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文明专利>正文

混凝土卷模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7182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混凝土卷模施工装置,该装置由外框架支撑系统、卷板提升系统、自动液压同步提升系统、自动提升同步回缩系统和自动提升辅助平台系统五部分组成。本装置可用于桥梁高墩混凝土施工,属于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适应于各类桥梁、房建等截面方墩、两面直立、两面带坡率的方墩,以及错台型方墩的施工,尤其是地形复杂、工期压力大的山区高墩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新浇筑的混凝土直接与柔性可卷起模板接触,并通过滚珠与支架背楞支撑,形成支架系统与柔性模板的滚动位移,为混凝土浇筑提供作业面并加快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卷模施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卷模施工装置,本装置可用于桥梁高墩混凝土施工,属于混凝土模板施工
本专利技术适应于各类桥梁、房建等截面方墩、两面直立、两面带坡率的方墩,以及错台型方墩的施工,尤其是地形复杂、工期压力大的山区高墩施工。
技术介绍
现有高墩混凝土施工工艺有滑模、翻模、爬模、辊模施工工艺。其中:滑模施工由于直接在未有较高强度的新浇筑混凝土表面滑行,致使混凝土表面或多或少存在微裂缝,另外,由于新鲜混凝土早期就暴露于外界,致使混凝土表面又很快出现干缩裂缝,这些微裂缝的产生会影响到结构的耐久性问题;翻模工艺由于采取浇筑一节,拆除一节模板再提升到上一层支模浇筑,劳动力投入大,效率较低,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各节模板接缝处错台往往较为严重。另外,也由于新鲜混凝土早期暴露,混凝土的表面干缩裂缝较多。爬模与翻模最大的区别,在于翻模模板拆除后由塔吊或其它吊装设备提升,而爬模工艺采取了千斤顶配合下的自动爬升系统代替起吊设备,虽然安全性能有所提高,但翻模施工带领的劳动力投入大、错台和养生问题仍没有解决。辊模工艺是在滑模工艺的基础上,在混凝土与支撑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内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混凝土卷模施工装置

【技术保护点】
混凝土卷模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外框架支撑系统、卷板提升系统、自动液压同步提升系统、自动提升同步回缩系统和自动提升辅助平台系统五部分组成;自动液压同步提升系统包括提升支撑钢管(1)、液压千斤顶(2)、主横梁(3)、桁架式限位架(4)、提升吊杆(5)和提升控制平台(20);外框架支撑系统包括可进出装置(6)、外框架(7)、加密布设的尼龙滚珠钢格板(8)、桁架式模板架平台(9)和上护栏(10);卷板提升系统包括卷筒(11)、托具(12)、卷板(13)和卷板下端固定装置(14);自动提升同步回缩系统包括支撑桁架(15)、千斤顶(16)和可调托架(17)自动提升辅助平台系统包括电动提升机具(1...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卷模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外框架支撑系统、卷板提升系统、自动液压同步提升系统、自动提升同步回缩系统和自动提升辅助平台系统五部分组成;自动液压同步提升系统包括提升支撑钢管(1)、液压千斤顶(2)、主横梁(3)、桁架式限位架(4)、提升吊杆(5)和提升控制平台(20);外框架支撑系统包括可进出装置(6)、外框架(7)、加密布设的尼龙滚珠钢格板(8)、桁架式模板架平台(9)和上护栏(10);卷板提升系统包括卷筒(11)、托具(12)、卷板(13)和卷板下端固定装置(14);自动提升同步回缩系统包括支撑桁架(15)、千斤顶(16)和可调托架(17)自动提升辅助平台系统包括电动提升机具(18)和钢桁架(19);卷模整体结构通过提升吊杆(5)与主横梁(3)通过螺栓连接;液压千斤顶(2)为楔块式穿心千斤顶,液压千斤顶(2)通过螺栓连接在主横梁(3)上,提升支撑钢管(1)同时穿过主横梁(3)与液压千斤顶(2);液压千斤顶(2)的底部设置有桁架式限位架(4)用以加固提升支撑钢管(1),桁架式限位架(4)与提升支撑钢管(1)采用螺栓连接,桁架式限位架(4)随混凝土浇筑向上移动;提升控制平台(20)安装在主横梁(3)上;工作过程中,液压千斤顶(2)通过夹紧或松开提升支撑钢管(1)以实现整个装置的提升或停顿;外框架(7)的前端焊接有加密布设的尼龙滚珠钢格板(8),外框架(7)的后端焊接有桁架式模板架平台(9);桁架式模板架平台(9)外侧边焊接有上护栏(10);卷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明曹海盛
申请(专利权)人:吴文明曹海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