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铸造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3296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铸造炉,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炉体、设置在炉体内的熔液炉腔、安装在炉体上的气压管以及插设于炉体至熔液炉腔中的升液管,在所述炉体上部设有用于容置铸造砂箱的腔体,在所述升液管外部套设有保温管,该保温管插设至熔液炉腔内,在所述保温管外部还套设有真空管,该真空管位于铸造砂箱和炉体之间;在所述气压管上还连接有进气管,该进气管插设至熔液炉腔内,在进气管上部管壁上设有气压孔,在进气管的底端还安装有除气转子。该种铸造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能够有效地降低升液管中金属液的冷却速度,提高了铸造效率及铸件质量。

A new type of casting furna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casting furnace, which covers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asting equipment, including a furnace body, a molten bath chamber arranged in the furnace body, an air pressure tube installed on the furnace body, and a lift pipe inserted in the chamber of the furnace and in the cavity of the melt furnace. The external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n insulation pipe, which is inserted into the cavity of the melt furnace, and a vacuum tube is set outside the heat insulation pipe. The vacuum tube is located between the casting sand box and the furnace body, and the air inlet pipe is also connected to the air pressure pipe, which is inserted into the cavity of the molten liquid furnace, and a pressure hole is provided on the wall of the upper inlet pipe. The bottom end of the trachea is also equipped with a degassing rotor. The casting furnace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reasonable in design,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oling rate of molten metal in the riser and improve casting efficiency and casting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铸造炉
本技术涉及铸造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铸造炉。
技术介绍
低压铸造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铸造浇注成形工艺。它是使铸造炉炉体内的金属液在气压的作用下沿升液管自下而上克服重力及其他阻力充填铸型,并在压力下获得铸件的一种方法。目前,低压铸造法已广泛运用到铸造领域中,传统的铸造设备,包含炉体,炉体上设有炉口,炉口设置有升液管,炉体内有金属液。当进行铸造时,升液管上端连接铸造模具,从炉体内加压,将金属液通过升液管输到铸造模具中,然后进行冷却。但是这种铸造工艺会存在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在铸型过程中,处于炉外的升液管,由于外部温度低,导致其内部的金属液往往会很快冷却,当铸造模具中的金属液凝固时会产生收缩,而升液管内金属液的冷却速度过快时,就会发生无法良好地补缩,产生铸造不良,另外,炉内金属液中所存在杂质和气泡若不及时去除,在其进入铸造过程中,会严重影响铸件的质量,造成气孔和混杂,现有的金属液除杂设备成本高、操作及结构复杂,其与铸造炉炉腔结构设计的不合理,也严重影响了铸造产业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铸造炉,该种铸造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能够有效地降低升液管中金属液的冷却速度,提高了铸造效率及铸件质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铸造炉,包括炉体、设置在炉体内的熔液炉腔、安装在炉体上的气压管以及插设于炉体至熔液炉腔中的升液管,在所述炉体上部设有用于容置铸造砂箱的腔体,在所述升液管外部套设有保温管,该保温管插设至熔液炉腔内,在所述保温管外部还套设有真空管,该真空管位于炉体外部;在所述气压管上还连接有进气管,该进气管插设至熔液炉腔内,在进气管上部管壁上设有气压孔,在进气管的底端还安装有除气转子。进一步地,在所述气压管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气压进入及大小的气压阀,该气压阀位于炉体的外部,便于工作人员调控。作为本技术结构上的一种改进,在所述气压管上安装有气体加热装置,该气体加热装置包括与气压管连接的加热腔以及设置在加热腔内部的多个加热元件,增设的空气加热装置用于将输入的气体进行升温。优选地,所述加热元件为U型电热合金管、法兰加热管或翅片电加热管。作为本技术结构上的一种优化方案,在所述炉体上部设有废气收集装置,该废气收集装置包括与熔液炉腔连通的排气管、安装在该排气管上的排气阀以及安装在排气管一端的集气箱,目的除去储液室中析出的气体。进一步地,在所述熔液炉腔外部周围设有用于加热熔液炉腔的感应线圈,该感应线圈外部设有用于防止热量扩散的真空室。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铸造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在铸造炉炉体上部设有用于容置铸造砂箱的腔体,使得升液管长度减小,其内部的金属液冷却速度降低,另外,设置的腔体也使得熔液炉腔的上部空间变小,输入气体压入铸造时,所需气压值变小,能耗降低,且该空间中的热量散失也会变慢,在升液管外套设保温管,使得保温管中因气压的作用也充满金属液,进而减缓了其内部升液管中金属液温度的散失,起到了良好的保温效果,另在升液管外部设有真空管,可大大减小升液管内金属液热量的散失,降低了金属液的冷却速度,减少了能耗,提高了铸造效率及铸件质量,通过在气压管上设有除气装置和气压孔,可同时实现铸造所需的炉内气压及金属液的除杂两个目的,其结构设计合理巧妙,降低了生产设备的成本输出,提高了铸件质量及经济效益。(1)本技术通过在气压管上增设气体加热装置,可以有效地提高压入气体的温度,达到炉内热压的效果,避免了炉内热量的散失;(2)本技术通过在炉体上增设废气收集装置,能够随时炉体内析出的废气进行收集,一方面,提高了铸件质量,另一方面,减少了废气的排放,并对其进行加工再次利用或销售,节能环保,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3)本技术通过在熔液炉腔外部周围设有用于加热熔液炉腔的感应线圈,以及在感应线圈外部设有用于防止热量扩散的真空室,可有效地保证炉腔中金属液温度的散失,降低了金属液的冷却速度,减少了能耗,进一步提高了铸造效率及铸件质量。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升液管与保温管以及真空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炉体;2、熔液炉腔;3、气压管;4、升液管;5、腔体;6、保温管;7、真空管;8、进气管;9、气压孔;10、除气转子;11、气压阀;12、气体加热装置;120、加热腔;121、加热元件;13、废气收集装置;130、排气管;131、排气阀;132、集气箱;14、感应线圈;15、真空室;16、铸造砂箱;17、金属液。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路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铸造炉,包括设置在外部的炉体1、设置在炉体1内的熔液炉腔2、安装在炉体1上的气压管3以及插设于炉体1至熔液炉腔2中的升液管4,在上述的炉体1顶部设有用于容置铸造砂箱16的腔体5,在上述的升液管4外部套设一保温管6,该保温管6插设至熔液炉腔2的金属液17中,且保温管6的底端与升液管4平齐,在上述的保温管6外部还套设一真空管7,该真空管7位于炉体1外部;在上述的气压管3上还连接有进气管8,该进气管8插设至熔液炉腔2的金属液17中,在进气管8上部管壁上设有气压孔9,该气压孔9在熔液炉腔2的具体位置是在金属液17液面10.0cm以上,在进气管8的底端还安装有用于去除金属液17中杂质的除气转子10;除气转子10的工作原理:通过进气管8进气喷射惰性气体,再经除气转子10的运作将惰性气体大气泡打散成非常细微的小气泡,并使其均匀地分散在金属液17中,通过气泡直径的减小,气泡总表面积急剧增大,这就使得更多的惰性气泡表面和金属液17中的氢气和杂质接触,从而把这些杂质带到金属液17表面;本技术铸造炉的工作过程如下:风压设备将惰性气体经进气管8压入,一部分的惰性气体从其上部的气压孔9出去,进入到熔液炉腔2的非金属液17区域,气压的作用实现金属液17的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铸造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铸造炉,包括炉体(1)、设置在炉体(1)内的熔液炉腔(2)、安装在炉体(1)上的气压管(3)以及插设于炉体(1)至熔液炉腔(2)中的升液管(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体(1)上部设有用于容置铸造砂箱(16)的腔体(5),在升液管(4)外部套设有保温管(6),该保温管(6)插设至熔液炉腔(2)内,在保温管(6)外部还套设有真空管(7),该真空管(7)位于炉体(1)外部;在所述气压管(3)上连接有进气管(8),该进气管(8)插设至熔液炉腔(2)内,在进气管(8)上部管壁上设有气压孔(9),在进气管(8)的底端还安装有除气转子(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铸造炉,包括炉体(1)、设置在炉体(1)内的熔液炉腔(2)、安装在炉体(1)上的气压管(3)以及插设于炉体(1)至熔液炉腔(2)中的升液管(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体(1)上部设有用于容置铸造砂箱(16)的腔体(5),在升液管(4)外部套设有保温管(6),该保温管(6)插设至熔液炉腔(2)内,在保温管(6)外部还套设有真空管(7),该真空管(7)位于炉体(1)外部;在所述气压管(3)上连接有进气管(8),该进气管(8)插设至熔液炉腔(2)内,在进气管(8)上部管壁上设有气压孔(9),在进气管(8)的底端还安装有除气转子(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铸造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压管(3)上还设有气压阀(11),该气压阀(11)位于炉体(1)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榄
申请(专利权)人:和县华顺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