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厚煤层沿空掘进支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87478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厚煤层沿空掘进支护系统,包括土层,所述土层上设有矿体,所述矿体内设有巷道,所述巷道内的两侧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的下端均固定有行走机构,两个承载台的上端共同固定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一侧固定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固定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贯穿防护板并延伸至矿体内,所述承载板的两侧均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锚杆,所述锚杆的一端贯穿防护板并延伸至矿体内,所述承载台的两侧均固定有稳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护板、稳定装置、减震装置以及行走机构的结合,实现了对煤层工作面的稳定支撑,增强了防护性和稳定,同时方便移动更换,适宜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厚煤层沿空掘进支护系统
本技术涉及煤层掘进支护
,尤其涉及一种厚煤层沿空掘进支护系统。
技术介绍
对于地层走向北西,倾向北东的单斜构造的煤矿,地层倾角呈浅陡深缓,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局部有小型褶曲。矿井采用立井和斜井相结合、集中大巷、分区石门的开拓方式。厚煤层工作面风巷掘进一般采用留窄小煤柱掘巷支护技术,但存在如下缺点:沿空巷道煤柱支撑能力低,维护十分困难,经常存在前掘后修现象,煤柱变形严重,存在漏风现象,稳定性差,容易发生事故,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厚煤层沿空掘进支护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厚煤层沿空掘进支护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厚煤层沿空掘进支护系统,包括土层,所述土层上设有矿体,所述矿体内设有巷道,所述巷道内的两侧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的下端均固定有行走机构,两个承载台的上端共同固定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一侧固定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固定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贯穿防护板并延伸至矿体内,所述承载板的两侧均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锚杆,所述锚杆的一端贯穿防护板并延伸至矿体内,所述承载台的两侧均固定有稳定装置,所述承载板上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等间距设有多个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上端连接在承载板的下端。优选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承载台下端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移动轮。优选地,所述减震装置设置在固定板上的套管,所述套管内的底部固定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固定有压块,所述压块上端固定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上端贯穿套管并固定在承载板的下端。优选地,所述套管为一端封闭的筒体,所述套管的封闭端固定在固定板上。优选地,所述稳定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承载台一侧的两个油缸,两个油缸的活塞杆末端转动连接有压板。优选地,所述防护板采用碳素钢制成。本技术中,进行制成时,利用行走机构将防护板送入矿道内,将支撑杆和锚杆固定在矿体内,再将承载板固定在防护板的一侧,油缸通过活塞杆的伸缩带动压板固定再土层上,从而稳定支撑,减震装置保证稳定性,本技术通过防护板、稳定装置、减震装置以及行走机构的结合,实现了对煤层工作面的稳定支撑,增强了防护性和稳定,同时方便移动更换,适宜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厚煤层沿空掘进支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厚煤层沿空掘进支护系统的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矿体、2支撑杆、3防护板、4承载台、5行走机构、6压杆、7固定板、8承载板、9锚杆、10油缸、11压板、12土层、13压块、14套管、15减震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厚煤层沿空掘进支护系统,包括土层12,土层12上设有矿体1,矿体1内设有巷道,巷道内的两侧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承载台4,稳定支撑,承载台4的下端均固定有行走机构5,两个承载台4的上端共同固定有防护板3,防护板3的一侧固定有承载板8,承载板8上固定有多个支撑杆2,支撑杆2的一端贯穿防护板3并延伸至矿体1内,承载板8的两侧均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锚杆9,锚杆9的一端贯穿防护板3并延伸至矿体1内,承载台4的两侧均固定有稳定装置,承载板8上固定有固定板7,固定板7上等间距设有多个减震装置,进行减震处理,减震装置的上端连接在承载板8的下端。本技术中,行走机构5包括设置在承载台4下端的连接件,连接件上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移动轮,辅助移动,减震装置设置在固定板7上的套管14,套管14内的底部固定有减震弹簧15,减震弹簧15的上端固定有压块13,压块13上端固定有压杆6,压杆6的上端贯穿套管14并固定在承载板8的下端,进行减震处理,套管14为一端封闭的筒体,套管14的封闭端固定在固定板7上,稳定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承载台4一侧的两个油缸10,两个油缸10的活塞杆末端转动连接有压板11,稳定固定,防护板3采用碳素钢制成。本技术中,进行制成时,利用行走机构5将防护板3送入矿道内,将支撑杆2和锚杆9固定在矿体1内,再将承载板8固定在防护板3的一侧,油缸10通过活塞杆的伸缩带动压板11固定再土层12上,从而稳定支撑,减震装置保证稳定性。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厚煤层沿空掘进支护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厚煤层沿空掘进支护系统,包括土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层(12)上设有矿体(1),所述矿体(1)内设有巷道,所述巷道内的两侧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承载台(4),所述承载台(4)的下端均固定有行走机构(5),两个承载台(4)的上端共同固定有防护板(3),所述防护板(3)的一侧固定有承载板(8),所述承载板(8)上固定有多个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一端贯穿防护板(3)并延伸至矿体(1)内,所述承载板(8)的两侧均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锚杆(9),所述锚杆(9)的一端贯穿防护板(3)并延伸至矿体(1)内,所述承载台(4)的两侧均固定有稳定装置,所述承载板(8)上固定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上等间距设有多个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上端连接在承载板(8)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厚煤层沿空掘进支护系统,包括土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层(12)上设有矿体(1),所述矿体(1)内设有巷道,所述巷道内的两侧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承载台(4),所述承载台(4)的下端均固定有行走机构(5),两个承载台(4)的上端共同固定有防护板(3),所述防护板(3)的一侧固定有承载板(8),所述承载板(8)上固定有多个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一端贯穿防护板(3)并延伸至矿体(1)内,所述承载板(8)的两侧均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锚杆(9),所述锚杆(9)的一端贯穿防护板(3)并延伸至矿体(1)内,所述承载台(4)的两侧均固定有稳定装置,所述承载板(8)上固定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上等间距设有多个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上端连接在承载板(8)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厚煤层沿空掘进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5)包括设置在承载台(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延生任文涛崔保阁郑海建刘明中李杨杨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唐口煤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