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炳夫专利>正文

衬套式硅热还原法炼镁蒸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6624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改进的硅热还原法炼镁蒸罐,它的炉内铬镍耐热钢罐体部分较薄,其厚度只有传统蒸罐的10%至20%,耐热钢罐体内装由耐火材料烧制而成的陶管状衬套。耐热钢罐外壳起抗氧化及真空密闭作用,耐火衬套起骨架支撑作用,实际操作温度可控制在1200度至1300度之间,当长时间使用,罐体及内衬套损坏后,可方便的换上新的罐体和衬套。(*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硅热还原法炼镁蒸罐,特别是在铬镍耐热钢罐内加装了耐火衬套的炼镁蒸罐。传统的硅热还原法蒸罐的炉内部分是用铬镍耐热钢浇铸而成,厚度在20毫米左右,冶炼时,90%以上的时间里温度维持在近于1200度(以下均为摄氏度)左右,罐内真空度维持在0.1毫米汞柱左右。这样的蒸罐在这样的冶炼条件下存在着材质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的持久性不足问题,尤其是其弹性模量、机械强度、高温蠕变性能的不足。罐体长时间处在弹性极限上工作,使罐体产生凹陷或弯曲。一个新罐只能用100多周期次,然后在高温下通过充气,压力矫正,再用再矫正,共用200多周期次,最后不能再用而废弃,因为对它无法再进行正常的出料装料了。这样,除生产原料成本外,因蒸罐的昂贵而增加了设备损耗成本,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大幅度增加,有的蒸罐损耗价值达到了镁原料和还原剂的价值。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用、制造成本低、蒸罐损耗价值低的衬套式硅热还原法炼镁蒸罐。它能大幅度降低设备投资和生产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在普通蒸罐上的炉外部分之冷凝器保持不变,对炉内部分的耐热钢罐体进行了改进。由原来的约20毫米厚耐热钢铸造改为2--4毫米耐热钢薄板卷焊,然后在其内部装入一个由耐火材料烧制的陶瓷管状耐火衬套。这样外部的耐热钢罐起抗氧化及真空封闭的包皮作用,内部的耐火衬套起支撑骨架作用,可进行正常的炼镁作业。这样做的目的是耐热钢的用量只有原来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降低了罐体造价,也即降低了建厂设备投资。而制造衬套的耐火材料种类繁多,对低于1728度使用温度的普通耐火材料和高于1728度使用温度的特殊耐火材料可任意选择和进行配方调整,来适应其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的需要。以最普通的以石英为主料的硅酸盐耐火衬套为例,其使用温度可大于1500度,以炼镁而言,1200度即可以了。若把炼镁温度提高到1250度至1300度,它依然胜任并能持久,这样就缩短了炼镁周期,提高了生产率。当长时间使用,衬套损坏后,换上一个新衬套就行了。衬套的造价不足耐热钢的10%,更比耐热钢耐用,这样,就更加降低了生产中的蒸罐损耗成本,其生产中的蒸罐损耗成本主要成了衬套损耗成本,耐热钢包皮虽然也要耗损,与普通蒸罐相比,它所占比例就小的多了,这样就大幅度降低了总生产成本。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衬套式硅热还原法炼镁蒸罐剖面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技术之蒸罐结构及工作情况。图1中的1是耐热钢封头,由冲压而成。2是耐热钢焊缝。3是耐热钢罐体包皮,由3毫米薄板卷焊而成。4是硅酸盐耐火衬套,厚17毫米,由以石英为主料的耐火材料烧制而成,耐火温度大于1500度。耐火衬套和耐热钢罐外壳包皮总厚度与传统蒸罐相同,约20毫米,也可不同(炉外的镁冷凝器部分图中未绘)。在实际生产操作中,温度可控制在1200度--1300度之内,温度虽然可向上再提高,但考虑到蒸罐的耐久性,以不超过1300度为宜。当长时间使用,蒸罐的耐火衬套损坏后可割下蒸罐封头,顶出坏的衬套,顶入新的衬套,然后焊上封头即可再用。当耐热钢罐体包皮损坏后须更换时,可在炉外与镁冷凝器联接焊缝处割下,换焊上一个新的耐热钢罐体包皮即可。为了便于对本技术的理解和实施,对传热过程说明一下传统蒸罐炼镁时,炉内罐外进行的是两种传热方式,即对流传热和幅射传热,罐内进行的是幅射传热,罐内料球的相互之间和罐壁之间的球面触点甚小,通过传导传热的能量甚微,当外围料球温度达到反应温度后,料球内硅的氧化和氧化镁的还原系放热反应,与幅射传热一样起着重要作用,这也是把此法炼镁称之为硅热还原法的关键所在。本技术之衬套是耐火材料,其传热效率低于耐热钢之金属材料,是否会不利于炼镁作业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本技术之衬套式蒸罐的传热方式与传统蒸罐的传热方式相同,罐内靠的是幅射传热和硅氧化之自热,传导传热亦无明显作用。就像瓷器的烧制,尤其是工艺瓷器的烧制一样,瓷坯要装在匣钵里,它靠的主要是幅射传热。另外在耐火衬套的烧制配料中不可有可被硅还原的氧化物,以免耐火衬套的蚀损(例如氧化镁)。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硅热还原法炼镁的镁蒸镏罐,其特征是炉外的镁冷凝器与传统的蒸罐相同,而炉内的罐体为衬套式,外层由镍铬耐热钢簿板制成的直管及封头焊接而成,内衬层由耐火材料烧制的直管及封头组合而成,内外两层贴紧的套装成一体。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改进的硅热还原法炼镁蒸罐,它的炉内铬镍耐热钢罐体部分较薄,其厚度只有传统蒸罐的10%至20%,耐热钢罐体内装由耐火材料烧制而成的陶管状衬套。耐热钢罐外壳起抗氧化及真空密闭作用,耐火衬套起骨架支撑作用,实际操作温度可控制在1200度至1300度之间,当长时间使用,罐体及内衬套损坏后,可方便的换上新的罐体和衬套。文档编号C22B26/22GK2248721SQ95218799公开日1997年3月5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28日专利技术者袁炳夫 申请人:袁炳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硅热还原法炼镶的镁蒸馏罐,其特征是:炉外的镁冷凝器与传统的蒸罐相同,而炉内的罐体为衬套式,外层由镍铬耐热钢簿板制成的直管及封头焊接而成,内衬层由耐火材料烧制的直管及封头组合而成,内外两层贴紧的套装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炳夫
申请(专利权)人:袁炳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