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白蚁诱集性能的饵木制备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55561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白蚁诱集性能的饵木制备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饵木原料切割成小木块,然后将小木块风干至含水率为10~15%;2)、将风干后小木块浸没到饵木处理试剂中,然后一起放到真空干燥器内于‑0.05~‑0.1MPa的真空条件下处理50~70分钟,再烘干处理,得饵木;饵木处理试剂为毛杨梅单宁、六亚甲基四胺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的饵木能使白蚁诱集数量以及白蚁取食量显著提高。

Bait wood preparation method to improve termite lure performan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it wood preparation method to improve the termite lure performance,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1), first cutting the bait wood raw material into small wooden blocks, then drying the small wood to the water content of 10 to 15%; 2), and immersing the small wood in the bait processing reagent, and then putting it into the vacuum dryer together in the 0.05 ~ 0.. For 50~70 minutes under the vacuum condition of 1MPa, the bait wood was obtained by drying, and the bait treatment reagent was the water solution of Mao Yangmei tannin, six methylene four amine and sodium hydroxide. The bait wood obtained by the in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number of termites and the amount of termites fee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白蚁诱集性能的饵木制备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白蚁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提高饵木白蚁诱集性能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白蚁是一种以木纤维为食的社会性昆虫,可对房屋建筑、园林植被、水利工程、通讯设备、图书档案等造成较大危害。目前,针对不同危害领域的白蚁防治措施略有不同。在房屋建筑、通讯设备及图书档案等领域,主要通过液体喷药屏障法、喷粉法或监测控制等技术来防治白蚁,而在园林植被和水利工程领域,主要通过挖巢法、埋置诱杀包(管)或监测控制等技术来防治白蚁。其中,白蚁监测控制技术因其用药量少、环保、有效,已越来越被人接受使用。白蚁监测控制技术是利用监控装置对白蚁活动进行监测,并在诱集到一定数量白蚁后,通过粉剂或饵剂处理,有效控制白蚁种群的白蚁防治技术。该技术主要由监控装置、诱饵和药剂等组成,其中,监测装置一般是由塑料或PVC材质做成的方便白蚁进出的带孔的用以存放诱饵的容器,药剂一般是非趋避性的、慢性作用的粉剂或饵剂药物,而诱饵往往是白蚁喜食的材料,以松木、杉木或杨木等木材为主,也称为饵木。该白蚁监测技术的关键是对白蚁进行诱集,所以饵木的白蚁诱集性能对于白蚁监控至关重要。目前,人们对于白蚁监控技术中饵木的白蚁诱集性能研究较少,一般是直接利用不同木材加工成不同形态进行利用,也有的是对木材进行加热或野外暴晒一段时间后加以利用,这样往往使得饵木诱集不到白蚁,或者白蚁对饵木取食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白蚁诱集性能的饵木制备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白蚁诱集性能的饵木制备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饵木原料切割成小木块,然后将小木块风干至含水率为10~15%;2)、将风干后小木块浸没到饵木处理试剂中,然后一起放到真空干燥器内于-0.05~-0.1MPa的真空条件下处理50~70分钟;上述真空处理结束后,打开真空干燥器上的真空阀,直至真空干燥器的内腔恢复至常压后,取出真空处理后小木块放入100~110℃的烘箱内烘干100~140分钟,得饵木;所述饵木处理试剂为毛杨梅单宁、六亚甲基四胺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所述饵木处理试剂中,毛杨梅单宁的浓度为0.1~0.2g/mL,六亚甲基四胺浓度为毛杨梅单宁浓度的1/4~1/6,氢氧化钠浓度为毛杨梅单宁浓度的1/9~1/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提高白蚁诱集性能的饵木制备法的改进:以马尾松、杉木或杨木为饵木原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提高白蚁诱集性能的饵木制备法的进一步改进:选用无结疤、无霉变、无昆虫侵害痕迹、且未做任何理化处理的马尾松、杉木或杨木的自然木料作为为饵木原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提高白蚁诱集性能的饵木制备法的进一步改进:小木块的尺寸为(1.8~2.2)×(1.4~1.6)×(4.5~5.5)c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提高白蚁诱集性能的饵木制备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饵木处理试剂中六亚甲基四胺浓度为毛杨梅单宁浓度的1/5,氢氧化钠浓度为毛杨梅单宁浓度的1/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提高白蚁诱集性能的饵木制备法的进一步改进:小木块的尺寸为2×1.5×5cm;取出真空处理后小木块放入放入103℃的烘箱内烘干2小时,得饵木。本专利技术通过单宁、六亚甲基四胺和氢氧化钠复合真空处理,使得饵木的白蚁诱集数量以及白蚁取食量显著提高。白蚁对经该本专利技术方法处理的饵木的取食量要比未经处理的对照木块的取食量高4倍以上。经本专利技术方法处理的饵木白蚁诱集的数量显著的多于未经处理的对照木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马尾松饵木对野外黄胸散白蚁工蚁的诱集。(a)处理饵木为0.1g/mL毛杨梅单宁+0.02g/mL六亚甲基四胺+0.01g/mLNaOH;(b)处理饵木为0.2g/mL毛杨梅单宁+0.04g/mL六亚甲基四胺+0.02g/mLNaOH.;对照为未经处理的马尾松木块,*表示与对照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t<0.0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马尾松饵木的处理及制备1)、所用木材为无结疤、无霉变及无昆虫侵害痕迹的马尾松边材,在处理前边材未经任何理化处理,并切割成2×1.5×5cm规格木块,风干或干燥至含水量10~15%,备用。2)、将毛杨梅单宁、六亚甲基四胺和氢氧化钠和水混合后配制成饵木处理试剂;该饵木处理试剂中,六亚甲基四胺浓度为毛杨梅单宁浓度的1/5,氢氧化钠浓度为毛杨梅单宁浓度的1/10。毛杨梅单宁浓度分别设置成0.01、0.05、0.1和0.2g/mL这四个组别;从而分别形成4种饵木处理试剂。将切割好的马尾松木块浸没到上述饵木处理试剂中(饵木处理试剂的用量只需确保木块能被浸没即可),然后将木块连同试剂一起放到真空干燥器内,并在负压为-0.089MPa的条件下处理1小时,处理完后,关闭干燥器(即,设定的处理时间到后,关闭真空干燥器从而结束上述真空处理);打开真空干燥器上的真空阀,直至真空干燥器的内腔恢复至常压后,取出木块,最后在103℃的烘箱内烘干2小时,即为制备的饵木。同时设置未经任何处理的马尾松木块为对照,即,以步骤1)所得的马尾松木块为对照组。实验一、台湾乳白蚁对马尾松饵木的选择性取食取80g过200目的河沙放入带盖的塑料瓶内,均匀铺平底部,再用16ml蒸馏水均匀润湿沙子。然后在瓶底两侧各放入一块单宁处理的马尾松饵木及对照木块,并用锡箔纸垫高,避免饵木及木块直接接触沙子。之后,在塑料瓶中引入台湾乳白蚁工蚁150头和兵蚁5头,最后将塑料瓶放在28℃黑暗恒温培养箱中(湿度80%),一个月后计算饵木及对照木块的质量损失。单宁处理浓度分别为0.01、0.05、0.1和0.2g/mL,处理方法如实施例1,每个浓度选择性取食试验分别设置10个重复,取其平均值。本实验中以台湾乳白蚁工蚁对饵木及对照木块的取食量差异来表示白蚁的喜食程度。从表1中可以看出,白蚁对单宁处理的饵木取食量随处理浓度的上升而提高。当单宁处理浓度为≧0.1g/mL时,白蚁对处理饵木的取食量显著大于对对照木块的取食量,其中处理浓度为0.2g/mL时,白蚁对处理饵木的取食量为对照木块的4.26倍。该结果说明白蚁对浓度≧0.1g/mL的单宁(单宁、六亚甲基四胺和NaOH复合处理)处理的饵木具有明显的喜好取食。表1、台湾乳白蚁对单宁处理马尾松饵木的选择性取食量(平均值)实验二、马尾松饵木对黄胸散白蚁的野外诱集本实施例选用处理浓度为0.1和0.2g/mL的单宁(毛杨梅单宁+六亚甲基四胺+NaOH),处理方法如实施例1。选取6块单宁处理饵木,紧密的装入带孔的塑料容器(5×5×10cm)底部,然后将容器埋置于有白蚁活动迹象的泥土中,埋入深度离地表约15cm,同时在离该容器约10cm的位置同样埋入一个装有6块对照木块的容器,作为对照,以此形成一组试验。每个处理浓度在10个不同位置设置10个重复组试验。在埋置1个月和3个月后,分别随机抽取5个重复样点,检查每个容器中诱集到的成熟工蚁的数量。从两次野外诱集到的白蚁种类来看,主要为黄胸散白蚁。图1中可以看出,当处理浓度为0.1g/mL时,一个月后处理饵木诱集到的工蚁数量与对照木块诱集的工蚁数量相当,但在三个月后,处理饵木诱集到的工蚁数量显著的多于对照木块;当处理浓度为0.2g/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提高白蚁诱集性能的饵木制备法

【技术保护点】
提高白蚁诱集性能的饵木制备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饵木原料切割成小木块,然后将小木块风干至含水率为10~15%;2)、将风干后小木块浸没到饵木处理试剂中,然后一起放到真空干燥器内于‑0.05~‑0.1MPa的真空条件下处理50~70分钟;上述真空处理结束后,打开真空干燥器上的真空阀,直至真空干燥器的内腔恢复至常压后,取出真空处理后小木块放入100~110℃的烘箱内烘干100~140分钟,得饵木;所述饵木处理试剂为毛杨梅单宁、六亚甲基四胺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所述饵木处理试剂中,毛杨梅单宁的浓度为0.1~0.2g/mL,六亚甲基四胺浓度为毛杨梅单宁浓度的1/4~1/6,氢氧化钠浓度为毛杨梅单宁浓度的1/9~1/11。

【技术特征摘要】
1.提高白蚁诱集性能的饵木制备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饵木原料切割成小木块,然后将小木块风干至含水率为10~15%;2)、将风干后小木块浸没到饵木处理试剂中,然后一起放到真空干燥器内于-0.05~-0.1MPa的真空条件下处理50~70分钟;上述真空处理结束后,打开真空干燥器上的真空阀,直至真空干燥器的内腔恢复至常压后,取出真空处理后小木块放入100~110℃的烘箱内烘干100~140分钟,得饵木;所述饵木处理试剂为毛杨梅单宁、六亚甲基四胺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所述饵木处理试剂中,毛杨梅单宁的浓度为0.1~0.2g/mL,六亚甲基四胺浓度为毛杨梅单宁浓度的1/4~1/6,氢氧化钠浓度为毛杨梅单宁浓度的1/9~1/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白蚁诱集性能的饵木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程远戴青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杭州特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