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压力场下从石煤中氧化转化浸出钒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3543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压力场下从石煤中氧化转化浸出钒的方法,属于冶金化工技术领域。通过将将石煤、氧化剂和硫酸加入到加压釜中,控制适当的转化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直接氧化转化石煤中的钒进入溶液。通过硫酸破坏云母结构,让氢离子进入云母晶格中,使离子半径发生变化,从而将钒释放出来;同时,添加的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将选择性地与钒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四价的钒而溶于酸中,而其它脉石成份则不发生变化保留于矿石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工艺简单,金属回收率高,钒易分离,试剂消耗量小,有价金属集中,低污染的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冶金化工

技术介绍
石煤生成于震旦采、寒开系、志留系等古老地层中,由菌藻类低等生物在浅海还原环境下形成高度质程度的可燃矿产,其特点是高灰份,低热值、外观如黑石。石煤中含有钒、磷、铜、铀、 等有价金属,其中含钒的石煤是唯一的钒单一矿物资源,因而,也就成为重要的钒资源。含钒石煤的物质组成复杂,钒的赋存状态及赋存价态变化多样,分散细微,在同一矿体中,通常存在五种以上的矾矿物,石煤中的矾绝大部分以V(III)形态存在于云母类及高岭土等粘土矿物中,部份取代硅氧八面体“复网层”和铝氧八面体“单网层”中的Al3+、Ti3+或Fe3+等,此外,还可形成钛矾石榴石、铬钡石榴石、砷硫钒铜矿等矿物,也有钒叶啉形态存在的金属有机络合物,也可能以络阴离子呈叶子附状态存在,因而,石煤以多种价态氧化物赋存,相互掺杂伴生,且嵌布粒度较细,泥化状态严重,粒度粗细极不均匀,微细粒石英和粘土含量很高,钒的存在呈现复杂性、多样化、多变化等特点。因而,这类矿物的分离和富集是相当困难和复杂的。为了使石煤中复杂多变的钒矿物提取出来,在化学原理上必须使不可溶解的三价的钒,转化为可溶解的四价或五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压力场下从石煤中氧化转化浸出钒的方法,其特征是工艺步骤如下:1.1将石煤、氧化剂和工业硫酸加入到加压釜中,控制转化温度100~300℃,压力1.0MPa~6.0MPa条件下,10分钟至240分钟,直接氧化转化石煤中的钒进入溶液 。1.2在上述条件下,用硫酸破坏云母结构,让氢离子进入云母晶格中,使离子半径发生变化,从而将钒释放出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昶樊刚李旻廷张家涛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