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型建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4996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型建筑模板,包括模板主体,模板主体上方为一号板,一号板上设置有若干钉孔,一号板下方设置有二号板,二号板上设置有若干凹槽,凹槽上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之间连接有把手,一号板内部设置有防水层,有益效果是:本多功能型建筑模板通过设置有把手,使得本模板携带更加方便,通过在吻合接口出设置有防滑层,使得相邻的模板主体在拼接时更加牢固,通过设置有防水层,使得本模板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通过设置有加强层,使得本模板的结构更加稳定,通过设置有防腐层,使得本模板的寿命大大增加,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钉孔订上螺钉,在水泥凝固后,首先拔出螺钉,避免了水泥粘在一号板上,使得本模板在使用时更加方便。

A multi-functional building templa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building template, which includes a template body, a number one board above the template body, a number of nail holes on the first board, two plates under the first plate, and a number of grooves on the No. two board. A connection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groove. The connecting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handle and the inside of the No. 1 plate. The waterproof layer is provided. The multifunctional building tem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handle to make the template more convenient to carry. By setting a skid proof layer on the anastomosis interface, the main body of the adjacent template is more firm in the splicing, and the waterproof layer is set to make the template have good waterproof performance by setting a waterproof layer. By setting the reinforced layer, the structure of the template is more stable, and the life span of the template is greatly increased by setting the anticorrosion layer. In the process of use, the screw can be booked through the nail hole. After the cement solidified, the screw is pulled out first, avoiding the cement sticking to the number one plate, so that the template is more used in the use. It is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型建筑模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模板,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型建筑模板,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传统的建筑模板大多携带不方便,且在使用时容易在表面沾水泥等材料,且传统的建筑模板大多不具备防水防腐性能,使用寿命大大减少,所以本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型建筑模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型建筑模板,本多功能型建筑模板通过设置有把手,使得本模板携带更加方便,通过在吻合接口出设置有防滑层,使得相邻的模板主体在拼接时更加牢固,通过设置有防水层,使得本模板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通过设置有加强层,使得本模板的结构更加稳定,通过设置有防腐层,使得本模板的寿命大大增加,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钉孔订上螺钉,在水泥凝固后,首先拔出螺钉,避免了水泥粘在一号板上,使得本模板在使用时更加方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型建筑模板,包括模板主体,所述模板主体上方为一号板,所述一号板上设置有若干钉孔,所述一号板下方设置有二号板,所述二号板上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之间连接有把手,所述一号板内部设置有防水层,所述一号板与所述二号板之间设置有加强层,所述二号板内部设置有防腐层,相邻所述模板主体之间设置有吻合接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吻合接口表面设置有防滑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块下方连接有滑块,所述连接块通过滑块在所述凹槽上自由移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层设置在所述防水层和所述防腐层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板采用PVC材料制成,且所述一号板表面光滑设置。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多功能型建筑模板通过设置有把手,使得本模板携带更加方便,通过在吻合接口出设置有防滑层,使得相邻的模板主体在拼接时更加牢固,通过设置有防水层,使得本模板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通过设置有加强层,使得本模板的结构更加稳定,通过设置有防腐层,使得本模板的寿命大大增加,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钉孔订上螺钉,在水泥凝固后,首先拔出螺钉,避免了水泥粘在一号板上,使得本模板在使用时更加方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模板主体;2、一号板;3、二号板;4、钉孔;5、吻合接口;6、防滑层;7、凹槽;8、连接块;9、把手;10、防水层;11、加强层;12、防腐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型建筑模板,包括模板主体1,模板主体1上方为一号板2,一号板2上设置有若干钉孔4,一号板2下方设置有二号板3,二号板3上设置有若干凹槽7,凹槽7上设置有连接块8,连接块8之间连接有把手9,使得本模板携带更加方便,一号板2内部设置有防水层10,一号板2与二号板3之间设置有加强层11,使得本模板结构更加稳定,二号板3内部设置有防腐层12,相邻模板主体1之间设置有吻合接口5。吻合接口5表面设置有防滑层6,连接块8下方连接有滑块,连接块8通过滑块在凹槽7上自由移动,加强层11设置在防水层10和防腐层12之间,一号板2采用PVC材料制成,且一号板2表面光滑设置。具体的,本技术使用时,本多功能型建筑模板通过设置有把手9,使得本模板携带更加方便,通过在吻合接口5出设置有防滑层6,使得相邻的模板主体1在拼接时更加牢固,通过设置有防水层10,使得本模板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通过设置有加强层11,使得本模板的结构更加稳定,通过设置有防腐层12,使得本模板的寿命大大增加,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钉孔4订上螺钉,在水泥凝固后,首先拔出螺钉,避免了水泥粘在一号板2上,使得本模板在使用时更加方便。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型建筑模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型建筑模板,包括模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主体(1)上方为一号板(2),所述一号板(2)上设置有若干钉孔(4),所述一号板(2)下方设置有二号板(3),所述二号板(3)上设置有若干凹槽(7),所述凹槽(7)上设置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之间连接有把手(9),所述一号板(2)内部设置有防水层(10),所述一号板(2)与所述二号板(3)之间设置有加强层(11),所述二号板(3)内部设置有防腐层(12),相邻所述模板主体(1)之间设置有吻合接口(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型建筑模板,包括模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主体(1)上方为一号板(2),所述一号板(2)上设置有若干钉孔(4),所述一号板(2)下方设置有二号板(3),所述二号板(3)上设置有若干凹槽(7),所述凹槽(7)上设置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之间连接有把手(9),所述一号板(2)内部设置有防水层(10),所述一号板(2)与所述二号板(3)之间设置有加强层(11),所述二号板(3)内部设置有防腐层(12),相邻所述模板主体(1)之间设置有吻合接口(5)。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思怡冯需武永彩王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思源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