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加固对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0782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加固对拉装置。所述建筑施工模板加固对拉装置包括模板;背楞,所述背楞固定于所述模板的侧壁;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横向抵触于所述背楞的侧壁,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紧固构件、螺纹杆、第一紧固螺母和紧固钢管,所述紧固钢管横向抵触于所述背楞的侧壁;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安装于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横向抵触于所述背楞的侧壁;加固钢管,所述加固钢管竖线抵触于所述紧固钢管的侧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建筑施工模板加固对拉装置具有便于不在建筑物表面开设通孔,防止混凝土凝固时涨模导致变形的优点。模导致变形的优点。模导致变形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加固对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加固对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在建筑模板使用时,如果其载荷过大,需要使用加固对拉装置。
[0003]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加固对拉装置在使用时,在浇筑混凝土方柱时,需要在其表面开设通孔,用螺杆贯穿通孔来对模板进行固定,在后期不仅需要对通孔进行填补,且较多的通孔会直接影响到建筑自身的坚固性,而且在混凝土浇筑后,模板上固定的背楞的间距与柱身模板上固定的对箍之间的间距,会因为混凝土凝固时涨模导致变形,使后期混凝土方柱的侧壁出现鼓起,进而会导致后续修补等经济损失的风险。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建筑施工模板加固对拉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能够不在建筑物表面开设通孔,防止混凝土凝固时涨模导致变形的建筑施工模板加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加固对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1);背楞(2),所述背楞(2)固定于所述模板(1)的侧壁;固定结构(3),所述固定结构(3)横向抵触于所述背楞(2)的侧壁,所述固定结构(3)包括紧固构件(31)、螺纹杆(32)、第一紧固螺母(33)和紧固钢管(34),所述紧固钢管(34)横向抵触于所述背楞(2)的侧壁,所述紧固构件(31)抵触于所述紧固钢管(34)的侧壁,所述螺纹杆(32)贯穿所述紧固构件(31)的侧壁,所述第一紧固螺母(33)套在所述螺纹杆(32)的两端侧壁;加固结构(4),所述加固结构(4)安装于所述螺纹杆(32)的两端,所述加固结构(4)包括第二紧固螺母(42)和套筒(45),所述套筒(45)套在所述螺纹杆(32)的两端侧壁,所述第二紧固螺母(42)安装于所述螺纹杆(32)的两端侧壁;定位结构(5),所述定位结构(5)横向抵触于所述背楞(2)的侧壁,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板(51)和定位槽(52),所述定位板(51)横向抵触于所述背楞(2)的侧壁,所述定位槽(52)设于所述定位板(51)的侧壁;加固钢管(6),所述加固钢管(6)竖线抵触于所述紧固钢管(34)的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模板加固对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4)还包括固定杆(41)、限位块(43)和限位槽(44),所述套筒(45)固定于所述固定杆(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佑镇郑国华金鹏飞奕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