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中防滑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5749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术中防滑套筒,包括套筒主体,所述套筒主体为筒壁围成的空心柱状结构,所述筒壁的底面为平滑结构,所述筒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套筒主体的轴心平行的通孔,通孔内插有定位针,所述定位针的长度大于所述套筒主体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术中防滑套筒能够确保将套筒固定,方便医生进行其他手术操作;同时筒壁的底面为平滑结构,区别于锯齿结构,在穿透软组织过程中,不会将软组织绞入套筒内,解决了现有套筒容易造成软组织损伤,影响手术操作的不足。

An intraoperative antiskid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 skid sleeve in an operation, including a sleeve body. The sleeve body is a hollow cylindrical structure surrounded by a tube wall. The bottom of the tube wall is a smooth structure, and the wall of the tub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wo through holes parallel to the axle center of the sleeve body, and a positioning needle is inserted in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length of the positioning needle is long. The degree is greater than the height of the body of the sleeve. The anti slip sleeve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ensure that the sleeve is fixed and convenient for the doctor to perform other 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bottom of the wall is smooth and distinguishes from the sawtooth structure. In the process of penetrating the soft tissue, the soft tissue will not be twisted into the sleeve, and the existing sleeve is easily damaged by the soft tissue, and the operation will affect the operation. Lack of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中防滑套筒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脊柱手术中提供手术视野的套筒。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套筒来穿过软组织来进行脊柱手术,套筒提供手术野,并提供屏障来保护软组织免受损伤。使用过程中套筒不宜滑动,否则会影响手术操作,也会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现有套筒为直筒状,为了固定套筒,其远端带有锯齿状突出,使用时依靠锯齿状突出防滑。另需要一名助手扶住近端保持稳定,方便手术操作。套筒端口采用锯齿设计,可方便穿透软组织,同时锯齿起到固定的作用。但脊柱形状特殊,结构复杂,在使用过程中,锯齿不能完全贴合到位,固定作用不明显,手术操作者需要频繁调整套筒位置,影响手术进程。另外,现有套筒的锯齿设计,在穿透软组织过程中,容易绞入软组织,不仅对软组织造成损伤,绞入的软组织还影响手术野,不利于手术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固定,且在插入过程中不会损伤软组织的术中防滑套筒。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术中防滑套筒,包括套筒主体,所述套筒主体为筒壁围成的空心柱状结构,所述筒壁的底面为平滑结构,所述筒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套筒主体的轴心平行的通孔,通孔内插有定位针,所述定位针的长度大于所述套筒主体的高度。本技术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为,所述套筒主体为圆柱状空心体,筒壁的厚度为所述套筒主体的半径的1/3~1/4。优选地,三个所述通孔圆周均匀分布于所述筒壁上。优选地,所述定位针与所述通孔的孔壁之间为过渡配合连接。优选地,所述套筒主体的上端还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垂直于所述套筒主体的轴心,焊接在所述筒壁的侧面。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术中防滑套筒在使用时,套筒主体穿过软组织,定位到手术区域后,将定位针插入筒壁的通孔中,轻敲定位针,定位针可嵌入脊骨内,固定效果好,能够确保将套筒固定,方便医生进行其他手术操作;同时筒壁的底面为平滑结构,区别于锯齿结构,在穿透软组织过程中,不会将软组织绞入套筒内,解决了现有套筒容易造成软组织损伤,影响手术操作的不足;(2)本技术中套筒主体为圆柱状空心体,筒壁的厚度为套筒主体的半径的1/3~1/4,既能保证套筒主体能够较为轻松的穿过手术部位的软组织,又不会过多的伤害软组织,有助于患者的后期恢复,同时还保证了良好的手术视野,方便手术的进行;(3)本技术中定位针与述通孔的孔壁之间为过渡配合连接,在钉针和起针时均能比较顺畅,而孔壁又能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定位针在通孔中晃动,从而影响到套筒主体的固定;(4)本技术中在套筒主体的近端新置了把手,方便手术助手扶持和调整方向,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术中防滑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实施例:一种术中防滑套筒,包括筒壁围成的圆柱状空心套筒主体1,筒壁的底面为平滑结构,筒壁的厚度为套筒主体1的半径的1/3~1/4。套筒主体1的上端还设置有把手2,把手2垂直于套筒主体1的轴心,焊接在筒壁的侧面。筒壁上圆周均匀开设有三个与套筒主体1的轴心平行的通孔3,通孔3内插有定位针4,定位针4与通孔3的孔壁之间为过渡配合连接,定位针4的长度大于套筒主体1的高度。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技术,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技术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术中防滑套筒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术中防滑套筒,包括套筒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主体为筒壁围成的空心柱状结构,所述筒壁的底面为平滑结构,所述筒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套筒主体的轴心平行的通孔,通孔内插有定位针,所述定位针的长度大于所述套筒主体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中防滑套筒,包括套筒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主体为筒壁围成的空心柱状结构,所述筒壁的底面为平滑结构,所述筒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套筒主体的轴心平行的通孔,通孔内插有定位针,所述定位针的长度大于所述套筒主体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防滑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主体为圆柱状空心体,筒壁的厚度为所述套筒主体的半径的1/3~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