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小龙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SD卡接口的体域网医疗数据传输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8108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6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请求保护一种基于SD卡接口的体域网医疗数据传输装置与方法,协调器模块通过SD卡接口实现与手机的物理连接以及医疗数据交互;基于自主协议的无线传输模块作为通信通道利用自主设计的体域网组网协议实现手机与各个建立连接的体域网节点的通信。通过将所述的体域网体征信息采集和监测节点设计为可穿戴的人体血氧、心率、心电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参数的实时采集设备,实时采集、处理生命体征参数并通过响应手机端发送的命令请求将相关医疗数据发送出去,协调器模块通过对接收到的医疗数据进行处理和临时存储完成与手机端的医疗数据交互,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单方便的实现对人体生命体征参数的实时采集。

A medical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ethod based on SD card interface for body area network

The invention requests protection of a medical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somatic domain network based on SD card interface. The coordinator module realizes the physical connection with the mobile phone and the interaction of medical data through the SD card interface, and the wireless transmission module based on the autonomous protocol is used as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 to implement the mobile phone and each of the mobile phone with the self-designed somatic network protocol. A communication that establishes a connected somatic node. By designing the data acquisition and monitoring nodes of body domain network as a real time acquisition device for life physical parameters such as blood oxygen, heart rate, ECG and blood pressure, the parameters of life signs are collected and processed in real time, and the medical data are sent out by response to the command request sent by the mobile phone. By dealing with the received medical data and temporarily storing the medical data at the end of the mobile phone, the block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to realize the real time collection of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of human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SD卡接口的体域网医疗数据传输装置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领域的一种人体监测装置,具体属于一种体域网医疗数据传输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对医疗保健的要求不断加强,同时日益增加的工作生活压力,促使许多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如何及时发现病情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生意外,降低生命财产损失,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目前,我国健康监测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医院,这些监测设备往往体积大、价格昂贵且操作复杂,不适合家居式日常健康监测。随着嵌入式技术、传感器技术、移动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由多个无线医疗传感器组成的BAN(BodyAreaNetwork)体域网络为面向家庭的个人健康监护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同时,智能终端的大规模普及,自然而然地成为BAN网络与云端服务器沟通的关键设备,因此大多数BAN节点设备均通过无线蓝牙协议或手机USB接口以有线方式将采集到的生理参数传输到手机。基于USB接口的方案需要添加额外的接口转发设备,不便于携带;而蓝牙协议本身并不是面向体域网而制定的,不能够完全满足体域网需要。人体域网是一种可长期监视和记录人体健康信号的基本技术,早期应用主要是用来连续监视和记录慢性病(如糖尿病、哮喘病和心脏病等)患者的健康参数,提供某种方式的自动疗法控制。比如,糖尿病患者一旦他的胰岛素水平下降,他身上的BAN马上可以激活一个泵,自动为患者注射胰岛素,使患者不用医生也能把胰岛素控制在正常水平。人体域网未来还可广泛应用于消费者电子、娱乐、运动、环境智能、畜牧、泛在计算、军事或安全等领域。不仅如此,眼前仍停留在科幻小说之中的所谓“智慧尘埃”(具有处理能力和无线通信能力的显微镜器件)将来也完全有可能出现在体域网中。人体域网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研究,包括医疗技术提供商、医院、保险公司以及工业界的各方人士正在开展战略性合作,但目前仍处在早期阶段,在毫瓦级网络能耗、互操作性、系统设备、安全性、传感器验证、医疗数据一致性等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IEEE802.15任务组6正在制定的BAN通信标准有望在2010年完成。这种技术一旦被接纳采用,将在医疗保健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人体域网虽然是覆盖面最小的网络,但却是惠及面极广的网络,万万不可等闲视之。截至2008年底,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69亿,占总人口的12.79%。我国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老年人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一种回报,我们应该让体域网这种先进技术服务于我国老年人的医疗保健。与此同时,在某种程度上BAN的应用还可以缓解医院拥挤看病难的问题以及助推远程医疗等构想的真正实施。从商业角度看,体域网在我国也必定具有广泛的用途和巨大的潜在市场。人体域网是以人体周围的设备例如随身携带的手表、传感器以及手机等,以及人体内部(即植入设备)等为对象的无线通信专用系统。所以,需要设计出一种基于SD卡接口的体域网体域网医疗数据传输装置与方法,使用户简单、便捷的实现人体生命体征参数的实时采集与监测,实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使疾病得到及时处理和救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方便、快捷的实时获取人体生理体征参数和身体健康状况的基于SD卡接口的体域网医疗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SD卡接口的体域网医疗数据传输装置,其包括:一移动通信装置,所述移动通信装置上安装有基于SD卡接口的协调器模块,协调器模块是网络的管理器,也是体域网和外部网络之间的网关,使医疗数据能够得以安全地传送和交换;及至少一个体域网体征信息采集和监测节点,用于采集和监测个体的健康信息,其中,所述协调器模块包括SD卡接口、用于协议解析的SD卡协议解析模块、基于自主协议的无线传输模块以及天线;所述体域网体征信息采集和监测节点包括传感器、微控制单元、基于自主协议的无线传输模块、电源模块以及天线,其中,所述协调器模块通过SD卡接口实现与移动通信装置的物理连接以及医疗数据交互;SD卡协议解析模块内置的微控制单元实现对医疗数据的处理和临时存储;基于自主协议的无线传输模块作为通信通道利用体域网组网协议实现移动通信装置与各个建立连接的体域网节点的通信,所述体域网体征信息采集和监测节点用于对生命体征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实时采集、处理生命体征参数并通过响应手机端发送的命令请求将相关医疗数据发送出去,协调器模块通过对接收到的医疗数据进行处理和临时存储完成与手机端的医疗数据交互。进一步的,所述协调器模块通过设计为SD卡卡接口类型并放置在手机卡槽中,被手机检测、识别,完成与体域网体征信息采集和监测节点的医疗数据交互。进一步的,所述的体域网体征信息采集和监测节点设计为可穿戴的包括人体血氧、心率、心电和血压生命体征在内的参数实时采集设备。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为心率传感器、脉搏率检测传感器、血氧传感器、血糖传感器、呼吸频率传感器、心电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所述基于自主协议的无线传输模块作为通信通道,利用体域网组网协议MAC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实现移动通信装置与各个建立连接的体域网节点的通信具体包括:101、对移动通信装置的保持激活命令帧进行修改,该修改包括:在保持激活命令帧MAC层帧载荷中增加了面向移动通信装置的下一个可用接收时隙号和信道号,接收时隙号是相对现有时隙号,时隙时间从收到帧开始计算;当移动通信装置移动到待接入体域网节点无线传输范围内时,移动通信装置开始监听周围空间中的保持激活命令帧;102、当移动通信装置接收到保持激活命令帧后,移动通信装置通过帧解析,获取帧发送方的地址,判断发送方是否是待体域网节点,若是待体域网节点,则计算该设备下一次可接入时隙所需等待的时间和接入信道号,启用定时器,等待该时隙到来;103、下一次接入时隙到来后,移动通信装置发出移动通信装置连接请求DLSL扩展命令帧,请求与待体域网节点建立通信连接,该命令帧载荷携带设备类型信息;104、待体域网节点收到移动通信装置发送的连接请求后,待体域网节点通过WIA-PA网络向WIA-PA网络管理器发出超帧更新请求网络层命令帧,要求激活手持连接备用超帧;105、网络管理器返回超帧更新响应网络层命令帧,对是否激活手持连接备用超帧做出响应;106、若待体域网节点收到步骤105中的网络管理器返回的超帧更新响应网络层命令帧为同意激活手持连接备用超帧的响应,就向移动通信装置返回移动通信装置连接响应DLSL扩展命令帧,该命令帧载荷中携带了时间戳和绝对时隙号时间信息;107、移动通信装置收到移动通信装置连接响应DLSL扩展命令帧后,利用移动通信装置连接响应帧完成精确时间同步;108、当步骤107完成时间同步后,移动通信装置与待体域网节点就建立了直接通信关系,利用手持连接备用超帧中所定义的收发链路进行通信,移动通信装置可获取被体域网节点的医疗数据信息、管理信息和状态信息,或对被体域网节点进行诊断或校正,或对被体域网节点进行固件更新。一种基于所述装置的医疗数据传输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0、安装有基于SD卡接口的协调器模块的手机通过体域网组网协议检测、获取人体上的各个体域网体征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基于SD卡接口的体域网医疗数据传输装置与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SD卡接口的体域网医疗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移动通信装置,所述移动通信装置上安装有基于SD卡接口的协调器模块,协调器模块是网络的管理器,也是体域网和外部网络之间的网关,使医疗数据能够得以安全地传送和交换;及至少一个体域网体征信息采集和监测节点,用于采集和监测个体的健康信息,其中,所述协调器模块包括SD卡接口、用于协议解析的SD卡协议解析模块、基于自主协议的无线传输模块以及天线;所述体域网体征信息采集和监测节点包括传感器、微控制单元、基于自主协议的无线传输模块、电源模块以及天线,其中,所述协调器模块通过SD卡接口实现与移动通信装置的物理连接以及医疗数据交互;SD卡协议解析模块内置的微控制单元实现对医疗数据的处理和临时存储;基于自主协议的无线传输模块作为通信通道利用体域网组网协议实现移动通信装置与各个建立连接的体域网节点的通信,所述体域网体征信息采集和监测节点用于对生命体征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实时采集、处理生命体征参数并通过响应手机端发送的命令请求将相关医疗数据发送出去,协调器模块通过对接收到的医疗数据进行处理和临时存储完成与手机端的医疗数据交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SD卡接口的体域网医疗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移动通信装置,所述移动通信装置上安装有基于SD卡接口的协调器模块,协调器模块是网络的管理器,也是体域网和外部网络之间的网关,使医疗数据能够得以安全地传送和交换;及至少一个体域网体征信息采集和监测节点,用于采集和监测个体的健康信息,其中,所述协调器模块包括SD卡接口、用于协议解析的SD卡协议解析模块、基于自主协议的无线传输模块以及天线;所述体域网体征信息采集和监测节点包括传感器、微控制单元、基于自主协议的无线传输模块、电源模块以及天线,其中,所述协调器模块通过SD卡接口实现与移动通信装置的物理连接以及医疗数据交互;SD卡协议解析模块内置的微控制单元实现对医疗数据的处理和临时存储;基于自主协议的无线传输模块作为通信通道利用体域网组网协议实现移动通信装置与各个建立连接的体域网节点的通信,所述体域网体征信息采集和监测节点用于对生命体征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实时采集、处理生命体征参数并通过响应手机端发送的命令请求将相关医疗数据发送出去,协调器模块通过对接收到的医疗数据进行处理和临时存储完成与手机端的医疗数据交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D卡接口的体域网医疗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协调器模块通过设计为SD卡卡接口类型并放置在手机卡槽中,被手机检测、识别,完成与体域网体征信息采集和监测节点的医疗数据交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D卡接口的体域网医疗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体域网体征信息采集和监测节点设计为可穿戴的包括人体血氧、心率、心电和血压生命体征在内的参数实时采集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D卡接口的体域网医疗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心率传感器、脉搏率检测传感器、血氧传感器、血糖传感器、呼吸频率传感器、心电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D卡接口的体域网医疗数据所述基于自主协议的无线传输模块作为通信通道,利用体域网组网协议MAC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实现移动通信装置与各个建立连接的体域网节点的通信具体包括:101、对移动通信装置的保持激活命令帧进行修改,该修改包括:在保持激活命令帧MAC层帧载荷中增加了面向移动通信装置的下一个可用接收时隙号和信道号,接收时隙号是相对现有时隙号,时隙时间从收到帧开始计算;当移动通信装置移动到待接入体域网节点无线传输范围内时,移动通信装置开始监听周围空间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和奎
申请(专利权)人:陈小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