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冷凝双模式储能式移动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5372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冷凝双模式储能式移动空调,冷凝器由至少一风冷冷凝器和至少一水冷冷凝器组成,风冷冷凝器与水冷冷凝器的制冷剂管路串联连接,在制冷状态下,风冷冷凝器位于冷凝器的前段,水冷冷凝器位于冷凝器的后段;针对风冷冷凝器设有一冷凝风道,风冷冷凝器位于该冷凝风道中,冷凝风道中还设有冷凝风机;针对水冷冷凝器设有第一储水箱,水冷冷凝器安置于第一储水箱的储水空间中;针对水冷冷凝器还设有一旁路通道,该旁路通道包括一切换阀和一旁路管路,切换阀设于所述水冷冷凝器和风冷冷凝器之间的制冷剂管路中,切换阀的第三连接口与旁路管路一端连接,旁路管路的另一端与蒸发器制冷方向的入口端连接。

A dual mode dual mode energy storage mobil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is composed of at least one air-cooled condenser and at least one water-cooled condenser. The air-cooled condenser is connected in series with the refrigerant line of the water cooled condenser in series. In the cooling state, the air cooled condenser is located in the front of the condenser, and the water cooled condenser is in the condensation. The air cooling condenser is provided with a condensing air duct in the condensing duct, and the condensing fan is also provided in the condensing duct, and the first storage tank is provided for the water cooled condenser, and the water cooled condenser is placed in the water storage space of the first storage tank, and a side road channel is also provided for the water cold condenser. The bypass channel consists of all change valves and a bypass line. The switch valve is located in the refrigerant line between the water cooled condenser and the air-cooled condenser. The third connection of the switching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bypass line, the other end of the bypass 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of the evaporator's cooling di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冷凝双模式储能式移动空调
本技术属于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空调,尤其涉及一种双冷凝双模式储能式移动空调,主要用于室内局部区间温度调节,尤其适用于家庭的厨房或卫生间。
技术介绍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一种用于给空间区域(一般为密闭)提供处理空气温度变化的机组。它的功能是对房间(或封闭空间、区域)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的要求。目前,针对厨房和卫生间等较小空间,需要一种储能、可移动的便携式空调。现有技术中,当采用水冷进行热交换时,通常将冷凝器设置在第一储水箱中进行储能,由于第一储水箱的储能能力有限,所储的能量无法提供较长的工作时间,所以,无法满足厨房和卫生间等较小空间的实际使用要求。另外,现有厨房空调的工作模式单一,可供用户选择的余地较小,无法满足用户的各式需求。鉴于此,提出一种双冷凝双模式储能式移动空调是本技术所要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冷凝双模式储能式移动空调,以解决现有空调由于第一储水箱的储能能力有限,所储的能量无法提供较长的工作时间,从而导致无法满足厨房和卫生间等较小空间的实际使用要求的问题;另外,还解决现有厨房空调的工作模式单一,可供用户选择的余地较小,无法满足用户的各式需求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冷凝双模式储能式移动空调,包括一空调箱体以及依次连接的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均安置在所述空调箱体内,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冷凝器由至少一风冷冷凝器和至少一水冷冷凝器组成,所述风冷冷凝器与水冷冷凝器的制冷剂管路串联连接,在制冷状态下,以制冷剂的流向为基准,所述风冷冷凝器位于所述冷凝器的前段,水冷冷凝器位于所述冷凝器的后段;针对所述风冷冷凝器设有一冷凝风道,该冷凝风道包括一通风壳体以及开设在所述空调箱体上的冷凝进风口和冷凝出风口,所述风冷冷凝器位于该冷凝风道中,所述冷凝风道中还设有冷凝风机;针对所述水冷冷凝器设有一第一储水箱,所述水冷冷凝器安置于所述第一储水箱的储水空间中;针对所述水冷冷凝器设有一切换阀和一旁路管路,所述切换阀具有一个合流口、第一分流口和第二分流口,所述切换阀具有两个工作状态,在第一个工作状态下,所述切换阀在合流口和第一分流口之间选通,而合流口与第二分流口之间截止;在第二个工作状态下,所述切换阀在合流口和第二分流口之间选通,而合流口与第一分流口之间截止;所述合流口与风冷冷凝器制冷状态下制冷剂流动的出口端连接,第一分流口与水冷冷凝器制冷状态下制冷剂流动的入口端连接,第二分流口与所述旁路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旁路管路的另一端与水冷冷凝器制冷状态下制冷剂流动的出口端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储水箱中还设有扰动装置,该扰动装置能够使得第一储水箱中的水相对冷凝器加速流动。2、上述方案中,所述扰动装置包括动力源扰动装置和非动力源扰动装置,所述动力源扰动装置采用搅拌结构和/或循环泵结构。3、上述方案中,所述循环泵结构由循环泵、循环三通阀以及输送管路组成,其中,所述输送管路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一端连接所述循环三通阀的第一连接口,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储水箱外,以此形成进出水的通道;所述第二管路一端连接所述循环三通阀的第二连接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所述循环泵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储水箱的储水空间连通;所述第三管路一端连接所述循环三通阀的第三连接口,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储水箱内。4、上述方案中,所述非动力源扰动装置包括一设在第一储水箱内的隔板,所述隔板设在冷凝器的旁边,以此将所述第一储水箱的储水空间隔离成一能够驱使第一储水箱中水体相对冷凝器循环扰动的循环通道。5、上述方案中,在风冷冷凝器和水冷冷凝器之间的制冷剂管路上设有毛细管节流器。6、上述方案中,在风冷冷凝器和毛细管节流器之间的制冷剂管路上还设有储液罐。7、上述方案中,所述合流口与毛细管节流器制冷状态下制冷剂流动的出口端连接。8、上述方案中,所述空调箱体可以是指空调的箱体,也可以是空调的支架。9、上述方案中,冷凝器由至少一风冷冷凝器和至少一水冷冷凝器组成,这种方案可能是一个风冷冷凝器和一个水冷冷凝器组成,也可能是两个风冷冷凝器和两个水冷冷凝器组成,或者三个及三个以上风冷冷凝器和三个及三个以上水冷冷凝器组成,甚至采用不同数量风冷冷凝器和水冷冷凝器组成,只要在制冷状态下,以制冷剂的流向为基准,所有的风冷冷凝器均设置在冷凝器的前段。10、上述方案中,所述冷凝风道是独立的风道,该独立的风道是相对于蒸发器的风道而言,该风道专门用来对风冷冷凝器进行风冷的专用风道。11、上述方案中,针对所述第一储水箱还设有第二储水箱、循环管路以及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设于循环管路或者第二储水箱中,用于驱使所述第一储水箱与第二储水箱之间的水循环流动。1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储水箱具有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储水箱的进水口通过一进水管与自来水的水龙头连通,所述第一储水箱的出水口通过一出水管与第一储水箱外部连通,用于将第一储水箱中的水排出,以此使得第一储水箱中的水循环流动。工作原理: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将冷凝器依次分成风冷冷凝器和水冷冷凝器,并先通过风冷冷凝器进行风冷换热、再通过水冷冷凝器进行水冷换热,先用风冷冷凝器降低一部分温度(给第一储水箱中的水减轻部分的负荷),然后再通过水冷冷凝器进一步降低温度,通过风冷和水冷两次换热,有效提高空调能效,并能延长空调的有效降温时间。本技术在制冷工作时,风冷冷凝器将一部分热量排放在室内空间的一部分区域中,而将一部分冷量排放在室内空间的另一部分区域中,自然形成热风区和冷风区,从而以温度分区的形式来延长空调的使用时间。另外,本技术还针对水冷冷凝器并联设有一旁路通道,该旁路通道上设有一切换阀,在工作状态中,当第一储水箱中的水温大于或者等于系统设定温度(系统自动设定温度,但用户可以修改此温度)时,(此时,由于第一储水箱中水温较高,用水冷冷凝器制冷,不仅无法有效制冷,反而还将第一储水箱中的热量带走,导致制冷效果失效),切换阀将水冷冷凝器自动关闭,令风冷冷凝器单独制冷,也可以用切换换将水冷冷凝器关闭,并将冷凝风机关闭,令水冷冷凝器单独制冷,从而实现工作模式自由切换。本技术在实际使用中具有四种工作模式:第一种工作模式,单独采用风冷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参见附图1,在制冷状态下,切换阀73切换至使旁路管路74导通,水冷冷凝器70的一路被关闭,此时从压缩机2出来的制冷剂仅通过风冷冷凝器7,然后从旁路管路74流入蒸发器6中。此时,由于制冷剂不经过水冷冷凝器70,所以第一种工作模式仅采用风冷冷凝器7进行热交换。同样,参见附图2,在制热状态下,切换阀73切换至使旁路管路74导通,水冷冷凝器70的一路被关闭,此时从蒸发器6出来的制冷剂从旁路管路74流入风冷冷凝器7,然后再流回压缩机2。此时,由于制冷剂不经过水冷蒸发器70,所以第一种工作模式仅采用风冷冷凝器7进行热交换。第二种工作模式,单独采用水冷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参见附图1,在制冷状态下,切换阀73切换至使水冷冷凝器70导通,冷凝风机8呈关闭状态,此时,由于冷凝风机8不工作,风冷冷凝器7不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冷凝双模式储能式移动空调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冷凝双模式储能式移动空调,包括一空调箱体(1)以及依次连接的蒸发器(6)、压缩机(2)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6)、压缩机(2)和冷凝器均安置在所述空调箱体(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由至少一风冷冷凝器(7)和至少一水冷冷凝器(70)组成,所述风冷冷凝器(7)与水冷冷凝器(70)的制冷剂管路串联连接,在制冷状态下,以制冷剂的流向为基准,所述风冷冷凝器(7)位于所述冷凝器的前段,水冷冷凝器(70)位于所述冷凝器的后段;针对所述风冷冷凝器(7)设有一冷凝风道,该冷凝风道包括一通风壳体(80)以及开设在所述空调箱体(1)上的冷凝进风口(13)和冷凝出风口(14),所述风冷冷凝器(7)位于该冷凝风道中,所述冷凝风道中还设有冷凝风机(8);针对所述水冷冷凝器(70)设有第一储水箱(4),所述水冷冷凝器(70)安置于所述第一储水箱(4)的储水空间中;针对所述水冷冷凝器(70)设有一切换阀(73)和一旁路管路(74),所述切换阀(73)具有一个合流口、第一分流口和第二分流口,所述切换阀(73)具有两个工作状态,在第一个工作状态下,所述切换阀(73)在合流口和第一分流口之间选通,而合流口与第二分流口之间截止;在第二个工作状态下,所述切换阀(73)在合流口和第二分流口之间选通,而合流口与第一分流口之间截止;所述合流口与风冷冷凝器(7)制冷状态下制冷剂流动的出口端连接,第一分流口与水冷冷凝器(70)制冷状态下制冷剂流动的入口端连接,第二分流口与所述旁路管路(74)的一端连接,所述旁路管路(74)的另一端与水冷冷凝器(70)制冷状态下制冷剂流动的出口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冷凝双模式储能式移动空调,包括一空调箱体(1)以及依次连接的蒸发器(6)、压缩机(2)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6)、压缩机(2)和冷凝器均安置在所述空调箱体(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由至少一风冷冷凝器(7)和至少一水冷冷凝器(70)组成,所述风冷冷凝器(7)与水冷冷凝器(70)的制冷剂管路串联连接,在制冷状态下,以制冷剂的流向为基准,所述风冷冷凝器(7)位于所述冷凝器的前段,水冷冷凝器(70)位于所述冷凝器的后段;针对所述风冷冷凝器(7)设有一冷凝风道,该冷凝风道包括一通风壳体(80)以及开设在所述空调箱体(1)上的冷凝进风口(13)和冷凝出风口(14),所述风冷冷凝器(7)位于该冷凝风道中,所述冷凝风道中还设有冷凝风机(8);针对所述水冷冷凝器(70)设有第一储水箱(4),所述水冷冷凝器(70)安置于所述第一储水箱(4)的储水空间中;针对所述水冷冷凝器(70)设有一切换阀(73)和一旁路管路(74),所述切换阀(73)具有一个合流口、第一分流口和第二分流口,所述切换阀(73)具有两个工作状态,在第一个工作状态下,所述切换阀(73)在合流口和第一分流口之间选通,而合流口与第二分流口之间截止;在第二个工作状态下,所述切换阀(73)在合流口和第二分流口之间选通,而合流口与第一分流口之间截止;所述合流口与风冷冷凝器(7)制冷状态下制冷剂流动的出口端连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立伟赵军蒋文格王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恒兆空调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