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座机构、壳体组件及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3467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底座机构、壳体组件及热水器。其中,底座机构包括:底座组件,位于壳体组件的外壳和/或内胆的下方,用于支撑外壳和/或内胆;支撑部,位于底座组件与外壳或内胆之间,并通过支撑部将外壳与底座组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水器的外壳及内胆与底座组件的连接稳定性差的问题。

Base mechanism, shell assembly and water heat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ase mechanism, a shell assembly and a water heater. Among them, the base body consists of the base assembly, which is located below the shell and / or the inner liner of the shell component to support the shell and / or the inner bladder; the support is located between the base assembly and the outer shell or inner liner, and connects the shell to the base assembly through the support. The invention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poor connection stability between the shell of the water heater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water heater and the base assembly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座机构、壳体组件及热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水器底座装配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底座机构、壳体组件及热水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热水器的外壳和内胆与底座组件之间通常采用卡扣连接方式。然而,上述连接方式不稳定,易导致热水器的外壳或者内胆与底座组件脱离,一方面导致内胆从外壳中脱出,脱落后的内胆容易烫伤、烧伤用户,降低了热水器的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二者的连接不稳定易导致雨水或者杂质进入至热水器内部而影响发泡层保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座机构、壳体组件及热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热水器的外壳及内胆与底座组件的连接稳定性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底座机构,包括:底座组件,位于壳体组件的外壳和/或内胆的下方,用于支撑外壳和/或内胆;支撑部,位于底座组件与外壳或内胆之间,通过支撑部将外壳与底座组件连接。进一步地,支撑部与外壳卡接,底座组件包括:底座,与支撑部紧固连接,底座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支撑部上相应地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配合,以防止底座与支撑部发生相对运动。进一步地,第一限位结构为限位凹部,第二限位结构为限位凸起,限位凹部与限位凸起配合以对底座进行限位。进一步地,底座组件还包括:底板,位于底座的下方,底板与底座紧固连接。进一步地,底座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底脚,位于底板的下方,底脚与底板紧固连接。进一步地,底脚为三个,且三个底脚沿底板的周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底座组件还包括:紧固件,依次穿过底脚和底板并固定在支撑部上,以将底脚与支撑部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底板具有通孔,支撑部上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穿过通孔以对底板进行限位。进一步地,支撑部具有用于导向内胆的导向结构。进一步地,导向结构具有导向面或导向结构为导向筋。进一步地,支撑部具有卡接段、容置段及支撑段,容置段构成容纳内胆的容置凹部,内胆的底端支撑在容置凹部内,当导向结构具有导向面时,导向面为容置凹部的一侧壁。进一步地,卡接段具有卡接部及第二限位结构,卡接部与外壳的卷边卡接配合。进一步地,容置段的朝向底板的一侧具有定位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内胆及底座机构,外壳和/或内胆设置在底座机构上,底座机构为上述的底座机构。进一步地,壳体组件为水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水器,包括上述的壳体组件。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底座机构包括底座组件及支撑部。其中,底座组件位于壳体组件的外壳和/或内胆的下方,用于支撑外壳和/或内胆。支撑部位于底座组件与外壳或内胆之间,通过支撑部将外壳与底座组件连接。这样,支撑部的上述位置设置能够保证支撑部位于底座组件与外壳或内胆之间,则通过支撑部将外壳和/或内胆与底座组件安装在一起,同时又在内胆的吊装过程中起到导向定位的作用,进而使得外壳和/或内胆与底座组件的连接更加稳定。与现有技术中外壳与底座组件卡接相比,本申请中的底座机构使得外壳与底座组件的装配更加稳固,能够防止雨水或杂质进入至热水器内部而影响内部发泡层保护结构。同时,本申请中的上述设置使得底座机构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装配,结构可靠性更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水器的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热水器的局部剖视图;图3示出了图2中的热水器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中的热水器的部分底座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2中的底座机构的底座与支撑部装配后的局部剖视图;图6示出了图2中的底座机构的底座与支撑部紧固连接的局部剖视图;图7示出了图1中的热水器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图2中的支撑部与底脚通过紧固件装配后的局部剖视图;图9示出了图2中的底座与底板装配后的局部剖视图;以及图10示出了图2中的支撑部的定位柱与底板限位配合的局部剖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底座组件;11、底座;111、第一限位结构;112、凹槽;12、底板;121、通孔;13、底脚;14、紧固件;20、外壳;30、内胆;40、支撑部;41、第二限位结构;42、定位柱;43、导向结构;44、卡接段;441、卡接部;45、容置段;46、支撑段。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热水器的外壳及内胆与底座组件的连接稳定性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底座机构、壳体组件及热水器。其中,热水器包括壳体组件。如图1至图3所示,底座机构包括底座组件10及支撑部40。其中,底座组件10位于壳体组件的外壳20和内胆30的下方,用于支撑外壳20和内胆30。支撑部40位于底座组件10与外壳20之间,通过支撑部40将外壳20与底座组件10连接。支撑部40的上述位置设置能够保证支撑部40位于底座组件10与外壳20之间,则通过支撑部40将外壳20和内胆30与底座组件10安装在一起,同时又在内胆30的吊装过程中起到导向定位的作用,进而使得外壳20和内胆30与底座组件10的连接更加稳定。与现有技术中外壳与底座组件卡接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底座机构使得外壳20与底座组件10的装配更加稳固,能够防止雨水或杂质进入至热水器内部而影响内部发泡层保护结构。同时,本实施例中的上述设置使得底座机构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装配,结构可靠性更高。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40不仅能够将外壳20与底座组件10连接在一起,还可以对内胆30进行定位支撑,以使底座机构的结构更加稳定。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部位于底座组件与内胆之间,通过支撑部将外壳和内胆与底座组件连接。通过支撑部将外壳和内胆与底座组件安装在一起,进而使得外壳和内胆与底座组件的连接更加稳定。如图3所示,支撑部40与外壳20卡接,底座组件10包括底座11。其中,底座11与支撑部40紧固连接,底座1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111,支撑部40上相应地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41,第一限位结构111与第二限位结构41配合,以防止底座11与支撑部40发生相对运动。这样,底座11与支撑部40既紧固连接,又限位配合,则使得支撑部40与底座11的连接更加稳固。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装配。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40为板状结构的支撑板,支撑部40的上端与外壳20卡接,且支撑部40与底座11紧固连接,底座11上设置的第一限位结构111与支撑部40上相应设置的第二限位结构41限位配合,以将支撑部40与底座11装配在一起,进而将外壳20与底座11安装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1上设置有容纳外壳20的凹槽1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底座机构、壳体组件及热水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底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组件(10),位于壳体组件的外壳(20)和/或内胆(30)的下方,用于支撑所述外壳(20)和/或所述内胆(30);支撑部(40),位于所述底座组件(10)与所述外壳(20)或所述内胆(30)之间,通过所述支撑部(40)将所述外壳(20)与所述底座组件(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组件(10),位于壳体组件的外壳(20)和/或内胆(30)的下方,用于支撑所述外壳(20)和/或所述内胆(30);支撑部(40),位于所述底座组件(10)与所述外壳(20)或所述内胆(30)之间,通过所述支撑部(40)将所述外壳(20)与所述底座组件(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40)与所述外壳(20)卡接,所述底座组件(10)包括:底座(11),与所述支撑部(40)紧固连接,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111),所述支撑部(40)上相应地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41),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11)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41)配合,以防止所述底座(11)与所述支撑部(40)发生相对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11)为限位凹部,所述第二限位结构(41)为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凹部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以对所述底座(11)进行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10)还包括:底板(12),位于所述底座(11)的下方,所述底板(12)与所述底座(11)紧固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10)还包括:至少一个底脚(13),位于所述底板(12)的下方,所述底脚(13)与所述底板(12)紧固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脚(13)为三个,且三个所述底脚(13)沿所述底板(12)的周向间隔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10)还包括:紧固件(14),依次穿过所述底脚(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楚鑫邓云华邓伟彬景仁坤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