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用折叠式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4988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建筑施工用折叠式支撑架。所述建筑施工用折叠式支撑架包括底板、下支撑柱、滑槽、把手、限位螺钉、限位板、限位孔、上支撑柱、导轨、作业平台、转轴、滑块、支杆、加长板、防粘垫、置物架、立杆、拉绳以及挂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建筑施工用折叠式支撑架工人可自由调节支撑架的作业高度,并且所述作业平台与所述上支撑柱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使得安装更为方便,存放时占地面积更小;配置有所述加长板,可在作业范围有限的情况下,转出所述加长板增大作业半径,有效的提高了支撑架的适用范围;工人可将施工材料、施工工具存放在所述置物架上,便于拿取;所述防粘垫能够防止水泥、涂料等物品粘在所述作业平台上,便于清理。

Folding support frame for constr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oldable support frame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The folding support frame for the construction includes the floor, the lower support column, the slider, the handle, the limit screw, the limit plate, the limit hole, the upper support column, the guide rail, the operating platform, the rotating shaft, the slide block, the supporting rod, the lengthening plate, the anti sticky pad, the placement frame, the vertical bar, the pull rope and the hanging ring. The folding support frame worker can freely adjust the working height of the support frame, and the working platform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ing column, making the installation more convenient and less occupied when the storage area is stored, and the length of the length of the plate can be arranged in the case of limited operation range. The lengthening of the length of the lengthening plate will increase the operating radiu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range of the support frame; the workers can store the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construction tools on the material rack to be easy to take, and the anti sticky pads can prevent the cement, paint and the like on the operating platform and facilitate the clea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施工用折叠式支撑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建筑施工用折叠式支撑架。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极大的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建筑施工中需要使用到不同种类的支撑架,工人可站在支撑架上进行砌砖或粉刷。目前的支撑架大多占地面积比较大,安装、运输很不方便,并且支撑架的作业范围有限,适用范围不够广,不能够根据现场环境调节作业半径,无法快速上下调节支撑架的高度。因此,有必要提供新的建筑施工用折叠式支撑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结构灵活、安装拆卸方便、适用范围广的建筑施工用折叠式支撑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建筑施工用折叠式支撑架,包括:底板;下支撑柱,所述下支撑柱垂直焊接于所述底板的顶部中心处,且所述下支撑柱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滑槽,所述滑槽设于所述下支撑柱的外表面;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滑槽的内部之间滑动连接;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套接于所述下支撑柱的内部,且所述限位板的侧壁焊接有所述把手;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均匀分布于所述限位板的侧壁;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与所述限位孔之间配合连接,且所述限位螺钉贯穿于所述下支撑柱的侧壁;上支撑柱,所述上支撑柱的底端焊接有所述限位板;导轨,所述导轨设于所述上支撑柱的内部顶端;滑块,所述滑块嵌入于所述导轨的内部,且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之间滑动连接;作业平台,所述作业平台的两侧焊接有所述滑块,且所述作业平台安装于两个所述上支撑柱之间;所述滑块位于所述作业平台的纵向对称线处;转轴,所述转轴焊接于所述作业平台的两侧,且所述滑块和所述转轴分别位于所述作业平台的两端;支杆,所述支杆与所述转轴之间转动连接;加长板,所述加长板的两侧壁固定有所述支杆,且所述加长板与所述作业平台之间的夹角为0°-180°。优选的,所述作业平台和所述加长板的表面均设有防粘垫。优选的,所述作业平台的顶部垂直固定有置物架。优选的,所述置物架安装于靠近所述上支撑柱的一侧的所述作业平台。优选的,所述限位孔设有至少三个,且所述限位孔均位于同一条中心线处。优选的,所述加长板的长度与所述作业平台的长度相同。优选的,所述导轨的长度为所述上支撑柱长度的三分之一。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柱和所述下支撑柱之间结构相同。优选的,所述作业平台与所述上支撑柱之间相互垂直设置。优选的,所述作业平台的顶部垂直设有立杆,且所述立杆的侧壁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挂环,且所述挂环固定于所述加长板的表面。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建筑施工用折叠式支撑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建筑施工用折叠式支撑架,采用单腿进行支撑,使得支撑架的占地面积更小,安装更为方便,工人可通过所述把手快速调节支撑架的作业高度,并且所述作业平台与所述上支撑柱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使得安装更为方便,存放时占地面积更小;配置有所述加长板,可在作业范围有限的情况下,转出所述加长板增大作业半径,有效的提高了支撑架的适用范围;工人可将施工材料、施工工具存放在所述置物架上,便于拿取;所述防粘垫能够防止水泥、涂料等物品粘在所述作业平台上,便于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建筑施工用折叠式支撑架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作业平台与上支撑柱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把手与限位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板,2、下支撑柱,201、滑槽,3、把手,4、限位螺钉,5、限位板,501、限位孔,6、上支撑柱,601、导轨,7、作业平台,701、转轴,702、滑块,8、支杆,9、加长板,10、防粘垫,11、置物架,12、立杆,13、拉绳,14、挂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以及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建筑施工用折叠式支撑架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作业平台与上支撑柱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把手与限位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建筑施工用折叠式支撑架,包括:底板1;下支撑柱2,所述下支撑柱2垂直焊接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中心处,且所述下支撑柱2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可通过螺钉将所述底板1固定在地面上,从而对设备进行有效的支撑。滑槽201,所述滑槽201设于所述下支撑柱2的外表面;把手3,所述把手3与所述滑槽201的内部之间滑动连接;限位板5,所述限位板5套接于所述下支撑柱2的内部,且所述限位板5的侧壁焊接有所述把手3;限位孔501,所述限位孔501均匀分布于所述限位板5的侧壁;限位螺钉4,所述限位螺钉4与所述限位孔501之间配合连接,且所述限位螺钉4贯穿于所述下支撑柱2的侧壁;可通过把手3上下调节所述限位板5的位置,从而增加支撑架的适用范围。上支撑柱6,所述上支撑柱6的底端焊接有所述限位板5;导轨601,所述导轨601设于所述上支撑柱6的内部顶端;滑块702,所述滑块702嵌入于所述导轨601的内部,且所述滑块702与所述导轨601之间滑动连接;作业平台7,所述作业平台7的两侧焊接有所述滑块702,且所述作业平台7安装于两个所述上支撑柱6之间;所述滑块702位于所述作业平台7的纵向对称线处;转轴701,所述转轴701焊接于所述作业平台7的两侧,且所述滑块702和所述转轴701分别位于所述作业平台7的两端;支杆8,所述支杆8与所述转轴701之间转动连接;加长板9,所述加长板9的两侧壁固定有所述支杆8,且所述加长板9与所述作业平台7之间的夹角为0°-180°,工作人员可站在所述作业平台7上进行施工操作,在不使用时,也可拆下所述作业平台7,使得存放、运输更为便捷。为了防止施工中的水泥、涂料粘在所述作业平台7上,所述作业平台7和所述加长板9的表面均设有防粘垫10。为了便于工人放置施工物品和施工原料,所述作业平台7的顶部垂直固定有置物架11。所述置物架11安装于靠近所述上支撑柱6的一侧的所述作业平台7,单独设置的所述置物架11可方便工人来回走动。为了实现对于支撑架高度的调节,所述限位孔501设有至少三个,且所述限位孔501均位于同一条中心线处。所述加长板9的长度与所述作业平台7的长度相同,当所述作业平台7的工作范围不够时,可转出所述加长板9,提高作业范围。所述导轨601的长度为所述上支撑柱6长度的三分之一,可将所述作业平台7扣在所述导轨601中,从而便于安装拆卸。为了提高支撑效果,所述上支撑柱6和所述下支撑柱2之间结构相同。为了使得结构更为稳定,所述作业平台7与所述上支撑柱6之间相互垂直设置。为了使得所述加长板9与所述作业平台7连接处更为牢固,所述作业平台7的顶部垂直设有立杆12,且所述立杆12的侧壁连接有拉绳13;所述拉绳13的一端连接挂环14,且所述挂环14固定于所述加长板9的表面。本技术在使用时,在固定时,可先将所述底板1通过钉子固定在地面上,然后将所述作业平台7的所述滑块702扣在所述导轨601中,随后握住把手3,沿着所述导轨201上下移动所述限位板5,此时,所述限位板5会从所述下支撑柱2中滑出,当移至合适的高度后,可将所述限位螺钉4拧入所述限位孔501中,在施工时,工人可将施工物品存放在所述置物架11上,当作业范围不够时,可将所述加长板9绕着所述转轴701转出至水平,此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建筑施工用折叠式支撑架

【技术保护点】
建筑施工用折叠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下支撑柱,所述下支撑柱垂直焊接于所述底板的顶部中心处,且所述下支撑柱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滑槽,所述滑槽设于所述下支撑柱的外表面;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滑槽的内部之间滑动连接;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套接于所述下支撑柱的内部,且所述限位板的侧壁焊接有所述把手;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均匀分布于所述限位板的侧壁;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与所述限位孔之间配合连接,且所述限位螺钉贯穿于所述下支撑柱的侧壁;上支撑柱,所述上支撑柱的底端焊接有所述限位板;导轨,所述导轨设于所述上支撑柱的内部顶端;滑块,所述滑块嵌入于所述导轨的内部,且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之间滑动连接;作业平台,所述作业平台的两侧焊接有所述滑块,且所述作业平台安装于两个所述上支撑柱之间;所述滑块位于所述作业平台的纵向对称线处;转轴,所述转轴焊接于所述作业平台的两侧,且所述滑块和所述转轴分别位于所述作业平台的两端;支杆,所述支杆与所述转轴之间转动连接;加长板,所述加长板的两侧壁固定有所述支杆,且所述加长板与所述作业平台之间的夹角为0°‑180°。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施工用折叠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下支撑柱,所述下支撑柱垂直焊接于所述底板的顶部中心处,且所述下支撑柱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滑槽,所述滑槽设于所述下支撑柱的外表面;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滑槽的内部之间滑动连接;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套接于所述下支撑柱的内部,且所述限位板的侧壁焊接有所述把手;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均匀分布于所述限位板的侧壁;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与所述限位孔之间配合连接,且所述限位螺钉贯穿于所述下支撑柱的侧壁;上支撑柱,所述上支撑柱的底端焊接有所述限位板;导轨,所述导轨设于所述上支撑柱的内部顶端;滑块,所述滑块嵌入于所述导轨的内部,且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之间滑动连接;作业平台,所述作业平台的两侧焊接有所述滑块,且所述作业平台安装于两个所述上支撑柱之间;所述滑块位于所述作业平台的纵向对称线处;转轴,所述转轴焊接于所述作业平台的两侧,且所述滑块和所述转轴分别位于所述作业平台的两端;支杆,所述支杆与所述转轴之间转动连接;加长板,所述加长板的两侧壁固定有所述支杆,且所述加长板与所述作业平台之间的夹角为0°-1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折叠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树锋景刚陈兴权朱亮蔡怀洲
申请(专利权)人:中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