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窄潜孔平面滑动事故闸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7261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窄潜孔平面滑动事故闸门结构。该闸门由依次连接的顶节门叶(1)、一组中节门叶(2)和底节门叶(3)构成;每个门叶上均设有锁定板(4);顶节门叶(1)上设有充水平压阀(6)和吊耳;顶节门叶(1)和中节门叶(2)的面板(5)设在门叶的下游侧;底节门叶(3)的底主梁(7)为箱型结构,底主梁(7)的后翼缘(13)为整板结构采用折线(17)或直线型式,底水封(20)采用带直角折边的门型整体水封,经底水封压板(23)与底节门叶(3)底部的底水封支承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增加水柱压力,闸门无需加配重即能有效闭门,可节省投资,闸门动水闭门过程中,水流的流态较好,有利于闸门运行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窄潜孔平面滑动事故闸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窄潜孔平面滑动事故闸门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

技术介绍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平面滑动事故闸门通常作为机组进水口流道或泄水孔的保护设施,运行方式为动水闭门,静水启门,利用水柱或水柱加配重闭门。对于该类型闸门,闸门面板一般设置在上游侧,侧水封设置在下游边柱后翼缘上,顶水封设置在顶主梁后翼缘上,闸门底主梁两侧对称设置底水封支撑板与上游面板组成门型结构,底水封设置在门型结构上,形成利用顶主梁承受水柱的闸门结构型式,这对于宽高比相近水头适中的平面滑动闸门,闸门利用水柱压力能克服闭门阻力顺利实现闭门,但对于高窄孔口平面滑动闸门,则利用顶主梁承受水柱实现闭门难度较大,尤其是高窄大孔口闸门更显突出,比如四川省大渡河枕头坝一级水电工程,其进水口事故闸门孔口尺寸6.5×15.54(宽×高),设计水头50.515m,闸门宽高比6.5:15.54约等于0.418,利用顶主梁承受水柱不足以克服闭门阻力,需加配重约160t,闸门梁格内需安装大量的配重,十分麻烦且造价高,经济性也较差,此外,在闸门底主梁两侧对称设置底水封支撑板与上游面板组成的门型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窄潜孔平面滑动事故闸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窄潜孔平面滑动事故闸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闸门由依次连接的顶节门叶(1)、一组中节门叶(2)和底节门叶(3)构成;每个门叶上均设有锁定板(4);顶节门叶(1)上设有充水平压阀(6)和吊耳;顶节门叶(1)和中节门叶(2)的面板(5)设在门叶的下游侧;底节门叶(3)的底主梁(7)为箱型结构,底主梁(7)包括上腹板(11)和下腹板(12),上腹板(11)和下腹板(12)的上游端与后翼缘(13)连接,上腹板(11)的上前翼缘(9)和下腹板(12)的下前翼缘(10)与底主梁面板(8)连接;上腹板(11)与两侧的边柱腹板(16)和后翼缘(13)在闸门的上游形成三面封闭结构;后翼缘(13)为整板结构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窄潜孔平面滑动事故闸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闸门由依次连接的顶节门叶(1)、一组中节门叶(2)和底节门叶(3)构成;每个门叶上均设有锁定板(4);顶节门叶(1)上设有充水平压阀(6)和吊耳;顶节门叶(1)和中节门叶(2)的面板(5)设在门叶的下游侧;底节门叶(3)的底主梁(7)为箱型结构,底主梁(7)包括上腹板(11)和下腹板(12),上腹板(11)和下腹板(12)的上游端与后翼缘(13)连接,上腹板(11)的上前翼缘(9)和下腹板(12)的下前翼缘(10)与底主梁面板(8)连接;上腹板(11)与两侧的边柱腹板(16)和后翼缘(13)在闸门的上游形成三面封闭结构;后翼缘(13)为整板结构采用折线(17)或直线型式,后翼缘(13)为直线型时兼作上游侧水封支撑板;后翼缘(13)为折线型时与焊接在下腹板(12)底部的底水封支撑板(18)相连接,且与水平线夹角α≥45°,边柱腹板(16)兼作底水封支撑板;底水封(20)采用带直角折边的门型整体水封,经底水封压板(23)与底节门叶(3)底部的底水封支承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窄潜孔平面滑动事故闸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翼缘(13)为折线型时与焊接在下腹板(12)底部的底水封支撑板(18)相连接,且与水平线夹角60°,边柱腹板(16)兼作底水封支撑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窄潜孔平面滑动事故闸门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恩杨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