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的鞋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373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运动鞋的鞋钉结构,其由金属壳罩及塑性材质的缓冲块组成;壳罩是开口向下的盆状体,且壳罩内面中央向下一体凸伸有一接合柱,该接合柱表面设有系列具有垂直拉力的嵌槽;具有接合柱的壳罩置于缓冲块的模具中,缓冲块成型包覆在壳罩内面及接合柱上,覆设有壳罩的缓冲块与鞋底熔合固定;其结构简单合理,能够提高耐用性,延长使用寿命,且易于制造,降低生产成本,效果理想。(*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动鞋的鞋钉结构的制作方法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运动鞋,尤其涉及一种鞋钉壳罩底面具有一体接合柱,可以大幅度提高鞋钉与鞋底的密合度及稳定性,使鞋钉不易因撞击而产生间隙,能够避免任意松动脱落,有效提高运动鞋耐用性能的运动鞋的鞋钉结构。二
技术介绍
在田径运动场上,运动选手主要是利用双脚上的运动鞋来与场地表面接触,并利用运动鞋鞋底与田径场地表面的摩擦力来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从而提高其速度及灵活度。一般运动鞋的鞋底主要是以凹凸状纹路形成摩擦力,但是,这种单纯的凹凸状的纹路,并不能应付运动场上高速、高冲击力的变化,因此有了钉鞋的发展。传统钉鞋在运动鞋的鞋底设置有数个钉体,以便利用钉体插入跑道而达到提高抓地力量的目的,可以,由于钉体是尖锐状体,使用时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同时还会破坏运动场地,例如,一般的PU塑胶跑道。所以,目前这种钉鞋已经不被运动员和田径场地管理人员所接受。现有的钉鞋主要采用破坏性较小的鞋钉,其结构如图1、图1A、图1B所示,预先制成数个由硬塑性材质制成的鞋钉15,鞋钉15顶端设有熔接部16,将各鞋钉15预先设置在鞋底10的模具内,待鞋底10射出成型时,鞋底10相对形成收束鞋钉15熔接部16的嵌置孔11,使鞋钉15固定在鞋底10底面,这种鞋钉可以克服传统钉鞋危险性高、易破坏场地等问题,同时由于鞋钉15与鞋底10均通过塑性材质制成,故,两者可进行局部熔合,因此,其密合度及稳固性较传统运动鞋为佳。但是,其材质容易磨损,极不耐用,故,使用寿命较短。为了解决前述鞋钉存在的问题,又有从业者开发出另一种现有鞋钉,其如图2、图2A图2B所示,该鞋钉25由壳罩28与缓冲块26组成,其制造方法是,先在鞋底20底面对应鞋钉25的位置预先形成由数个凸嵌部21,在凸嵌部21上射出成型有具有对应接合槽27的缓冲块26,壳罩28利用螺钉29由上而下锁固在缓冲块26上,以利用壳罩28产生耐磨耗的功效,从而提高耐用性能,克服前述钉鞋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但是,这种鞋钉的壳罩28与螺钉29是呈分离状设置,缓冲块26需要事先形成锁孔,且螺钉29在螺合时要保持极佳的垂直度,增加了组装的困难程度;且由于缓冲块26事先成型,因此壳罩28在组装时,内部常与缓冲块26之间形成间隙,这样壳罩28无法完全与缓冲块26密合,故,在较大力量的冲击下,螺钉29与壳罩28容易产生因外力撞击或螺锁损耗等因素,而造成松动脱落的问题;还有壳罩28以粘合方式固定在缓冲块26表面,其属于快胶粘合的方式,不仅费时,且操作不顺手,故,不良产品率高,影响整体的生产成本。总之,现有的运动鞋的鞋钉结构,至今没有同时兼具有耐用及易制造的功效,本技术即针对这个情况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出稳固性高并兼具有耐用及易制造功效的运动鞋的鞋钉结构。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运动鞋的鞋钉结构,该结构简单合理,能够提高耐用性,延长使用寿命,其易于制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运动鞋的鞋钉结构,其特征在于,由金属壳罩及塑性材质的缓冲块组成;壳罩是开口向下的盆状体,且壳罩内面中央向下一体凸伸有一接合柱,该接合柱表面设有系列具有垂直拉力的嵌槽;具有接合柱的壳罩置于缓冲块的模具中,缓冲块成型包覆在壳罩内面及接合柱上,覆设有壳罩的缓冲块与鞋底熔合固定。前述的运动鞋的鞋钉结构,其中壳罩接合柱的断面为圆形、矩形或多角状。前述的运动鞋的鞋钉结构,其中嵌槽为环状、螺旋状、斜向状或波浪状,以相对缓冲块产生垂直拉力。前述的运动鞋的鞋钉结构,其中嵌槽为凸缘,以相对缓冲块产生垂直拉力。前述的运动鞋的鞋钉结构,其中嵌槽与凸缘相隔设置,以相对缓冲块产生垂直拉力。前述的运动鞋的鞋钉结构,其中缓冲块底面设有接合槽,鞋底具有对应的凸嵌部,以提高其结合力。本技术运动鞋的鞋钉结构的有益效果是,该鞋钉由金属壳罩及塑性材质的缓冲块组成,壳罩呈开口向下的盆状体,壳罩内面中央向下一体凸伸有一接合柱,该接合柱的表面设有系列具有垂直拉力的嵌槽;具有接合柱的壳罩放置在缓冲块的模具中,当缓冲块射出成型时,使缓冲块完全包覆在壳罩内面及接合柱上,再将覆设有壳罩的缓冲块置于鞋底模具内,待鞋底射出成型时,可令鞋底完全与缓冲块熔合。这样,鞋钉可以完全密接熔合在鞋底底面,大幅度提高熔合的稳固性,且不会因冲击力而晃动或松脱,从而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增强经济效益。四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钉鞋结构总成示意图,用以说明其结构及相对应关系。图1A为图1所示鞋钉与熔接部部位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B为图1所示鞋钉与鞋底部位结构放大示意图。图2为另一现有钉鞋结构总成示意图,用以说明其结构及相对应关系。图2A为图2所示鞋钉部位结构分解放大示意图。图2B为图2所示鞋钉部位组合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壳罩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鞋钉总成示意图,显示其组成状态与外观。图4A为图4所示鞋钉部位结构分解放大示意图。图4B为图4所示鞋钉部位组合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壳罩结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中主要标号说明10鞋底、11嵌置孔、15鞋钉、16熔接部、20鞋底、21凸嵌部、25鞋钉、26缓冲块、27接合槽、28壳罩、29螺钉、50鞋钉、51壳罩、52接合柱、53嵌槽、54凸缘、55缓冲块、56接合槽、60鞋底、65凸嵌部。五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3、图4、图4A、图4B所示,本技术运动鞋的鞋钉结构50,是由一金属材料制成的壳罩51及一塑性材质制成的缓冲块55组成,供组装在鞋底60底面预先形成的凸嵌部65上。鞋钉50的壳罩51呈开口向下的盆状体,壳罩51内面中央向下一体凸伸有一接合柱52,该接合柱52可为圆形断面、矩形断面(图5所示),或者其他多角状断面;又,接合柱52的表面设有系列横向设置的嵌槽53或凸缘54(图5所示),或两者的结合,其中,嵌槽53或凸缘54可为环状或螺旋状,也可为斜向或波浪状设计,以相对缓冲块55产生垂直拉力。由此,可将具有接合柱52的壳罩51放置在缓冲块55的模具中,当底面具有接合槽56的缓冲块55射出成型时,可使缓冲块55完全包覆在壳罩51内面及接合柱52上,且壳罩51内面与缓冲块55之间不会产生加工误差的间隙,再将覆设有壳罩51的缓冲块55置于鞋底60模具内,待鞋底60射出成型时,可令鞋底60的凸嵌部65完全与缓冲块55的接合槽56熔合,从而组合构成一密合度高,易于制造的鞋钉结构。参阅图4、图4A、图4B所示,本技术运动鞋的鞋钉结构实际使用时的优点是,由于壳罩51与接合柱52呈一体式设计结构,因此可以事先形成,并预先与缓冲块55熔合,有效克服现有产品需要另行组装的不便,且密合度高,进一步提高其耐用性,延长使用寿命;由于制造及组装均利用模合即可完成,无需另行手动组装,故,具有易于制造的优点,从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动鞋的鞋钉结构,其特征在于,由金属壳罩及塑性材质的缓冲块组成;壳罩是开口向下的盆状体,且壳罩内面中央向下一体凸伸有一接合柱,该接合柱表面设有系列具有垂直拉力的嵌槽;缓冲块成型包覆在壳罩内面及接合柱上,覆设有壳罩的缓冲块与鞋底熔合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鞋的鞋钉结构,其特征在于,由金属壳罩及塑性材质的缓冲块组成;壳罩是开口向下的盆状体,且壳罩内面中央向下一体凸伸有一接合柱,该接合柱表面设有系列具有垂直拉力的嵌槽;缓冲块成型包覆在壳罩内面及接合柱上,覆设有壳罩的缓冲块与鞋底熔合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的鞋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罩接合柱的断面为圆形、矩形或多角状。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显
申请(专利权)人:欣展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