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洪喜专利>正文

内加热式炼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6763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含镁矿石做原料,硅铁做还原剂,火焰做内加热源的内加热式炼镁炉,其特点是:加热辐射管从镁还原反应釜中穿过,以同心圆方式在釜中排列,当热气从辐射管中穿过时,堆集在辐射管周围,反应釜中的镁料球团被加热到1180-1200℃进行还原反应,产生镁蒸气,经冷凝后生成环镁,此炼镁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热效率高,节能60-70%,出镁收率提高15-20%,节约昂贵的高温合金钢80%,反应时间缩短了8个小时,纯度可达99.98%,成本下降25%,实现了大工业生产和自动控制。(*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含镁矿石做原料,硅铁做还原剂,火焰做内加热源的连续,周期性操作的内加热式炼镁炉。目前,世界上炼镁工艺普遍采用硅热法(皮江法)和电解法,在我国电解法由于原料和环保等因素而受到限制,我国的白云石资源非常丰富,贮藏量占世界第一位,因此国内大多数镁厂普遍采用硅热法炼镁工艺,硅热法炼镁大多数采用横罐还原炉。白云石在回转窑中煅烧成煅白,经粉磨后加硅铁粉(含75%Si)萤光粉(含95%CaF2)混合、制球(压力为1-3吨/厘米2)装袋,送入高温合金钢还原罐(3Cr24NiTN)内,置于还原炉中,在1150-1180℃及13.33Pa真空度下,经11个小时获得环镁、精炼、包装得商品镁。还原后炉渣的主要成分为2CaO·SiO2,可作副产品用。还原过程的反应为,这种外热的“皮江”法,能耗高,一次性投资大,产能低,无法实现机械化和大工业生产,经济效益不理想,制约了我国炼镁工业的发展。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设计出一种用含镁矿石做原料,硅铁做还原剂,用煤、煤气、天然气或油做内加热源的内加热式炼镁炉,使其达到提高产能,提高真空度,提高热效率,提高硅的利用率,提高镁的还原率,能连续周期性生产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加热式炼镁炉,它是由镁还原反应釜、结晶器、燃烧室、进料排渣系统,以及燃烧系统,抽真空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仪表自动化系统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耐火保温砖构成炉体的外壳(7),在炉体内由隔板(21)和耐火砖墙分隔出燃烧室(22)和出烟道(20),燃烧室位于炉体内的下方,镁还原反应釜(9)设置在炉体内燃烧室的上部空间,炉体内壁和镁还原反应釜筒体外壁之间构成一个回烟道(23),回烟道与位于燃烧室侧面的出烟道连通,镁还原反应釜上端由吊耳(8)固定在炉壁上,下端穿过燃烧室的隔板位于燃烧室内,并固定在燃烧室隔板上,在镁还原反应釜筒体(24)上安装有热膨胀节(11),热辐射管(10)从镁还原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洪喜姚广和卢再连尤金德司继松
申请(专利权)人:于洪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