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躺床及应用该躺床的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39513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躺床及应用该躺床的婴儿车,该躺床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左端的周侧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一侧壁,底板的左端设有用于与外部对接的固定结构,所述底板的右端可折叠覆盖于底板的左端之上;该婴儿车包括车身和该折叠式躺床,所述车身上设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用于与折叠式躺床上的固定结构配合,而将折叠式躺床固定于车身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躺床,在上街时,可挂载于婴儿车上或背在身上以用作妈咪包;应用该躺床的婴儿车,躺床安装于婴儿车上,使躺床的左端位于婴儿车的前端,使其右端打开并平铺于婴儿车的座位或躺位上,可将婴儿的头部朝婴儿车前端地放置于该躺床内,从而实现婴儿车的换向功能,使用方便,结构简单。

Folding bed and baby carriage using the lying be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lding bed and a baby car for applying the bed. The lying bed includes a bottom plate. The left end of th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ide wall. The left end of the floor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structure for docking with the outside. The right end of the floor can be folded and covered over the left end of the floor; the baby is on the left end. The car includes a body and a folding bed. The body is equipped with a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which is used to match the fixed structure on the folding bed, and the folding bed is fixed on the body. The lying bed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mounted on a baby car or on the body to be used as a mommy bag when it is on the street. The baby car with the lying bed is installed on the baby car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lying bed is located at the front of the baby car, so that the right end is opened and spread on the seat or lying position of the baby car, and the baby's head can be made to baby. The front end of the child carriage is placed in the lying bed, thereby realizing the commutation function of the baby carriage, convenient to use and simple i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躺床及应用该躺床的婴儿车
本技术涉及婴儿车
,具体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婴儿车上的折叠式躺床及应用该躺床的婴儿车。
技术介绍
婴儿车是一种为婴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有各种车型,一般1到2岁的孩子玩的是婴儿车,2岁以上玩的是有带轮子的玩具车,婴儿车会给孩子的智力发育带来一定的好处,促进孩子的头脑发育。婴儿车是宝宝最喜爱的散步交通工具,更是妈妈带宝宝上街购物时的必须品。现有的婴儿车,设有座位或躺位,其绝大多数都不具备换向功能,因此使用婴儿车时,不能时刻照看婴儿,使用不便,并使得此种婴儿车更不适用于出生几个月的婴儿。少数具备换向功能的婴儿车也因结构复杂而使得成本高,销售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折叠、可拆卸安装于婴儿车上的躺床及应用该躺床的婴儿车,以通过该躺床实现婴儿车的换向功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躺床,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左端的周侧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一侧壁,底板的左端设有用于与外部对接的固定结构,所述底板的右端可折叠覆盖于底板的左端之上。优选的,所述第一侧壁内容置有一弯管,所述弯管沿第一侧壁分布而使其水平投影呈“U”形,弯管对应第一侧壁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连接头,所述弯管与连接头形成固定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侧壁和底板右端设有相配合的第一链条,以用于在底板右端折叠覆盖于底板左端时,通过第一链条缝合而形成一收纳腔。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中段设有翻盖,所述翻盖与底板通过第二链条连接。优选的,所述底板中段的下端设有提手。优选的,所述底板左端的下端面设有肩带或所述第一侧壁的前后两侧设有肩带。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垫板。一种应用上述折叠式躺床的婴儿车,包括车身和该折叠式躺床,所述车身上设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用于与折叠式躺床上的固定结构配合,而将折叠式躺床固定于车身上。优选的,所述车身内设有座位或躺位,所述折叠式躺床的底板左端对接该座位或躺位,底板右端覆盖于该座位或躺位上。优选的,所述折叠式躺床的底板上设有遮阳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折叠式躺床,该躺床的右端可折叠覆盖于其左端,通过第一链条缝合形成腔体结构,并设置提手、肩带,在上街时,可挂载于婴儿车上或背在身上以用作妈咪包;并且该躺床可通过固定结构而安装于婴儿车的前扶手或两侧的支撑架或遮阳棚的安装座上,使躺床的左端位于婴儿车的前端,使其右端打开并平铺于婴儿车的座位或躺位上,可将婴儿的头部朝婴儿车前端地放置于该躺床内,从而实现婴儿车的换向功能,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躺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躺床折叠后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躺床折叠后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婴儿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婴儿车上安装结构的实施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躺床,其包括一底板1,所述底板1左端的周侧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一侧壁2,底板1的左端设有用于与外部对接的固定结构,所述底板1的右端可折叠覆盖于底板1的左端之上。其中第一侧壁2和底板1右端设有相配合的第一链条104,以用于在底板1右端折叠覆盖于底板1左端时,通过第一链条104缝合而形成一收纳腔。并且在底板1的中段设有翻盖101,该翻盖101通过第二链条103缝合于底板1上,通过拉开第二链条103,即可打开翻盖101而使用收纳腔,于底板1中段的下端设置提手102,底板1左端或右端的下端面上或第一侧壁2的前后两侧设置肩带,即可使该躺床具备妈咪包的功能,在上街时,可将折叠的躺床挂载于婴儿车上或背在身上,于收纳腔内盛装奶瓶、奶粉等物品,使用方便,轻巧。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2内容置有一弯管3,所述弯管3沿第一侧壁2分布而使其水平投影呈“U”形,弯管3对应第一侧壁2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连接头4,所述弯管3与连接头4形成固定结构。本实施例中,底板1为一帆布包裹的软塑形成,该软塑既可满足随意折弯,又具备一定硬度。可保持躺床的挺括。而第一侧壁2包括内衬和外壁,内衬与外壁的上下端缝合,两端相通,弯管3容置于内衬与外壁之间,且外壁的长度小于内衬的长度,以使连接头4外露于外壁之外。为了美观,内衬外侧对应连接头4设置遮挡布板,遮挡布板一端缝合于内衬上,另一端通过魔术贴粘合连接内衬,使用时翻开遮挡布板,从连接头4外侧覆盖再通过魔术贴连接内衬,以遮挡连接头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折叠式躺床的婴儿车,该婴儿车设置有车身,所述车身上设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用于与折叠式躺床上的固定结构配合,而将折叠式躺床固定于车身上。其中车身内设有座位或躺位,折叠式躺床安装于车身上之后,躺床的底板1左端对接该座位或躺位,而使底板1右端平铺覆盖于该座位或躺位上。如图所示,车身包括前脚管5和后脚管6,后脚管6枢接前脚管5中段,该枢接处设置有枢接卡座,安装结构设置于车身两侧的枢接卡座的内侧,其设置为一与连接头4相配的卡槽结构而实现安装。为了防止连接头4脱出,可于安装结构上设置弹簧按钮,于连接头4上设置定位孔,通过弹簧按钮配合卡入定位孔内实现锁紧。此外,本技术中的安装结构也可设置于婴儿车的扶手架、遮阳棚的安装座等构件上,使躺床的左端位于婴儿车的前端,使其右端打开并平铺于婴儿车的座位或躺位上,可将婴儿的头部朝婴儿车前端地放置于该躺床内,从而实现婴儿车的换向功能,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于底板1上设置垫板,以改善躺床的舒适度。考虑到几个月大的婴儿可能会吐奶,躺床的预安装角度设定为使底板1左端高于右端,优选倾斜角为3°,除此之外也可选用其他倾斜角度。该倾斜角度的实现可以是通过预先设定好安装结构的角度,再与固定结构配合实现;也可于安装结构上设置角度调整装置实现,具体结构可参照汽车手刹下压锁紧结构,此处不做详述。此外,还可于折叠式躺床的底板1上设置遮阳棚。本技术中固定结构还可设置为内置于底板1左端的U形管或刚性的支撑板,其下端成型与婴儿车的扶手架等结构相配的放置位,再通过螺丝固定即可,因此婴儿车上的安装结构仅需保留原扶手架或设置其他承载结构即可。另外,还可于底板1左端的周侧设置绑带,通过绑带而将躺床左端固定于车身上。并且,还可于躺床底板1的右端向上延伸设置第二侧壁。综上可知,本技术中的折叠式躺床,可放置于大人的睡床上而形成床中床,由于第一侧壁2和第一侧壁2内容置的弯管3的设置,对睡于躺床内的婴儿具有保护作用,可防止大人翻身而压到婴儿的隐患发生。具体的,既可将折叠式躺床放置于大人的睡床上,也可于大人的睡床的一侧设置与固定结构对接的安装结构,将折叠式躺床固定于大人的睡床上,亦或别的固定方式。此外,市面上有种婴儿车结构,车身上可拆卸设置有前扶手和/或遮阳棚,其可拆卸的实现大多是在车身上设置插扣,使用时,前扶手和/或遮阳棚插接于插扣内,不使用时,将之取出收纳。有鉴于此,本技术中的折叠式躺床上的固定结构可以设计为与插扣相配的结构,如将连接头4设置为与插扣相配,如此,使用此类婴儿车的用户需要使用换向功能时,只需购置一个折叠式躺床即可,使用时先将前扶手和/或遮阳棚从插扣上拆卸下来,再打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折叠式躺床及应用该躺床的婴儿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左端的周侧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一侧壁,底板的左端设有用于与外部对接的固定结构,所述底板的右端可折叠覆盖于底板的左端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左端的周侧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一侧壁,底板的左端设有用于与外部对接的固定结构,所述底板的右端可折叠覆盖于底板的左端之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内容置有一弯管,所述弯管沿第一侧壁分布而使其水平投影呈“U”形,弯管对应第一侧壁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连接头,所述弯管与连接头形成固定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底板右端设有相配合的第一链条,以用于在底板右端折叠覆盖于底板左端时,通过第一链条缝合而形成一收纳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中段设有翻盖,所述翻盖与底板通过第二链条连接。5.如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力道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德费雅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