在谱架基块前端可转动的翻转块,以谱架基块承载乐谱,以翻转块的竖直压板后端面上部约束住乐谱下端,防止乐谱被风吹动而错误翻页,其中翻转块与谱架基块的两端分别通过右侧拉簧和左侧拉簧相连,在演奏者需要对乐谱进行翻页时,将翻转块手动下拉,拉簧产生弹性变形,竖直压板解除对乐谱下端的约束,便于演奏者对对乐谱进行翻页,且在翻页完成后演奏者解除翻转块下拉的状态,使得翻转块在右侧拉簧和左侧拉簧的拉力同时作用下自动复位,竖直压块的后端面重新保持竖立且其对乐谱下端重新进行约束,便于演奏者演奏,省时省力。

A musical instrument for playing the piano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iano playing frame, sets a base block of a spectrum frame and a turning block which can be rotated on the front end of a base block, and carries music by the base block of the frame, and restrains the lower end of the music score by the upper end of the vertical press plate of the overturn block, and prevents the music from being blown by the wind to the page, in which the turnover block and the base block of the tree stand are made. Both ends are connected by the right side spring and the left leaf spring respectively. When the player needs to page the music score, the rollover block is manually pulled down, the spring produces elastic deformation, the vertical press release the constraint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music score, which facilitates the performer to page the music score, and the player dissolves the shape of the rollover block after the page is finished. As a result, the flip block is automatically reset under the simultaneous action of the right pull spring and the left pull spring, and the rear end of the vertical compression block is reformed again and reconstrains the lower end of the music spectrum to facilit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layer and save time and lab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琴演奏用谱架
本技术属于钢琴谱架的
,尤其涉及一种钢琴演奏用谱架。
技术介绍
钢琴是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有“乐器之王”的美称。钢琴音域范围从A2至c5,几乎囊括了乐音体系中的全部乐音,是除了管风琴以外音域最广的乐器。钢琴普遍用于独奏、重奏、伴奏等演出,作曲和排练音乐十分方便。演奏者通过按下键盘上的琴键,牵动钢琴里面包着绒毡的小木槌,继而敲击钢丝弦发出声音。而在钢琴曲目初学时,由于对乐谱较为陌生,一般需要将乐谱放置在钢琴键盖的谱架上,使得演奏者按照乐谱通过较为连续地按下键盘上的琴键,从而演奏出连续的钢琴曲,但是现有谱架在翻动乐谱时,如果有风,则容易将乐谱吹翻页,使得演奏者需要用手纠正错误的翻页,操作较为不便,如果通过谱架将乐谱夹住,则在翻动乐谱时需要取下夹子,然后翻页后再将夹子夹在乐谱上,操作更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琴演奏用谱架,设置谱架基块及设置在谱架基块前端可转动的翻转块,以谱架基块承载乐谱,以翻转块约束住乐谱下端,防止乐谱被风吹动而错误翻页,其中翻转块与谱架基块的两端分别通过拉簧相连,在演奏者需要对乐谱进行翻页时,将翻转块手动下拉,拉簧产生弹性变形,解除对乐谱下端的约束,便于演奏者对对乐谱进行翻页,且在翻页完成后演奏者解除翻转块下拉的状态,使得翻转块在拉簧拉力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便于演奏者演奏,省时省力。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琴演奏用谱架,包括谱架基块和翻转块,所述谱架基块包括左立块、连接竖板、沉头孔、螺栓、右立块和底板,所述连接竖板的后端面设置在键盖中央,所述连接竖板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端面的后侧,所述连接竖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左立块和所述右立块,所述左立块的左侧和所述右立块的右侧设置有第四转柱和第一转柱,所述第四转柱和所述第一转柱中间分别嵌入有第一转轴,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相对的一端分别相对延伸嵌入在所述左立块的左侧和所述右立块的右侧,所述底板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端缺口,两个所述端缺口内分别嵌入有端连块,两个所述端连块和所述底板前端分别嵌套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端连块作为所述翻转块的一部分,所述翻转块包括竖直压板,两个所述端连块的前端面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竖直压板的后端面下部,所述竖直压板不与所述底板前端接触,所述竖直压板左右两端的上部分别嵌入有第三转轴,两个所述第三转轴的相向端分别向所述竖直压板左右两端的外侧延伸且其分别嵌套有第三转柱和第二转柱;所述第一转柱和所述第二转柱之间与所述第三转柱和所述第四转柱之间分别设置有右侧拉簧和左侧拉簧。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竖板上自前向后贯穿设有沉头孔,每个所述沉头孔分别对应嵌入有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沉头孔向后延伸嵌入在所述键盖上。进一步地,所述端连块的后端下边沿处设置有第一圆角,使得所述端连块在右视方向下当且仅能绕着所述第二转轴逆时针转动90°。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处于两个所述端缺口之间的部分,其前端上下两个棱边处分别设置有第三圆角和第二圆角,避免所述翻转块的转动与所述底板产生运动干涉。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设置谱架基块及设置在谱架基块前端可转动的翻转块,以谱架基块承载乐谱,以翻转块约束住乐谱下端,防止乐谱被风吹动而错误翻页。2、本技术中翻转块与谱架基块的两端分别通过拉簧相连,在演奏者需要对乐谱进行翻页时,将翻转块手动下拉,拉簧产生弹性变形,解除对乐谱下端的约束,便于演奏者对对乐谱进行翻页,且在翻页完成后演奏者解除翻转块下拉的状态,使得翻转块在拉簧拉力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便于演奏者演奏,省时省力。3、本技术结构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4、本技术产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5、本技术便于使用,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安装到钢琴键盖上的示意图。图中:1-左立块,2-连接竖板,3-沉头孔,4-螺栓,5-右立块,6-第一转柱,7-第一转轴,8-底板,9-右侧拉簧,10-第一圆角,11-端连块,12-第二转轴,13-第三转轴,14-第二转柱,15-竖直压板,16-第三转柱,17-左侧拉簧,18-第四转柱,19-第二圆角,20-端缺口,21-第三圆角,22-键盖。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技术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技术。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除非特别说明或者指出,否则说明书中的可能涉及的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描述仅仅用于区分说明书中的各个组件、元素、步骤等,而不是用于表示各个组件、元素、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顺序关系等。如附图1-附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琴演奏用谱架,包括谱架基块和翻转块,谱架基块包括左立块1、连接竖板2、沉头孔3、螺栓4、右立块5和底板8,连接竖板2的后端面设置在键盖22中央,连接竖板2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底板8上端面的后侧,连接竖板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立块1和右立块5,左立块1的左侧和右立块5的右侧设置有第四转柱18和第一转柱6,第四转柱18和第一转柱6中间分别嵌入有第一转轴7,两个第一转轴7相对的一端分别相对延伸嵌入在左立块1的左侧和右立块5的右侧,底板8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端缺口20,两个端缺口20内分别嵌入有端连块11,两个端连块11和底板8前端分别嵌套在第二转轴12上;端连块11作为翻转块的一部分,翻转块包括竖直压板15,两个端连块11的前端面分别固定设置在竖直压板15的后端面下部,翻转块,竖直压板15不与底板8前端接触,竖直压板15左右两端的上部分别嵌入有第三转轴13,两个第三转轴13的相向端分别向竖直压板15左右两端的外侧延伸且其分别嵌套有第三转柱16和第二转柱14;第一转柱6和第二转柱14之间与第三转柱16和第四转柱18之间分别设置有右侧拉簧9和左侧拉簧17。连接竖板2上自前向后贯穿设有沉头孔3,每个沉头孔3分别对应嵌入有螺栓4,螺栓4穿过沉头孔3向后延伸嵌入在键盖22上。端连块11的后端下边沿处设置有第一圆角10,使得端连块11在右视方向下当且仅能绕着第二转轴12逆时针转动90°。底板8上处于两个端缺口20之间的部分,其前端上下两个棱边处分别设置有第三圆角21和第二圆角19,避免翻转块的转动与底板8产生运动干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谱架基块及设置在谱架基块前端可转动的翻转块,以谱架基块承载乐谱,以翻转块的竖直压板15后端面上部约束住乐谱下端,防止乐谱被风吹动而错误翻页,其中翻转块与谱架基块的两端分别通过右侧拉簧9和左侧拉簧17相连,在演奏者需要对乐谱进行翻页时,将翻转块手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琴演奏用谱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琴演奏用谱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谱架基块和翻转块,所述谱架基块包括左立块、连接竖板、沉头孔、螺栓、右立块和底板,所述连接竖板的后端面设置在键盖中央,所述连接竖板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端面的后侧,所述连接竖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左立块和所述右立块,所述左立块的左侧和所述右立块的右侧设置有第四转柱和第一转柱,所述第四转柱和所述第一转柱中间分别嵌入有第一转轴,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相对的一端分别相对延伸嵌入在所述左立块的左侧和所述右立块的右侧,所述底板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端缺口,两个所述端缺口内分别嵌入有端连块,两个所述端连块和所述底板前端分别嵌套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端连块作为所述翻转块的一部分,所述翻转块包括竖直压板,两个所述端连块的前端面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竖直压板的后端面下部,所述竖直压板不与所述底板前端接触,所述竖直压板左右两端的上部分别嵌入有第三转轴,两个所述第三转轴的相向端分别向所述竖直压板左右两端的外侧延伸且其分别嵌套有第三转柱和第二转柱;所述第一转柱和所述第二转柱之间与所述第三转柱和所述第四转柱之间分别设置有右侧拉簧和左侧拉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琴演奏用谱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谱架基块和翻转块,所述谱架基块包括左立块、连接竖板、沉头孔、螺栓、右立块和底板,所述连接竖板的后端面设置在键盖中央,所述连接竖板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端面的后侧,所述连接竖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左立块和所述右立块,所述左立块的左侧和所述右立块的右侧设置有第四转柱和第一转柱,所述第四转柱和所述第一转柱中间分别嵌入有第一转轴,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相对的一端分别相对延伸嵌入在所述左立块的左侧和所述右立块的右侧,所述底板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端缺口,两个所述端缺口内分别嵌入有端连块,两个所述端连块和所述底板前端分别嵌套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端连块作为所述翻转块的一部分,所述翻转块包括竖直压板,两个所述端连块的前端面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竖直压板的后端面下部,所述竖直压板不与所述底板前端接触,所述竖直压板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彦斌
申请(专利权)人:怀化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