窨井防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727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窨井防坠装置,包括承重防护罩,所述承重防护罩包括径向保护件、网状保护件以及支撑件,其中:所述径向保护件从承重防护罩的中心区域向外延伸;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径向保护件的外端部;所述网状保护件设置于沿周向上相邻两个径向保护件之间的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优点如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方便,大大提高了抗冲击强度,在满足使用性能情况下减轻重量、节省材料;在受到冲击后能有效地将力分散开,不会在局部产生集中的应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窨井防坠装置
本技术涉及窨井设施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窨井防坠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建设中会有好多地下管道,比如下水道、地下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电力管道、通讯管道、国防管道等,这些管道每隔一段要有一个通向地面的出口,由管道到地面的这一段称为窨井,窨井口通常与地面平齐,因此需要一个盖子来盖住窨井口,叫窨井盖。窨井盖通常用钢筋水泥、金属、强化塑料等材料制成,形状以圆形和方形为主。由于窨井盖具有回收价值,因此常常发生窨井盖丢失、被盗取的情况;另外,在暴雨天气,人们通常会打开窨井盖加速排水。因此,窨井失去窨井盖,时常会发生行人或物品掉入窨井盖的状况,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和财产损失。因此,我们需要采取良好的防护措施,以便能杜绝这一系列问题的发生。申请号为201521127044.7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窨井防坠装置,其包括防坠架,防坠架上设有安装柱和调节安装柱位置的调节座,防坠架通过安装柱安装在窨井内,防坠架通过调节座控制安装柱的位置来配合不同形状的窨井。本技术当窨井盖由于洪水等自然原因丢失时,窨井内的防坠装置能防止行人和车辆落入窨井中,当窨井盖丢失的时候,弹簧失去了窨井盖的压制并向上弹起,使警示环暴露在地面上方,能有效通知行人此处的窨井盖丢失。但是,上述窨井防坠装置需配套安装防坠架于窨井壁上,安装不方便并且存在稳固性问题,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窨井防坠装置。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窨井防坠装置,包括承重防护罩,所述承重防护罩包括径向保护件、网状保护件以及支撑件,其中:所述径向保护件从承重防护罩的中心区域向外延伸;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径向保护件的外端部;所述网状保护件设置于沿周向上相邻两个径向保护件之间的区域。优选地,所述承重防护罩的外围还设置有边框,所述径向保护件与所述边框相交并从所述边框的外侧面延伸而出;在周向上相邻的径向保护件之间,边框沿弧线延伸,其中,边框的凹弧面朝向所述中心区域。优选地,边框的外接圆将径向保护件包含在内或者与径向保护件外接;或者边框的外接矩形将径向保护件包含在内或者与径向保护件外接。优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挂钩,挂钩为型材;径向保护件在周向上均匀分布;径向保护件的表面平滑。优选地,所述网状保护件包括若干纵向加强板,所述纵向加强板相互连接形成加强板网格结构,所述径向保护件的侧面连接所述加强板网格结构的边沿。优选地,所述径向保护件的背面设置有若干开槽;所述边框的背面设置有若干开槽;所述径向保护件上的开槽之间存在空隙;所述边框上的开槽之间存在空隙。优选地,所述网状保护件呈蜂窝状。优选地,所述承重防护罩的中心区域设置有基板,所述径向保护件靠近承重防护罩的中心区域的一端连接基板。优选地,所述径向保护件包括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其中:所述第一加强部的宽度自所述边框围绕的中心区域至所述边框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第二加强部的宽度自所述边框围绕的中心区域至所述边框的方向固定不变;沿径向由内向外方向,自所述边框围绕的中心区域至所述边框的方向依次连接。优选地,所述边框位于周向上相邻的径向保护件之间的部分,在径向上的厚度,沿该部分的延伸方向由厚变薄再由薄变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安装方便,大大提高了抗冲击强度,在满足使用性能情况下减轻重量、节省材料;2、本技术在受到冲击后能有效地将力分散开,不会在局部产生集中的应力。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窨井防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上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沿B-B方向上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边框;2-径向保护件;3-网状保护件;4-支撑件;5-纵向加强板;6-护件开槽;7-边框开槽;8-基板;9-第一加强部;10-第二加强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窨井防坠装置,包括承重防护罩,所述承重防护罩包括径向保护件2、网状保护件3和支撑件4,其中:所述径向保护件2从承重防护罩的中心区域向外延伸;所述支撑件4设置于所述径向保护件2的外端部;所述网状保护件3设置于沿周向上相邻两个径向保护件2之间的区域。具体地,中心区域是承重防护罩的中心部分或者中心位置,例如承重防护罩是圆形的,则中心区域可以是半径小于承重防护罩外围的同心圆所围成的区域。需要说明的是,中心区域的形状可以和承重防护罩的外围形状构成相似形状,也可以不相似,例如承重防护罩的外围形状是圆形的,则中心区域可以是包含该圆形的圆心的矩形区域。网状保护件3可以在沿周向上相邻两个径向保护件之间的区域布置,以对整个区域形成阻止人或物体掉落的保护网格,也可以仅在沿周向上相邻两个径向保护件之间的局部区域进行布置。进一步地,所述承重防护罩的外围还设置有边框1,所述径向保护件2与所述边框1相交并从所述边框1的外侧面延伸而出。径向保护件2可以与边框1是一整体部件,或者,边框1设置有通孔,径向保护件2从通孔中穿出,又或者,边框1设置有径向通槽,径向保护件2嵌入在径向通槽内,并通过焊接连接。更为具体地,边框1的外接圆将径向保护件2包含在内或者与径向保护件2外接;或者,边框1的外接矩形将径向保护件2包含在内或者与径向保护件2外接。窨井盖通常为圆形或者矩形,则本技术提供的承重防护罩的形状可以与窨井盖匹配为形似形状,当然,为增大保护面积,在窨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承重防护罩也可以与窨井盖采用不同的形状。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4包括挂钩,挂钩为型材;径向保护件2在周向上均匀分布;径向保护件2的表面平滑;在周向上相邻的径向保护件2之间,边框1沿弧线延伸,其中,边框1的凹弧面朝向所述中心区域。径向保护件2的表面平滑,一方面可以降低对下落水流的阻力,另一方面,当有人体掉落时,可以避免尖锐、凸角或者凸棱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进一步地,所述网状保护件3包括若干纵向加强板5,所述纵向加强板5相互连接形成加强板网格结构,所述加强板网格结构的边沿连接所述径向保护件2的侧面和所述边框1的内侧面。所述网状保护件3呈蜂窝状。接下来对径向保护件2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所述径向保护件2包括第一加强部9和第二加强部10,其中:所述第一加强部9的宽度自所述边框1围绕的中心区域至所述边框1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第二加强部10的宽度自所述边框1围绕的中心区域至所述边框1的方向固定不变;沿径向由内向外方向,自所述边框1围绕的中心区域至所述边框1的方向依次连接。所述边框1围绕的中心区域设置有基板8,所述径向保护件2靠近边框1所围绕的中心区域的一端连接基板8。多个径向保护件2的内端连接在同一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构件,从而能够分散冲击力于整个边框1。进一步地,所述径向保护件2的背面设置有若干护件开槽6;所述边框1的背面设置有若干边框开槽7;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窨井防坠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窨井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防护罩,所述承重防护罩包括径向保护件、网状保护件以及支撑件,其中:所述径向保护件从承重防护罩的中心区域向外延伸;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径向保护件的外端部;所述网状保护件设置于沿周向上相邻两个径向保护件之间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窨井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防护罩,所述承重防护罩包括径向保护件、网状保护件以及支撑件,其中:所述径向保护件从承重防护罩的中心区域向外延伸;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径向保护件的外端部;所述网状保护件设置于沿周向上相邻两个径向保护件之间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窨井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防护罩的外围还设置有边框,所述径向保护件与所述边框相交并从所述边框的外侧面延伸而出;在周向上相邻的径向保护件之间,边框沿弧线延伸,其中,边框的凹弧面朝向所述中心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窨井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边框的外接圆将径向保护件包含在内或者与径向保护件外接;或者边框的外接矩形将径向保护件包含在内或者与径向保护件外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窨井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挂钩,挂钩为型材;径向保护件在周向上均匀分布;径向保护件的表面平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窨井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保护件包括若干纵向加强板,所述纵向加强板相互连接形成加强板网格结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佳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排成套装备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