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气垫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372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气垫鞋,包括鞋底和鞋面,鞋底为双层结构,在下层鞋底上还有一层气垫,在气垫前掌部设有前气室,后跟部设有后气室,前气室与后气室之间通过气槽连接,在气垫的后端部还连接有后壁室,后壁室与后气室之间通过气槽连接,后壁室位于鞋面的后部内侧,在鞋面的后部与后壁室相对应的位置开有排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排气效果好,并且排气孔的开孔位置高,不易堵塞,解决了污物、污水等进入鞋内的问题。(*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活性气垫鞋,尤其是能循环换气的活性气垫鞋。
技术介绍
为解决脚出汗,和保持鞋内干燥的问题,市场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透气、排气的鞋,如有的采取双层鞋底,鞋底为中空的,鞋底的边缘开有气孔与鞋内部相通,主要是通过空气的自然流动达到换气的作用,这种鞋换气效果不好,并且易从气孔处进入污物。还有通过在鞋跟处设置换气室,进气管上设置有单向换气阀,进气管将气室与外部相连接,进气管的出口设于鞋跟的侧边,通气管道连接气室,并在鞋底上曲折排布,通气管上设有通气孔,此种鞋,设计复杂,制作繁琐,并仍然存在进气口处易进污物和雨水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为提供一种透气效果好,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的活性气垫鞋。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活性气垫鞋,包括鞋底和鞋面,鞋底为双层结构,在下层鞋底上还有一层气垫,在气垫前掌部设有前气室,后跟部设有后气室,前气室与后气室之间通过气槽连接,在气垫的后端部还连接有后壁室,后壁室与后气室之间通过气槽连接,后壁室位于鞋面的后部内侧,在鞋面的后部与后壁室相对应的位置开有排气孔。所述气垫为开孔式发泡体防震气垫,在前、后气室之间的气槽为三条,后气室与后壁室之间的气槽为一条。当人体行走时由于间歇重压,压迫开孔式发泡体防震气垫,使前气室的空气通过气槽排到后气室,同样由于间歇重压再由后气室排到后壁室,最终由排气孔排出鞋外,而新鲜干燥的空气经排气孔进入后壁室、后气室和前气室,如此循环往复,保持鞋内通风干燥。开孔式发泡体防震鞋垫由活性抗菌材料制成,起到抗菌、防臭的功效。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排气效果好并且排气孔的开孔位置高,不易堵塞,解决了污物、污水等进入鞋内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气垫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气垫的反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鞋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活性气垫鞋,包括鞋底和鞋面,鞋底为双层结构,在下层鞋底上还有一层开孔式发泡体防震气垫1,在下层鞋底和防震气垫1之间,在防震气垫前掌部设有前气室2,后跟部设有后气室4,前、后气室凹进气垫内,在气垫另一面,与气室相对应的部分为凸起,前气室2与后气室4之间通过三条气槽3连接,在气垫的后端部还连接有后壁室6,后壁室6与后气室4之间通过一条气槽5连接,后壁室位于鞋面的后部内侧,在鞋面的后部与后壁室4相对应的位置开有两个排气孔9,防震气垫1的上面粘结有一层防潮垫8,防潮垫8上布有透气孔7,开孔式发泡体防震鞋垫由活性抗菌材料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性气垫鞋,包括鞋底和鞋面,其特征为鞋底为双层结构,在下层鞋底上还有一层气垫,在气垫前掌部设有前气室,后跟部设有后气室,前气室与后气室之间通过气槽连接,在气垫的后端部还连接有后壁室,后壁室与后气室之间通过气槽连接,后壁室位于鞋面的后部内侧,在鞋面的后部与后壁室相对应的位置开有排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气垫鞋,包括鞋底和鞋面,其特征为鞋底为双层结构,在下层鞋底上还有一层气垫,在气垫前掌部设有前气室,后跟部设有后气室,前气室与后气室之间通过气槽连接,在气垫的后端部还连接有后壁室,后壁室与后气室之间通过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铭海
申请(专利权)人:红蜻蜓集团温州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