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竖炉烘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6314 阅读:4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对球团竖炉生产的生球进行烘干的设备,包括烘床、导风墙,其特征在于烘床采用多层相叠结构,上下两个烘床间位置相错开,在导风墙(7)上部设置有热气分流烘干墙(2);在面积相同的竖炉上使烘床的面积大为增大,上下各层烘床间的温度分布均匀,料层的透气性变好,球团矿的质量随之提高,增加了竖炉烘床的烘干能力;设备投资小,整体结构紧凑,容易改造现有设备。(*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冶金球团竖炉生产用设备,特别是涉及球团竖炉生产的生球烘干设备。通过成球机制成的球团(又称生球)一般含水8.0-8.3%,竖炉烘床(又叫干燥床)的功能就是脱去生球中的水份。在脱水过程中生球变得很脆弱,强度很低,生球的内部产生了蒸汽,特别球团的闭气孔中蒸汽形成了蒸汽压,这是生球爆裂的根本原因。生球爆裂后产生很多粉末,导致炉况变坏。因此,常采取两方面的措施一是控制干燥带的温度;二是控制气流速度;这两个参数一旦被控制起来,竖炉只能处于低产状态,这是不可取的。目前,国内竖炉生球的烘干床基本上都是单层烘床蓖,烘床面积小。例如济钢,虽然采取不断降低烘床蓖角度的措施,但随着竖炉工艺和竖炉结构的改进,竖炉利用系数越来越高,生球的干燥越来越成为限制竖炉生产的环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竖炉生球干燥面积大,料层透气性和烘干效果好的新型竖炉烘床。生产实践和研究表明,解决这一限制环节最有效的办法是增大干燥床的面积。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在原竖炉烘床蓖之上(或下)增加烘床蓖层,并把下层烘床蓖之下的烟气热量,利用热气分流墙结构使其到达上或中层,避免下层温度太高,烧坏下层烘床蓖,同时解决上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竖炉烘床,包括烘床、导风墙,其特征在于烘床采用多层相叠结构,烘床均为倾斜状,上下两个烘床间位置相错开;在导风墙(7)上部设置有热气分流墙(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建峰赵忠文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