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362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搅拌机,包括底座、螺旋上料管、第一搅拌室和第二搅拌室,所述底座的底端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第二搅拌室,所述第二搅拌室一侧的底座上安装有第二安装室,且第二安装室内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延伸至第二搅拌室内部的第一轴杆,且第一轴杆上安装有螺旋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室远离第二安装室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延伸出底座的第二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座、螺旋上料管、第一搅拌室和第二搅拌室等一系列结构组成,整体提高了混凝土的搅拌质量,通过螺旋上料杆进行对搅拌那机的上料,降低了搅拌的机械力,减少了搅拌机的劳损,进实用性强,值的推广使用。

A concrete mixer for build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crete mixer for building, including a base, a spiral feeding tube, a first mixing room and a second mixing room. The bottom end of the base is equipped with a walking wheel, and a second mixing chamber is installed on the base, and the base of the second mixing room is equipped with a second installation room on one side of the base, and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room is installed. A second motor is installed inside,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second motor is installed with a first axle extending to the second mixing chamber through a coupling, and the first shaft is mounted with spiral stirred leaves, and the second mixing chamber is far away from the bottom end of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room to install a second outflow port extending the base. The utility model is composed of a series of structures, such as a base, a spiral feeding tube, a first mixing room and a second mixing room, so that the mixing quality of the concrete is improved as a whole, and the mechanical force of mixing is reduced by the spiral feeding rod for mixing the machine, and the strain of the mixer is reduced, the utility is strong and the value is popularize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搅拌机
本技术涉及建筑机械
,具体为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搅拌机。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建设越来越频繁,使我们的住行越来越方便,而这些都是通过建筑人员来完成的,同时目前的建筑大部分都是通过混凝土来完成的,因为混凝土较为笨重,搅拌时较为费力,为了加快施工的效率都是通过混凝土搅拌机来完成的,混凝土搅拌机的用途就是机械化的拌制水泥混凝土,省去了较多的人力。但是,目前的混凝土搅拌机较为单一,市场上销售的搅拌机种类较少,搅拌机的功能不足,虽然可以进行自动上料,但是却耗费了大量的机械力,并且提高了搅拌机的劳损时间,并且搅拌机的只是单方面的进行一种搅拌,导致搅拌出的混凝土不均匀,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同时无法对搅拌室内混凝土的搅拌情况进行掌握,导致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缺少水分无法得知,影响混凝土的搅拌质量和施工人员的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搅拌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搅拌机,包括底座、螺旋上料管、第一搅拌室和第二搅拌室,所述底座的底端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第二搅拌室,所述第二搅拌室一侧的底座上安装有第二安装室,且第二安装室内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延伸至第二搅拌室内部的第一轴杆,且第一轴杆上安装有螺旋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室远离第二安装室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延伸出底座的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安装室的顶部安装有电控箱,所述第二搅拌室通过气动蝶阀与第一搅拌室连通,且气动蝶阀上设有气动装置,所述第一搅拌室的顶部安装有两组第一安装室,所述第一安装室内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第一搅拌室内的第二轴杆,所述第二轴杆上安装有两组扇形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室远离第二安装室一侧的底座上安装有水箱,且水箱的顶部安装有注水口,所述水箱通过导水管与单级水泵连接,所述单级水泵的输出端通过导水管分别与第二搅拌室、第一搅拌室连通,所述导水管靠近第二搅拌室的位置处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底座通过支撑杆安装有螺旋上料管,所述螺旋上料管顶端的底部安装安装有与第一搅拌室配合使用的第一出料口,所述螺旋上料管远离第一出料口的顶部安装有进料口,所述螺旋上料管的内部安装有螺旋上料杆,所述底座一端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两端通过支撑架与底座连接,所述支撑板通过固定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螺旋上料杆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伺服电机以及第二电机上皆安装有减速器。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室与第二搅拌室上皆设有观察窗。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安装有紧固螺栓。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室与第一安装室上皆安装有维修窗。优选的,所述电控箱上设有箱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用混凝土搅拌机通过底座、螺旋上料管、第一搅拌室和第二搅拌室等一系列结构组成,整体提高了混凝土的搅拌质量,通过螺旋上料杆进行对搅拌那机的上料,降低了搅拌的机械力,减少了搅拌机的劳损,提高了搅拌机的使用寿命,第一搅拌室可以对混凝土进行第一步搅拌,并且第一搅拌室内安装了两组伺服电机,使混凝土搅拌的更加均匀,第二搅拌室对混凝土进行最后一步搅拌,第二搅拌室内安装的螺旋搅拌叶不但对混凝土起到搅拌作用,并且还对混凝土起到导向的作用,使混凝土自动出料,同时在搅拌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通过观察窗对搅拌室内的搅拌情况进行观察,及时的掌握搅拌室内混凝土的搅拌情况从决定是否进行加水,避免了混凝土搅拌出之后发生搅拌不均匀或者是混凝土较为干燥的情况,进实用性强,值的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底座;2-减速器;3-联轴器;4-行走轮;5-第一轴杆;6-螺旋搅拌叶;7-单级水泵;8-水箱;9-支撑板;10-支撑架;11-第一电机;12-进料口;13-螺旋上料杆;14-第一出料口;15-电磁阀;16-导水管;17-螺旋上料管;18-第一安装室;19-伺服电机;20-气动蝶阀;21-气动装置;22-第二轴杆;23-扇形搅拌叶;24-第一搅拌室;25-电控箱;26-第二电机;27-第二安装室;28-第二搅拌室;29-注水口;30-观察窗;31-第二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搅拌机,包括底座1、螺旋上料管17、第一搅拌室24和第二搅拌室28,底座1的底端安装有行走轮4,底座1上安装有第二搅拌室28,第二搅拌室28一侧的底座1上安装有第二安装室27,且第二安装室27内安装有第二电机26,第二电机2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3安装有延伸至第二搅拌室28内部的第一轴杆5,且第一轴杆5上安装有螺旋搅拌叶6,第二搅拌室28远离第二安装室27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延伸出底座1的第二出料口31,第二安装室27的顶部安装有电控箱25,电控箱25上设有箱门,防止施工人员以外的人员对电控箱25进行操作,以免发生安全事故,第二搅拌室28通过气动蝶阀20与第一搅拌室24连通,且气动蝶阀20上设有气动装置21,第一搅拌室24与第二搅拌室28上皆设有观察窗30,便于施工人员对搅拌室内的搅拌情况进行观察掌握,第一搅拌室24的顶部安装有两组第一安装室18,第二安装室27与第一安装室18上皆安装有维修窗,便于施工人员对电机的进行维修保养,第一安装室18内安装有伺服电机19,伺服电机19的型号可为IHSS57-36-20,伺服电机19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第一搅拌室24内的第二轴杆22,第二轴杆22上安装有两组扇形搅拌叶23,第二搅拌室28远离第二安装室27一侧的底座1上安装有水箱8,且水箱8的顶部安装有注水口29,水箱8通过导水管16与单级水泵7连接,单级水泵7的型号可为ISGD,单级水泵7的输出端通过导水管16分别与第二搅拌室28、第一搅拌室24连通,导水管16靠近第二搅拌室28的位置处安装有电磁阀15,底座1通过支撑杆安装有螺旋上料管17,螺旋上料管17顶端的底部安装安装有与第一搅拌室24配合使用的第一出料口14,螺旋上料管17远离第一出料口14的顶部安装有进料口12,螺旋上料管17的内部安装有螺旋上料杆13,底座1一端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板9,且支撑板9的两端通过支撑架10与底座1连接,支撑架10的两端安装有紧固螺栓,通过紧固螺栓的连接使支撑架10与底座1连接的更加牢固,支撑板9通过固定座安装有第一电机11,第一电机11、伺服电机19以及第二电机26上皆安装有减速器2,通过减速器2可以对电机的转速进行减缓,使搅拌起来更加均匀,第一电机11与第二电机26的型号可为Y90S-2,第一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3与螺旋上料杆13连接。工作原理:将搅拌机通过行走轮4推至需要搅拌的地方,打开第一电机11,使第一电机11带动螺旋上料管17内的螺旋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搅拌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搅拌机,包括底座(1)、螺旋上料管(17)、第一搅拌室(24)和第二搅拌室(2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端安装有行走轮(4),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第二搅拌室(28),所述第二搅拌室(28)一侧的底座(1)上安装有第二安装室(27),且第二安装室(27)内安装有第二电机(26),所述第二电机(2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3)安装有延伸至第二搅拌室(28)内部的第一轴杆(5),且第一轴杆(5)上安装有螺旋搅拌叶(6),所述第二搅拌室(28)远离第二安装室(27)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延伸出底座(1)的第二出料口(31),所述第二安装室(27)的顶部安装有电控箱(25),所述第二搅拌室(28)通过气动蝶阀(20)与第一搅拌室(24)连通,且气动蝶阀(20)上设有气动装置(21),所述第一搅拌室(24)的顶部安装有两组第一安装室(18),所述第一安装室(18)内安装有伺服电机(19),所述伺服电机(19)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第一搅拌室(24)内的第二轴杆(22),所述第二轴杆(22)上安装有两组扇形搅拌叶(23),所述第二搅拌室(28)远离第二安装室(27)一侧的底座(1)上安装有水箱(8),且水箱(8)的顶部安装有注水口(29),所述水箱(8)通过导水管(16)与单级水泵(7)连接,所述单级水泵(7)的输出端通过导水管(16)分别与第二搅拌室(28)、第一搅拌室(24)连通,所述导水管(16)靠近第二搅拌室(28)的位置处安装有电磁阀(15),所述底座(1)通过支撑杆安装有螺旋上料管(17),所述螺旋上料管(17)顶端的底部安装安装有与第一搅拌室(24)配合使用的第一出料口(14),所述螺旋上料管(17)远离第一出料口(14)的顶部安装有进料口(12),所述螺旋上料管(17)的内部安装有螺旋上料杆(13),所述底座(1)一端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板(9),且支撑板(9)的两端通过支撑架(10)与底座(1)连接,所述支撑板(9)通过固定座安装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3)与螺旋上料杆(1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搅拌机,包括底座(1)、螺旋上料管(17)、第一搅拌室(24)和第二搅拌室(2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端安装有行走轮(4),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第二搅拌室(28),所述第二搅拌室(28)一侧的底座(1)上安装有第二安装室(27),且第二安装室(27)内安装有第二电机(26),所述第二电机(2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3)安装有延伸至第二搅拌室(28)内部的第一轴杆(5),且第一轴杆(5)上安装有螺旋搅拌叶(6),所述第二搅拌室(28)远离第二安装室(27)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延伸出底座(1)的第二出料口(31),所述第二安装室(27)的顶部安装有电控箱(25),所述第二搅拌室(28)通过气动蝶阀(20)与第一搅拌室(24)连通,且气动蝶阀(20)上设有气动装置(21),所述第一搅拌室(24)的顶部安装有两组第一安装室(18),所述第一安装室(18)内安装有伺服电机(19),所述伺服电机(19)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第一搅拌室(24)内的第二轴杆(22),所述第二轴杆(22)上安装有两组扇形搅拌叶(23),所述第二搅拌室(28)远离第二安装室(27)一侧的底座(1)上安装有水箱(8),且水箱(8)的顶部安装有注水口(29),所述水箱(8)通过导水管(16)与单级水泵(7)连接,所述单级水泵(7)的输出端通过导水管(16)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金和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