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互联电路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4420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太网互联电路及装置,该电路物理接口交换器具有第一物理接口、第二物理接口和第三物理接口,第一板级处理器通过第一物理接口、第三物理接口以及与第三物理接口连接的网络接口而实现第一板级处理器与外部以太网的通信;第二板级处理器通过第二物理接口、第三物理接口以及与第三物理接口连接的网络接口而实现第二板级处理器与外部以太网的通信;且第一板级处理器和第二板级处理器通过第一物理接口和第二物理接口而实现第一板级处理器与第二板级处理器之间的通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简单地实现两个CPU之间的通信、两个CPU与外界之间的通信,且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

Ethernet interconnected circuits and devic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thernet interconnection circuit and device. The circuit physical interface switch has a first physical interface, second physical interfaces and third physical interfaces. The first board level processor implements the first board level processing by the first physical interface, the third physical interface, and the network interface connected with the third physical interface. The second board level processor realizes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second board level processor and the external Ethernet via the second physical interface, the third physical interface and the network interface connected with the third physical interface, and the first board level and the second board level processors pass the first physical interface and second physical connections.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first board processor and the second board processor is realized. In this way,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CPU and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CPU and the outside world can be simply realized, and the speed is fast, the efficiency is high, and the cost is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以太网互联电路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太网互联电路及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目前板级的设计而言,当板子有两个主CPU需要进行通信的时候,通常采用串口、串行外设接口(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SPI)、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和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SynchronousDRAM,DPRAM)等接口来进行数据互通,但是对于这些协议都有主-从的概念,也就是从站端CPU发送数据必须等待主站端CPU发送指令的时候,才能将数据通过响应回复给主站端CPU;当从站端CPU想要主动发送数据给主站端CPU的时候,这些协议均不支持。对于串口,通常使用的为RS485或者RS232,其通过RS485或RS232的电平转换芯片来实现相互间的互联,对于串口的实际通信,需要定义一方为主站,另一方为从站,从而实现数据的交互。对于SPI,物理上有四根线,虽然作为全双工的通信协议,但是需要在设计固件程序的时候,一方为主站,主站来控制整个通信的流程。对于USB,同样在单次的通信过程中也需要主从的关系,目前支持的OTG模式可以切换主从的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以太网互联电路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太网互联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物理接口交换器,其具有第一物理接口、第二物理接口和第三物理接口;第一板级处理器,与所述第一物理接口连接;第二板级处理器,与所述第二物理接口连接;其中,所述第三物理接口连接网络接口;所述第一板级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一物理接口、所述第三物理接口以及所述网络接口而实现所述第一板级处理器与外部以太网的通信;所述第二板级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二物理接口、所述第三物理接口以及所述网络接口而实现所述第二板级处理器与所述外部以太网的通信;且所述第一板级处理器和所述第二板级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一物理接口和所述第二物理接口而实现所述第一板级处理器与所述第二板级处理器之间的通信。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以太网互联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物理接口交换器,其具有第一物理接口、第二物理接口和第三物理接口;第一板级处理器,与所述第一物理接口连接;第二板级处理器,与所述第二物理接口连接;其中,所述第三物理接口连接网络接口;所述第一板级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一物理接口、所述第三物理接口以及所述网络接口而实现所述第一板级处理器与外部以太网的通信;所述第二板级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二物理接口、所述第三物理接口以及所述网络接口而实现所述第二板级处理器与所述外部以太网的通信;且所述第一板级处理器和所述第二板级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一物理接口和所述第二物理接口而实现所述第一板级处理器与所述第二板级处理器之间的通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物理接口为虚拟的物理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理接口包括MIIMAC模式、MIIPHY模式和RMIIPHY模式;所述第二物理接口包括内部PHY模式、MIIMAC模式、MIIPHY模式和RMIIPHY模式;而所述第三物理接口包括内部PHY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理接口和所述第二物理接口分别被配置为MIIPHY模式,而所述第三物理接口工作在内部PHY模式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理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睿姚守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