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峰专利>正文

多功能离子交换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6456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离子交换设备,它包括罐顶上设置有进液管口(2)、进树脂管口(9)和出树脂管口(10)的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底部呈漏斗形结构,在出树脂管口(10)处设置有一竖直向下延伸的提树脂管(3),环绕提树脂管下端侧壁加工有多个树脂进入口(6),该提树脂管的下端通过定位环箍(7)与下锥形集液腔隔板相结合;以均布方式布放在漏斗形罐底内壁上的下集液箱(4)的出液管口分别通过下锥形集液腔隔板上加工出的连接口与下锥形集液腔(8)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树脂干净,布液均匀,集液箱不易堵塞,更换集液箱方便且不易漏树脂的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离子交换生产过程中,特别适用于稀散金属镓的提取。(*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离子交换设备,它可以广泛地应用到湿法冶 金行业中,如稀散金属的回收和提取,铀的水冶等。技术背景镓是用于生产半导体材料的主要原料之一,是制造光电子器件最基础的 功能材料,如砷化镓、磷化镓、氮化镓等。镓是稀散金属,由于我国镓资源十分丰富,中国镓的生产潜能在世界上 是较大的,国内的竞争也十分的激烈,当前,国内外的厂商都己经意识到在 生产镓的诸多方法中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的只有用离子交换法从拜耳法种分母 液中回收金属镓,因此,各个生产厂家都在离子交换生产镓的方法上和设备 上加大研究投入,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以达到低成本高产出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在总结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的基 础上设计一种结构更为合理的采用上进液下出液工作方式的多功能的离子交 换设备。该设备具有可将离子交换工艺过程中的饱洗,淋洗,转型三个过程 集中在一个设备中完成,并兼有树脂压送罐的功能。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多功能离子交换设备包括罐顶上设置有进液管口 、进 树脂管口和出树脂管口的罐体,所述罐体的底部呈漏斗形结构,在出树脂管 口处设置有一竖直向下延伸的提树脂管,环绕提树脂管下端侧壁加工有多个 树脂进入口,该提树脂管的下端通过定位环箍与下锥形集液腔隔板相结合; 以均布方式布放在漏斗形罐底内壁上的下集液箱的出液管口分别通过下锥形 集液腔隔板上加工出的连接口与下锥形集液腔相连通。本技术中所述的所述漏斗形罐底的锥角为60—120°;在提树脂管下 端侧壁加工有三个矩形树脂进入口,更具体讲,三个矩形树脂进入口均为长方形结构,其孔长为100—200mm,孔宽为70—80mm;在树脂进入口上方设置有树脂导流伞帽,伞帽锥形角度为60—120 °,锥斜边长为250—350mm。本技术中所述的提树脂管下端以插装配合的方式与管状结构的定位 环箍相结合,定位环箍的长度为20—50mm,外径略小于提树脂管内径,并通 过焊接的方式与下锥形集液腔隔板相结合。所述的下集液箱为管状结构,其管壁上均布有滤孔,其縮径端采用承插 方式与下锥形集液腔隔板连接,并通过密封圈密封。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树脂从进树脂管口进入到设备(罐腔)中, 进行饱洗,淋洗和树脂的再生,溶液从上进液管口进入到设备(罐腔)中, 通过树脂层后,经下集液箱管壁上均布的滤孔进入下集液箱中,最后经由下 集液箱的出液口汇集到下锥形集液腔中,通过管路流出罐体,树脂在经过饱 洗,淋洗和再生后,从进树脂进入口进入到提树脂管中,由压縮空气压送到 下一个工序。本技术的交换设备具有提树脂干净,布液均匀,集液箱不易堵塞, 更换集液箱方便且不漏树脂的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湿法冶金的离子交换生 产过程中。另外,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还具有可减少离子交换树脂的一 次性投入量,降低设备的一次性投资,提高淋洗率的优点。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罐体底部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多功能离子交换设备,它包括罐顶上设置有 进液管口 2、进树脂管口 9和出树脂管口 10的罐体1,所述罐体1的底部呈 漏斗形结构,其锥角为60—120。;在出树脂管口 IO处设置有一竖直向下延伸 的提树脂管3,环绕提树脂管3下端侧壁加工有三个矩形树脂进入口6,三个 矩形树脂进入口 6均为长方形结构,其孔长为100—200mm,孔宽为70_80mm;该提树脂管3下端以插装配合的方式与管状结构的定位环箍7相结合, 定位环箍7的长度为20—50mm,外径略小于提树脂管内径,并通过焊接的方 式与下锥形集液腔隔板相结合。;所述树脂进入口 6上方设置有树脂导流伞帽 5,伞帽锥形角度为60—120 °,锥斜边长为250 — 350mm (参见图2)。以均布 方式布放在漏斗形罐底内壁上的下集液箱4的出液管口分别通过下锥形集液 腔隔板上加工出的连接口与下锥形集液腔8相连通;所述下集液箱4为管状 结构,采用DN50—80的不锈钢管制作,钢管上均布4)4一8mm的圆形滤孔, 其縮径端采用承插方式与下锥形集液腔隔板连接,并通过密封圈密封(参见 图2、图3)。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离子交换设备,它包括罐顶上设置有进液管口(2)、进树脂管口(9)和出树脂管口(10)的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底部呈漏斗形结构,在出树脂管口(10)处设置有一竖直向下延伸的提树脂管(3),环绕提树脂管(3)下端侧壁加工有多个树脂进入口(6),该提树脂管(3)的下端通过定位环箍(7)与下锥形集液腔隔板相结合;以均布方式布放在漏斗形罐底内壁上的下集液箱(4)的出液管口分别通过下锥形集液腔隔板上加工出的连接口与下锥形集液腔(8)相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离子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提树脂 管(3)下端的树脂进入口 (6)上方设置有树脂导流伞帽(5),伞帽锥形角 度为60—120 °,锥斜边长为250 —350m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离子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下集液箱 (4)为管状结构,其管壁上均布有滤孔,其縮径端采用承插方式与下锥形集液腔隔板连接,并通过密封圈密封。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离子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 形罐底的锥角为60—120。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离子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提树脂 管(3)下端侧壁上加工有三个矩形树脂进入口 (6)。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离子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三个矩形 树脂进入口 (6)均为长方形结构,其孔长为100—200mm,孔宽为70—80mm。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离子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树 脂管(3)下端以插装配合的方式与管状结构的定位环箍(7)相结合,定位 环箍(7)的长度为20—50mm,外径略小于提树脂管内径,并通过焊接的方 式与下锥形集液腔隔板相结合。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离子交换设备,它包括罐顶上设置有进液管口(2)、进树脂管口(9)和出树脂管口(10)的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底部呈漏斗形结构,在出树脂管口(10)处设置有一竖直向下延伸的提树脂管(3),环绕提树脂管下端侧壁加工有多个树脂进入口(6),该提树脂管的下端通过定位环箍(7)与下锥形集液腔隔板相结合;以均布方式布放在漏斗形罐底内壁上的下集液箱(4)的出液管口分别通过下锥形集液腔隔板上加工出的连接口与下锥形集液腔(8)相连通。本技术具有提树脂干净,布液均匀,集液箱不易堵塞,更换集液箱方便且不易漏树脂的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离子交换生产过程中,特别适用于稀散金属镓的提取。文档编号C22B3/42GK201043187SQ20072009056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5日专利技术者于相浩, 峰 冯 申请人:冯 峰;于相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离子交换设备,它包括罐顶上设置有进液管口(2)、进树脂管口(9)和出树脂管口(10)的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底部呈漏斗形结构,在出树脂管口(10)处设置有一竖直向下延伸的提树脂管(3),环绕提树脂管(3)下端侧壁加工有多个树脂进入口(6),该提树脂管(3)的下端通过定位环箍(7)与下锥形集液腔隔板相结合;以均布方式布放在漏斗形罐底内壁上的下集液箱(4)的出液管口分别通过下锥形集液腔隔板上加工出的连接口与下锥形集液腔(8)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峰于相浩
申请(专利权)人:冯峰于相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