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745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21:0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封隔器,包括:上接头,与上接头连接的中心管和止退外筒,两者之间形成环腔,中心管设置有第一通孔,止退外筒设置有第一止退齿,环腔中设置解封滑套和连接体,解封滑套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中容置设置有第二止退齿的止退环,连接体与止退外筒连接,其外壁形成有台阶,台阶顶固解封滑套,中心管外套设有外管,其上端顶固台阶,并套设有上止挡帽、下止挡帽、顶固上、下止挡帽的坐封组件和顶固下止挡帽的下液缸,外管、下止挡帽和下液缸之间形成真空腔,下液缸连接外套,下液缸和中心管之间夹设有下接头,下接头、中心管和下液缸之间形成有连通第一通孔的第一液压腔。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封隔器在地液压情况下即可实现坐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封隔器
本申请涉及采油工程分层防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分层防砂层间的封隔器。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申请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水井出砂易造成水嘴堵塞、注水管柱砂埋、洗井不通、投捞测试遇阻等问题,无法进行测试及调配作用,导致作业频繁,影响有效分注,注不进水而作业频繁,有效注水时间短。其次,水井出砂导致砂卡,事故率高,严重出砂甚至导致水井报废而不能恢复正常生产,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针对出砂水井分注尚无成熟的配套技术,主要采用油套分注、笼统注水、三管分注等方式,但分注级别低,分注效果差。目前,国内冀东油田、胜利油田均研制成功分层防砂、分层注水技术。如《石油钻采工艺》第32卷第5期,《套管注水井分层防砂偏心分注技术》中提到一种QHY341-152分层封隔器,该封隔器可以实现套管分层防砂。但其存在问题是需要下入专用坐封管柱,施工繁琐。《勘探开发》提出了《一种新型封隔器在分层防砂工艺中的应用》,新型封隔器型号为RTTS221-148M或RTTS221-114M,主要由压缩式封隔总成和防顶总成组成,压缩式封隔总成包括密封总成、卡瓦总成、摩擦换向总成等组成。防顶总成包阔锚体、弹簧、锚爪、定向块等组成。使用时,连接管柱下至设计深度,上提座封高度,并旋转管柱数圈后再下放。摩擦换向的磨擦块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使扶正器的扶正块与套管壁产生一摩擦力,靠上下两组滑动坐封销钉的导向作用,扶正器沿中心管的“J"形槽运动最后两组滑动坐封销钉就从下井时上下两槽的末端运动到座封位置时的顶端。卡瓦则沿锥体向上运动并被锥体撑开,卡牢在套管内壁上,达到了定位作用。同时,上压环和中心管一起下行压缩胶筒使其直径变大,便封隔住油、套管环空,起到座封作用。施工时,油套产生的压差使防顶总成内的锚爪外胀,卡牢在套管内壁上,起到锚定工具作用,防止因油套压差而使工具产生上移。油套压差消失后,锚爪缩回锚定解除。当解封时,只需上提管柱,上压环和中心管一起上行,解除压缩胶筒的作用,胶筒便靠自身弹力收回同时,当扶正器的两个滑动坐封销钉从中心管上、下两个“J”形槽的顶端运动回到其末端时,锥体退出卡瓦,卡瓦便回收而解卡。但其缺点是不能实现多级使用,且对于出砂井来说层间封隔器使用卡瓦易造成起不出大修等事故。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封隔器,其无需专用坐封工具即可实现在低液压情况下的坐封,并且可以保证管柱通径,便于后期分层注水管柱的下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封隔器,包括:上接头;与所述上接头的内壁相连接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靠近下端的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与所述上接头的外壁相连接的止退外筒,所述止退外筒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止退齿,所述止退外筒与所述中心管之间形成有环腔;滑动设置在所述环腔中的解封滑套,所述解封滑套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止退外筒的凹槽;容置在所述凹槽中的止退环,所述止退环的外壁上设置有能与所述第一止退齿相锁合的第二止退齿;设置在所述环腔中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通过第一剪切销钉与所述止退外筒的内壁相连接,所述连接体面向所述中心管的外壁向内凸起形成有台阶,所述台阶顶固在所述解封滑套的下端;套设在所述中心管外的外管,所述外管的上端顶固在所述台阶上,所述外管的外壁上套设有上止挡帽和下止挡帽;套设在所述外管外壁上的坐封组件,所述坐封组件的上端顶固在所述上止挡帽的下端,所述坐封组件的下端顶固所述下止挡帽的上端;套设在所述外管外壁上并通过第二剪切销钉与所述中心管相连接的下液缸,所述下液缸的上端顶固所述下止挡帽,所述外管、下止挡帽和所述下液缸之间形成有真空腔,所述下液缸连接有外套;夹设在所述下液缸和所述中心管之间的下接头,所述下接头、中心管、下液缸和外套之间形成有第一液压腔,所述第一液压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止退外筒和所述外管之间夹设有上液缸,所述上液缸的上端与所述止退外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液缸的下端顶固所述下止挡帽。优选地,所述止退外筒靠近下端的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上液缸、止退外筒、外管以及连接体之间形成有第二液压腔,所述第二液压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环腔中设置有第一平衡活塞,所述第一平衡活塞滑动套设在所述外管上,所述第一平衡活塞的内壁和外壁分别与所述外管和所述止退外筒密封接触。优选地,所述外管的外壁向外凸起形成止挡阶,所述外壁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二平衡活塞,所述第二平衡活塞的上端顶固所述止挡阶;所述外管、上液缸、第二平衡活塞以及上止挡帽之间形成有第三液压腔;所述上液缸靠近下端的壁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三液压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上液缸包括第一段以及与所述第一段相连接且向外弯折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插设在所述止退外筒和所述外管之间;所述上止挡帽靠近上端的外壁向内颈缩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上止挡帽的接合处形成第一限位台阶,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二段的下端顶固在所述第一限位台阶上。优选地,所述坐封组件包括:第一胶筒,所述第一胶筒顶固所述上止挡帽的下端;滑动套设在所述外管外壁上的第一隔环,所述第一隔环顶固所述第一胶筒的下端;第二胶筒,所述第二胶筒顶固所述下止挡帽的上端,所述第一胶筒与所述第二胶筒的长度相等;滑动套设在所述外管外壁上的第二隔环,所述第二隔环顶固所述第二胶筒的上端;第三胶筒,所述第三胶筒的上端顶固第一隔环,所述第三胶筒的下端顶固所述第二隔环;所述第三胶筒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胶筒与所述第二胶筒的长度。优选地,所述下止挡帽靠近上端的外壁向外凸起形成第二限位台阶,所述下止挡帽靠近下端的外壁向内凸起形成第三限位台阶,所述下液缸的上端顶固在所述第二限位台阶上,所述外管的下端顶固在所述第三限位台阶上。优选地,所述中心管外套设有固定活塞,所述固定活塞位于所述真空腔中,所述固定活塞的内壁和外壁分别与所述中心管和所述下液缸密封接触。优选地,所述下液缸包括第三段以及与所述第三段相连接且向内弯折的第四段,所述第三段与所述下止挡帽相连接,其上端顶固在所述第二限位台阶上,所述第四段夹设在所述中心管和所述外套之间,所述第四段的内壁和外壁分别与所述中心管和所述外套密封接触。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封隔器,通过在外管、下止挡帽和下液缸之间形成具有预定真空度的真空腔,与常规封隔器相比,外部压力不会传递到下液缸,下液缸在上行过程中不存在由于挤压真空腔中的空气,导致空气被压缩而阻碍下液缸继续上行的情况,从而可根据井深调整坐封压力,坐封压力较低,使得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封隔器在与筛管配合时,可无需水泥车打压,即可在较低液压下实现坐封。实践证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封隔器的通径大,可以满足以下工具下入;且通过真空腔设计,在较低压力下即可实现坐封;此外,承压效果较佳,通过设置第一平衡活塞和第二平衡活塞,可以使坐封组件始终保持坐封趋势;再者,通过第一止退齿和第二止退齿的锁合结构设计,可以保证坐封组件坐封泄压后不回弹。其它应用领域将根据本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封隔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与所述上接头的内壁相连接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靠近下端的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与所述上接头的外壁相连接的止退外筒,所述止退外筒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止退齿,所述止退外筒与所述中心管之间形成有环腔;滑动设置在所述环腔中的解封滑套,所述解封滑套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止退外筒的凹槽;容置在所述凹槽中的止退环,所述止退环的外壁上设置有能与所述第一止退齿相锁合的第二止退齿;设置在所述环腔中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通过第一剪切销钉与所述止退外筒的内壁相连接,所述连接体面向所述中心管的外壁向内凸起形成有台阶,所述台阶顶固在所述解封滑套的下端;套设在所述中心管外的外管,所述外管的上端顶固在所述台阶上,所述外管的外壁上套设有上止挡帽和下止挡帽;套设在所述外管外壁上的坐封组件,所述坐封组件的上端顶固在所述上止挡帽的下端,所述坐封组件的下端顶固所述下止挡帽的上端;套设在所述外管外壁上并通过第二剪切销钉与所述中心管相连接的下液缸,所述下液缸的上端顶固所述下止挡帽,所述外管、下止挡帽和所述下液缸之间形成有真空腔,所述下液缸连接有外套;夹设在所述下液缸和所述中心管之间的下接头,所述下接头、中心管、下液缸和外套之间形成有第一液压腔,所述第一液压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与所述上接头的内壁相连接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靠近下端的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与所述上接头的外壁相连接的止退外筒,所述止退外筒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止退齿,所述止退外筒与所述中心管之间形成有环腔;滑动设置在所述环腔中的解封滑套,所述解封滑套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止退外筒的凹槽;容置在所述凹槽中的止退环,所述止退环的外壁上设置有能与所述第一止退齿相锁合的第二止退齿;设置在所述环腔中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通过第一剪切销钉与所述止退外筒的内壁相连接,所述连接体面向所述中心管的外壁向内凸起形成有台阶,所述台阶顶固在所述解封滑套的下端;套设在所述中心管外的外管,所述外管的上端顶固在所述台阶上,所述外管的外壁上套设有上止挡帽和下止挡帽;套设在所述外管外壁上的坐封组件,所述坐封组件的上端顶固在所述上止挡帽的下端,所述坐封组件的下端顶固所述下止挡帽的上端;套设在所述外管外壁上并通过第二剪切销钉与所述中心管相连接的下液缸,所述下液缸的上端顶固所述下止挡帽,所述外管、下止挡帽和所述下液缸之间形成有真空腔,所述下液缸连接有外套;夹设在所述下液缸和所述中心管之间的下接头,所述下接头、中心管、下液缸和外套之间形成有第一液压腔,所述第一液压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外筒和所述外管之间夹设有上液缸,所述上液缸的上端与所述止退外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液缸的下端顶固所述下止挡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外筒靠近下端的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上液缸、止退外筒、外管以及连接体之间形成有第二液压腔,所述第二液压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腔中设置有第一平衡活塞,所述第一平衡活塞滑动套设在所述外管上,所述第一平衡活塞的内壁和外壁分别与所述外管和所述止退外筒密封接触。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外壁向外凸起形成止挡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微史策吴庆莉刘涛冷冰柳盛森许鑫吴超彭继明赵刚于万琦赵小强张越戴双宁张静波王景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