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铝熔体净化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属于金属冶炼专业领域。
技术介绍
铝合金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存在有很大的危害性,如破坏基体的连续性、为疲劳裂纹的萌生提供核心,损害铸件的力学性能,降低熔体的流动性,促进疏松的形成,形成硬质点、恶化加工性能等。随着铝合金在汽车、电子、包装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日益扩大,在铝制品及原材料生产厂家,去除10μm以上夹杂、提高熔体洁净度水平已成为提高铝合金材料冶金质量的必要环节和关键内容。传统的熔体净化方法存在着夹杂去除效率不高、稳定性不足、污染环境等缺点,在净化效果和可靠性方面都有待提高。如重力沉降一般只对大于90-100μm的夹杂有效;气泡浮选只对大于30-40μm的夹杂的去除较为可靠;过滤技术难以去除小粒径夹杂(小于10μm),且过滤效果变化大、过滤器容易堵塞。近年来,电磁分离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实质是利用外加电磁力场的作用大大提高夹杂的分离速率,并结合了过滤器捕捉夹杂的能力,因而可以有效、稳定地去除熔体中微米级的细小夹杂物。经文献检索发现山尾文孝,佐佐健介,岩井一彦等,固定交流磁埸を利用した溶融金属中の非金属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去除铝熔体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大孔径、非圆形的直通孔陶瓷过滤器沿轴向置于轴对称感应线圈内; (2)、开启高频电源,通过感应线圈施加交变磁场,磁场频率为15kHz-20kHz,磁感应强度的有效值为0.06-0.2T; (3)、待处理的铝熔体连续地流过陶瓷过滤器,在流经过滤器通孔的过程中,熔体中的非金属夹杂被过滤器壁面捕获,控制熔体的流速,夹杂在过滤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即电磁处理时间为5-20s。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疏达,孙宝德,李克,王俊,周尧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