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SD酸综合废水处理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45662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具体是一种DSD酸综合废水处理的装置。包括进水口连接于废水出水口上的芬顿单元,进水口与芬顿单元相连接的混凝沉淀池,连接于混凝沉淀池出水口上的生化池泵,连接于生化池泵上的A‑O生化单元,A‑O生化单元包括生化系统沉淀池,生化系统沉淀池底部通过污泥提升泵将污泥提升回流至生化系统沉淀池,生化系统沉淀池上端的清水通过出水溢流堰流至污水处理厂,芬顿单元还连接于装有废水的事故备用池。系统检修时,为避免混合废水盐度波动较大,对生化进水造成较大冲击,暂将废水贮存事故备用池,通过水量调控确保进入生化系统的废水盐度保持相对稳定。最终降低DSD酸综合废水COD、氨氮指标,实现达标排放。

A device for treating DSD acid comprehensive wastewat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waste water treatment, in particular to a DSD acid comprehensive wastewater treatment device. It includes the Fenton unit connected to the water outlet of the intake port, the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tank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and the Fenton unit, the biochemical pool pump connected to the water outlet of the coagulant sedimentation tank, the A O biochemical unit connected to the biochemical pool pump, the biochemical unit of the biochemical system sedimentation tank, the bottom of the sedimentation tank of the biochemical system through pollution. The mud lifting pump reflows the sludge up to the sedimentation tank of the biochemical system, and the water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sedimentation tank flows through the effluent overflow weir to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and the Fenton unit is also connected to an accident reserve pool with wastewater. In order to avoid the high salinity fluctuation of the mixed wastewater, the impact on the biochemical influent was greatly impacted. The waste water storage tank was temporarily stored, and the salinity of the wastewater entered into the biochemical system was kept relatively stable through water control. Finally, the COD and ammonia nitrogen index of DSD acid wastewater can be reduced to achieve the target dischar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SD酸综合废水处理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主要涉及DSD酸还原废水、MVR出水、脱盐浓水综合废水处理的装置,具体是一种DSD酸综合废水处理的装置。
技术介绍
2015年初,山西阳煤丰喜化工公司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对浓度较高的DSD酸氧化废水实施机械式蒸汽再压缩技术(MVR),MVR出水、连同DSD酸还原水以及厂区脱盐水的浓水一起进入生化处理系统,处理出水再进入临猗县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时,MVR出水、DSD酸还原水以及厂区脱盐水浓水三股水混合后水量约1000m3/d,运行一套生化系统,另一套则用于培养活性污泥。处理出水COD约70-90mg/L,氨氮5-40mg/L,色度较高。此外,当MVR系统或脱盐水系统检修时,对生化系统影响较大,出水COD和氨氮都会增高,难以稳定运行,达不到后续临猗县污水处理厂的纳水标准。即CODcr≤80mg/L;氨氮≤10mg/L。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废水装置难以稳定运行,提供了一种DSD酸综合废水处理的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DSD酸综合废水处理的装置,包括进水口连接于废水出水口上的芬顿单元,进水口与芬顿单元相连接的混凝沉淀池,连接于混凝沉淀池出水口上的生化池泵,连接于生化池泵上的A-O生化单元,A-O生化单元包括生化系统沉淀池,生化系统沉淀池底部通过污泥提升泵将污泥提升回流至生化系统沉淀池,生化系统沉淀池上端的清水通过出水溢流堰流至污水处理厂,芬顿单元还连接于装有废水的事故备用池。正常使用时,MVR出水、连同DSD酸还原水以及厂区脱盐水的浓水一起进入到芬顿单元,来降解污染负荷,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减少对后续生化单元的冲击。然后进入混凝沉淀池,对处理出水进行脱色处理。再通过生化池泵进入A-O生化单元,生化系统沉淀池底部通过污泥提升泵将污泥提升回流至生化系统沉淀池,与菌群混合。生化处理后的清水出水溢流堰流至污水处理厂。当MVR系统或脱盐水系统检修时,为了避免对生化系统的影响,将装有废水的事故备用池与芬顿单元连通,使得废水处理装置持续运行。通过水量调控避免混合废水盐度波动较大,对生化进水造成较大冲击,确保进入生化系统的废水盐度保持相对稳定。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芬顿单元间隔形成四个反应池,第一个反应池为电解反应池,第二、三和四反应池为Fenton反应区,微电解反应池中部填充有微电解合金填料,位于微电解合金填料上方的微电解反应池与Fenton反应区之间开有第一进水口,第二和第三反应池下方之间开有第二进水口,第三和第四反应池上方之间开有第三进水口(1-6),第四反应池上方通过管线与混凝沉淀池相连通。进一步的,Fenton反应区的第四反应池内设有搅拌桨。本技术所述DSD酸综合废水处理的装置,利用芬顿单元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混凝沉淀池絮凝沉淀脱色。收集的污水通过A-O生化单元。强化生化系统处理效率和增强系统抗冲击性。系统检修时,为避免混合废水盐度波动较大,对生化进水造成较大冲击,暂将废水贮存事故备用池,通过水量调控确保进入生化系统的废水盐度保持相对稳定。最终降低DSD酸综合废水COD、氨氮指标,实现达标排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述DSD酸综合废水处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芬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芬顿单元,2-混凝沉淀池,3-污泥提升泵,4-生化池泵,5-A-O生化单元,6-事故备用池,1-1-微电解反应池,1-2-Fenton反应区,1-3-微电解合金填料,1-4-第一进水口,1-5-第二进水口,1-6-第三进水口,1-7-搅拌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DSD酸综合废水处理的装置,包括进水口连接于废水出水口上的芬顿单元1,进水口与芬顿单元1相连接的混凝沉淀池2,连接于混凝沉淀池2出水口上的生化池泵4,连接于生化池泵4上的A-O生化单元5,A-O生化单元5包括生化系统沉淀池,生化系统沉淀池底部通过污泥提升泵3将污泥提升回流至生化系统沉淀池,生化系统沉淀池上端的清水通过出水溢流堰流至污水处理厂,芬顿单元1还连接于装有废水的事故备用池6。具体的,所述芬顿单元1间隔形成四个反应池,第一个反应池为电解反应池1-1,第二、三和四反应池为Fenton反应区1-2,微电解反应池1-1中部填充有微电解合金填料1-3,位于微电解合金填料1-3上方的微电解反应池1-1与Fenton反应区1-2之间开有第一进水口1-4,第二和第三反应池下方之间开有第二进水口1-5,第三和第四反应池上方之间开有第三进水口1-6,第四反应池上方通过管线与混凝沉淀池2相连通。——芬顿单元包括电解反应池1-1和Fenton反应区1-2,相邻反应池之间的进水口为上下上下折流运行模式。微电解合金填料1-3替代原有的铁屑和碳粒,以解决填料板结、钝化以及不能有效接触等问题。在降低污染负荷的同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减少对后续生化单元的冲击。——混凝沉淀池2,通过添加北京盖雅GYW-202脱色剂(添加量0.1-0.2‰),投加到混凝沉淀池2中,可与废水中的发色基团络合反应,形成不溶物。同时辅以后续的PAM絮凝沉淀过程,完成系统脱色过程,确保最终出水色度<50mg/L。——A-O生化单元5,考虑到废水盐度较高,普通活性污泥法中硝化菌难以维持高浓度和高活性,因此在系统中接种北京大学耐盐脱氮菌,并复配其他高效功能菌群,以强化生化系统处理效率和增强系统抗冲击性。——事故备用池6。主要承接系统检修时废水,通过水量调控避免混合废水盐度波动较大,对生化进水造成较大冲击,确保进入生化系统的废水盐度保持相对稳定。具体实施时,Fenton反应区1-2的第四反应池内设有搅拌桨1-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DSD酸综合废水处理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DSD酸综合废水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口连接于DSD还原水出水口上的芬顿单元(1),进水口与芬顿单元(1)相连接的混凝沉淀池(2),连接于混凝沉淀池(2)出水口上的生化池泵(4),连接于生化池泵(4)上的A‑O生化单元(5),A‑O生化单元(5)包括生化系统沉淀池,生化系统沉淀池底部通过污泥提升泵(3)将污泥提升回流至生化系统沉淀池,生化系统沉淀池上端的清水通过出水溢流堰流至污水处理厂,芬顿单元(1)还连接于装有DSD还原水的事故备用池(6)。

【技术特征摘要】
1.DSD酸综合废水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口连接于DSD还原水出水口上的芬顿单元(1),进水口与芬顿单元(1)相连接的混凝沉淀池(2),连接于混凝沉淀池(2)出水口上的生化池泵(4),连接于生化池泵(4)上的A-O生化单元(5),A-O生化单元(5)包括生化系统沉淀池,生化系统沉淀池底部通过污泥提升泵(3)将污泥提升回流至生化系统沉淀池,生化系统沉淀池上端的清水通过出水溢流堰流至污水处理厂,芬顿单元(1)还连接于装有DSD还原水的事故备用池(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SD酸综合废水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芬顿单元(1)间隔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重刘凯王红珍王金娟
申请(专利权)人:阳煤集团太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