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拇外翻矫治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737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早期拇外翻矫治鞋,由鞋底、鞋帮组成,跖趾关节远侧鞋底内缘与跖趾关节近侧前足内缘呈一直线;鞋内前部第1、2足趾之间有一与鞋底、鞋帮相连的楔型间隔;鞋帮前部内面与足第一跖骨头相对应处加一圈状软垫。该早期拇外翻矫治鞋穿着舒服,对拇外翻引起的肿痛部位不会产生挤压;能起到搬动拇趾向足内侧及足部按摩的作用,可有效治疗早期拇外翻;鞋底选用能产热的柔软材料,可起到热敷作用,并有效锻炼足肌。该早期拇外翻矫治鞋穿着时不影响工作和生活,不单独占用治疗时间,十分方便。(*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保健用品这一
,特别是一种早期拇外翻矫治鞋。拇外翻是常见的足部疾病,其病因与遗传因素、长久站立、穿高跟瘦、尖鞋有关。早期症状为拇趾外翻,第一趾骨头内侧部肿痛,前足内侧部肌肉疲劳感。如不及时治疗则进而发展为拇趾外翻畸形加重,挤压第2、3趾,导致第2、3趾“槌状趾”畸形,2、3跖骨头下陷,足跖面相应部位形成胼胝引起疼痛,拇趾跖趾关节半脱位、骨性关节炎等一系列病症。严重影响患足负重行走,对社会劳动力造成危害,且患足畸形,给患者带来精神及肉体上的痛苦。目前医学界对早期拇外翻的治疗方法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足部按摩、搬动拇趾向足内侧、锻炼足肌、热敷、休息。这些治疗方法不方便、受时间限制、且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早期拇外翻治疗鞋,穿着该鞋治疗方便,不受时间限制,不影响工作和生活,且治疗效果好。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早期拇外翻矫治鞋,由鞋底、鞋帮组成,跖趾关节远侧鞋底内缘与跖趾关节近侧前足内缘呈一直线;鞋内前部第1、2足趾之间有一与鞋底、鞋帮相连的楔型间隔;鞋帮前部内面与足第一跖骨头相对应处加一圈状软垫。穿着此鞋时可起到搬动拇指向足内侧的作用,且对于拇外翻造成的第一趾骨头内侧部肿痛部位不会造成挤压,既可减轻疼痛,又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该早期拇外翻矫治鞋穿着舒服,对拇外翻引起的肿痛部位不会产生挤压;该早期拇外翻矫治鞋可起到搬动拇趾向足内侧、足部按摩的作用,可有效治疗早期拇外翻;鞋底选用能产热的柔软材料,可起到热敷作用,并有效锻炼足肌。该早期拇外翻矫治鞋穿着时不影响工作和生活,不单独占用治疗时间,十分方便。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附图2是其鞋底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早期拇外翻矫治鞋,由鞋底1、鞋帮2组成,在跖趾关节远侧鞋底内缘与跖趾关节近侧前足内缘呈一直线;鞋内前部第1、2足趾之间有一与鞋底1、鞋帮2相连的楔型间隔4;鞋帮2前部内面与足第一跖骨头相对应处加一圈状软垫3。鞋底1可选用能产热的柔软材料。圈状软垫的内径为1-1.5厘米。楔形间隔4可由弹性材料作成,外覆软衬。穿着时,由于跖趾关节远侧鞋底内缘与跖趾关节近侧前足内缘呈一直线,使鞋前部较一般鞋稍宽松,再由于楔形间隔4的作用,使拇指自然移向足内侧。圈状软垫3可避免挤压第一跖骨头内侧肿痛部位。鞋底1选用能产热的柔软材料,可起到热敷作用并有效锻炼足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早期拇外翻矫治鞋,由鞋底、鞋帮组成,其特征在于跖趾关节远侧鞋底内缘与跖趾关节近侧前足内缘呈一直线;鞋内前部第1、2足趾之间有一与鞋底、鞋帮相连的楔型间隔;鞋帮前部内面与足第一跖骨头相对应处加一圈状软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早期拇外翻矫治鞋,由鞋底、鞋帮组成,其特征在于跖趾关节远侧鞋底内缘与跖趾关节近侧前足内缘呈一直线;鞋内前部第1、2足趾之间有一与鞋底、鞋帮相连的楔型间隔;鞋帮前部内面与足第一跖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鲁蔡振华成锡岭刘爱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垦利县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