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5373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体净化装置,包含壳体、导风板结构、电源模块、高效滤网模块、光触媒净化模块、活性碳滤网模块、风机及风机固定框架和导轨结构;壳体是由前面板、后背板、上盖板、下底板、第一及第二侧壁组成并界定出容置空间;导风板结构固接于壳体内侧;电源模块、光触媒净化模块、高效滤网模块、活性碳滤网模块、风机固定框架及风机位于容置空间中;风机电性连接电源模块,且具有入风及出风端,并与风机固定框架连接;导轨结构设置于壳体内侧,由导轨结构使各模块及框架能组设于容置空间中,并以推拉方式朝第一及第二方向移动。

Fluid purific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luid purification device, including a shell, a wind guide plate structure, a power supply module, an efficient filter screen module, a Photocatalyst purification module, a active carbon filter module, a fan and a fan fixed frame and a guide structure. The shell is composed of a front panel, a back plate, a upper cover plate, a lower bottom plate, a first and two side walls. The structure of the air guide plate is fixed to the inside of the shell, and the power module, the Photocatalyst purification module, the efficient filter net module, the active carbon filter module, the fan fixed frame and the fan are located in the accommodation space, and the wind turbine is connected to the power module with the wind and the air outlet,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frame of the fan. The guide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inside of the shell. The structure of each module and the frame can be set in the accommodation space by the guide structure, and move in the first and the two directions by the way of push and pu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体处理
,尤其涉及拥有多种流体净化功能,且又方便拆装、快速组设、更换耗材简单及维修便利的流体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空气污染的议题备受重视,由于其对人类和生态环境有极大的负面影响。造成空气汚染的物质可以是固态颗粒、液态液滴或是气态气体,如天然造成的如火山喷发的粉尘、沙尘暴,或是由人类活动而产生的污染物,如汽机车排放废气中的一氧化碳或硫氧化物,工厂燃烧排放的气体、营业场所室内二手烟、蚊香、金纸燃烧、厨房产生的油烟、新房屋新家具所残留的甲醛挥发等等。空气污染所造成的疾病慢慢为人们所重视,许多解决室内空气质量的滤净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推出,但类似的产品多用滤网来过滤并吸附有毒物质,避免有毒物质持续散播于空气之中而被人体吸入,属被动式的过滤,并没有办法真正做到主动式有毒物质的分解。其次,一般较专业的大型空气净化机大多体积庞大、重量沉重,存在着搬运不易的缺点,灵活度受限,当需要组装、拆卸、移动及维修时,往往需耗费较多的人力及时间的投入才得以完成。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具有多种净化功能的流体净化机,且能主动将有毒污染物、有害物质进行分解,并拥有方便拆装、快速组设、更换耗材简单及维修便利的优点,乃为业界亟欲改善与努力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流体净化装置,包含壳体、导风板结构、电源模块、高效滤网模块、光触媒净化模块、活性碳滤网模块、风机固定框架、风机以及导轨结构。壳体是由前面板、后背板、上盖板、下底板、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所结合形成,且由前面板、后背板、上盖板、下底板、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界定出容置空间;导风板结构具有斜板及支撑板,斜板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支撑板具有第三端及第四端,第一端与上盖板连接,第二端与第三端连接,第四端与第一侧壁连接,使导风板结构连接固定于壳体内侧;电源模块位于容置空间中,且包含固定于支撑板上方的安定器;高效滤网模块、光触媒净化模块皆位于容置空间中,且光触媒净化模块电性连接电源模块;活性碳滤网模块、风机固定框架皆位于容置空间中;风机电性连接电源模块,且亦位于容置空间中,并与风机固定框架连接,并具有入风端及出风端;导轨结构设置于壳体内侧,由导轨结构的设置使高效滤网模块、光触媒净化模块、活性碳滤网模块、风扇固定框架能组设于容置空间中,并以抽拉及推送的方式朝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移动。更进一步的,光触媒净化模块包含模块框架、紫外线灯具及导流结构;模块框架具有上格栅及下格栅,由上格栅及下格栅界定出间隔空间;紫外线灯具设置于间隔空间中,且紫外线灯具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导流结构系由含有泡沫状气孔的金属材质所组成,由上格栅、紫外线灯具及下格栅将导流结构限位于间隔空间中。更进一步的,下底板包含有移动轮。更进一步的,导流结构镀有光触媒,光触媒包含磷化镓(GaP)、砷化镓(GaAs)、氧化锆(ZrO2)、硫化镉(CdS)、钽酸钾(KTaO3)、硒化镉(CdSe)、钛酸锶(SrTiO3)、氧化铌(Nb2O5)、氧化锌(ZnO)、氧化铁(Fe2O3)、氧化钨(WO3)、氧化锡(SnO2)及二氧化钛(TiO2)中任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更进一步的,导流结构为含有镍、铜、及铁的其中任一项或一项以上的合金材料所组成。更进一步的,后背板包含有压条。更进一步的,第一侧壁包含有出风孔。更进一步的,第二侧壁包含有入风孔。更进一步的,壳体内侧包含有理线槽。更进一步的,入风孔包含有初级滤网。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净化装置,由于具有光触媒净化模块,能以主动式方式将有毒物质进行分解,有别于传统净化装置被动式的过滤;其次,由于壳体内侧具有导轨结构,由导轨结构能将高效滤网模块、光触媒净化模块、活性碳滤网模块、风扇固定框架组设于容置空间中,并以抽拉及推送的方式朝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移动,增加各模块组设结合的方便性,且于下底板亦设置有移动轮,更能增加流体净化装置于移动上的灵活度,真正达到方便拆装、快速组设、更换耗材简单及维修便利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流体净化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流体净化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流体净化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流体净化装置部分元件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流体净化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光触媒净化模块立体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流体净化装置的后背板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流体净化装置的风机与风机固定框架立体示意图。图中:流体净化装置1壳体10前面板100后背板101压条1010上盖板102下底板103移动轮1030第一侧壁104出风孔1040第二侧壁105入风孔1050容置空间106导风板结构11斜板110第一端1100第二端1101支撑板111第三端1110第四端1111电源模块12安定器120高效滤网模块13光触媒净化模块14模块框架140上格栅1400下格栅1401间隔空间141紫外线灯具142导流结构143活性碳滤网模块15风机固定框架16风机17入风端170出风端171导轨结构18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具体实施方式由于本技术是揭露一种流体净化装置,其中所使用的流体物理性质及净化原理,已为相关
具有通常知识者所能明了,故以下文中的说明,不再作完整描述。同时,以下文中所对照的附图,是表达与本技术特征有关的结构示意,并未也不需要依据实际情形完整绘制,在先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5,为本技术所提出的流体净化装置1的立体示意图。流体净化装置1包含壳体10、导风板结构11、电源模块12、高效滤网(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HEPA)模块13、光触媒净化模块14、活性碳滤网模块15、风机固定框架16、风机17及导轨结构18。壳体10是由一个前面板100、一个后背板101、一个上盖板102、一个下底板103、一个第一侧壁104及一个第二侧壁105所结合形成,壳体10可以是一体成型,亦可以是分开由各部件所组设结合,一体成形的工艺及组设的方式如一般业界常用的手法,在此并不特别加以限制。此外,由前面板100、后背板104、上盖板102、下底板103、第一侧壁104及第二侧壁105,可界定出一个容置空间106,即容置空间106是存在于壳体10内部。导风板结构11是由一个斜板110及一个支撑板111所组成(请参考图4),斜板110具有第一端1100及第二端1101,第一端1100与第二端1101为斜板110的相对两端,支撑板111具有第三端1110及第四端1111,第三端1110与第四端1111亦为支撑板111的相对两端,第一端1100与上盖板102连接,第二端1101与第三端1110连接,第四端1111与第一侧壁104连接,更详细的说,导风板结构11与壳体10的上盖板102及第一侧壁104皆是连接于容置空间106之中,即导风板结构11是连接固定于壳体10内侧,值得一提的是,导风板结构11与壳体10内侧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以焊接的方式连接,亦可以是以连接件锁固连接,在此并不特别加以限制。请参考图5,电源模块12位于容置空间106中,且包含安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流体净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净化装置,包含:一壳体,是由一前面板、一后背板、一上盖板、一下底板、一第一侧壁及一第二侧壁所结合形成,且由所述前面板、所述后背板、所述上盖板、所述下底板、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界定出一容置空间;一导风板结构,具有一斜板及一支撑板,所述斜板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支撑板具有一第三端及一第四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上盖板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端连接,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使所述导风板结构连接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侧;一电源模块,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且包含一安定器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方;一高效滤网模块,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一光触媒净化模块,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且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一活性碳滤网模块,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一风机固定框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一风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且具有一入风端及一出风端,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并与所述风机固定框架连接;及多个导轨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侧,由所述导轨结构的设置使所述高效滤网模块、所述光触媒净化模块、所述活性碳滤网模块、所述风机固定框架能组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并以抽拉及推送的方式朝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净化装置,包含:一壳体,是由一前面板、一后背板、一上盖板、一下底板、一第一侧壁及一第二侧壁所结合形成,且由所述前面板、所述后背板、所述上盖板、所述下底板、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界定出一容置空间;一导风板结构,具有一斜板及一支撑板,所述斜板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支撑板具有一第三端及一第四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上盖板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端连接,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使所述导风板结构连接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侧;一电源模块,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且包含一安定器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方;一高效滤网模块,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一光触媒净化模块,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且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一活性碳滤网模块,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一风机固定框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一风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且具有一入风端及一出风端,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并与所述风机固定框架连接;及多个导轨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侧,由所述导轨结构的设置使所述高效滤网模块、所述光触媒净化模块、所述活性碳滤网模块、所述风机固定框架能组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并以抽拉及推送的方式朝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流体净化装置,其中,所述光触媒净化模块包含:一模块框架,具有一上格栅及一下格栅,由所述上格栅及所述下格栅界定出一间隔空间;一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青刘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青净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综衡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